顯微外科術後血管危象的觀察和護理

    【摘要】目的  回顧總結顯微外科術後併發血管危象的觀察與護理經驗,指導臨床應用。方法  通過對我院顯微外科2008年~2011年收治的不同程度斷指、斷掌病人137例128指9掌進行斷指斷掌再植術後出現血管危象的臨床觀察和護理。結論  斷指斷掌再植術後血管危象精心的觀察與護理,及時發現並處理,是斷指斷掌再植成活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顯微外科  斷指斷掌  血管危象  觀察與護理
        血管危象是顯微外科斷指斷掌再植術後常見併發症,是因動靜脈迴圈障礙發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包括動脈危象、靜脈危象和混合性危象。通過精心觀察和護理,及時發現並迅速處理,使再植術成功率明顯提高。
        臨床資料
        2008年~2011年我院顯微外科行斷指斷掌再植術137例,斷指再植128例,斷掌再植9例。男性104例,女性33例。年齡18~57歲,平均年齡37.5歲。本組病例均為完全離斷,行急診手術。術後發生血管危象43例,動脈危象27例,靜脈危象11例,混合性危象1例。非手術治療後17例好轉,手術探查26例,21例好轉,5例壞死。
        術後血管危象的原因
        再植術後發生血管危象的原因複雜多樣,有患者的自身體質因素、組織損傷的程度、手術操作熟練程度、機械卡壓因素、神經生理因素、疼痛因素、精神情緒因素、體位變化、寒冷、吸菸以及術後過早活動等,均能誘發血管危象的發生[1]。
        血管危象的觀察
        血管危象的觀察要做到全身觀察和區域性組織觀察和結合。全身觀察要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徵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以及血容量。區域性組織的觀察要做到一看二摸三試驗,即:一看面板顏色和腫脹;二摸張力、動脈搏動和溫度;三毛細血管充盈試驗和小切口滲血試驗。動脈危象:臨床表現為指體蒼白或灰暗,皮溫下降,指腹萎癟,毛細血管充盈試驗消失或時間延長,指端小切口不出血或緩慢流出暗紅色血液等,這說明動脈供血障礙,可能出現了動脈痙攣或栓塞。靜脈危象:臨床表現為指端青紫、指腹張力大、皮溫低、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縮短、指端小切口出血活躍,初呈淡紫色,繼而為鮮紅色,則提示靜脈迴流障礙。混合性危象表現為動脈危象和靜脈危象同時出現,因預後較差應特別注意[1]。如出現血管危象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對血管危象的觀察應不少於7天,特別是術後3天:24小時內應每半小時觀察1次,24~72小時每1小時觀察1次。
        血管危象的護理措施
        1.病房佈置  因寒冷、焦慮可誘發血管痙攣,使血流減慢導致血栓形成發生血管危象,所以再植術後的病人應被放置在溫暖、舒適的環境中。病房溫度要求在23℃~25℃之間,並勸導病人以及探視人員保持病房安靜。為預防感染,病房要乾淨整潔,每日用紫外線燈照明45min進行空氣消毒2次。
       2.心理護理  再植術後的病人因對病情的擔心和環境的變化,會產生緊張、恐懼等心理變化,護理上要觀察病人的情緒變化,及時安慰疏導病人的不良情緒,贏得病人的信任並幫助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體位護理  再植術後的病人要求平位臥床7~10天,避免劇烈活動。患指高於心臟水平10~15cm,外展30°,以免壓迫血管影響血運發生血管危象。患指妥當制動,防止過早活動使血管牽拉和反射性血管痙攣。向病人講解臥床的必要性和過早活動對血管的影響,爭取病人的配合。
        4.絕對禁菸  菸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小動脈痙攣,血管阻力增加,還可使血小板凝集、黏稠度增加,血流變慢,從而誘發血管危象[2]。對於吸菸的病人,應該勸導禁菸並嚴格執行無煙病房。
        5.疼痛護理  術後疼痛可以影響病人的情緒,還可誘發血管痙攣,發生血管危象。觀察病人對疼痛的反映,及時通知值班醫生進行鎮靜鎮痛治療。
        6.血液迴圈護理  血管危象多發生在術後72小時,特別是在夜間,正確掌握術後一般血液迴圈表現和血管危象的診斷標準,做好護理記錄。如發生血管危象及時通知醫生,積極尋找發病因素。
        7.功能鍛鍊護理  術後在不影響患指的情況下,鼓勵病人屈伸鍵側肢體,輕柔按摩患指近側肩肘關節,放鬆肌肉,以利於血液迴圈。
        8.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進食三高食物: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鼓勵多飲水,多食粗纖維食物防止便祕。
        小結
        血管危象是再植術後常見併發症,往往能導致嚴重後果。 通過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去除發生的因素,細心觀察並及時發現迅速處理,是使手術成功的重要要保證。 
參 考 文 獻
[1] 範啟申主編.斷指再植.現代手外科顯微手術學.1996.
[2] 陳淑琴.對吸菸患者再植斷指血管危象發生率的調查.中華護理雜誌,2003,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