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人教版

  事物是發展的,七年級數學教學設計也是發展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七年級下數學教學設計人教版

  6.2 立方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 瞭解立方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並會求一個數的立方根;

  ② 會用計算器求一個數的立方根。

  過程與方法:

  從具體的計算出發歸納出立方根的概念,然後討論立方與開立方的關係,研究立方根的特徵,最後介紹實用計算器求立方根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索立方根的特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能力;通過立方根與平方根的比較使學生學會類比學習的數學思想;通過探討一個數的立方根與它的相反數的立方根的關係,可以將求負數的立方根轉化為求正數的立方根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學難點:立方根的求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要製作一種容積為27m的正方體形狀的包裝箱,這種包裝箱的邊長應該是多少?

  二、探索歸納:

  1.探索:設這種包裝箱的邊長為xm,則x27,

  這就是要求一個數,使它的立方等於27.

  3因為 327,所以 x3,即這種包裝箱的邊長應為3m。

  2.歸納: 33

  ① 立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個數的立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② 立方根的表示方法:

  如果xa,那麼x叫做a的立方根。記作xa,a讀作三次根號a。

  其中a是被開方數,3是根指數,a中的根指數3不能省略。

  ③ 開立方的概念:

  求一個數的立方根的運算,叫做開立方。開立方與立方互為逆運算,可以根據這種關係求一個數的立方根。

  3、探索立方根的特點:

  根據立方根的意義填空,思考正數、0、負數的立方根各有什麼特點?

  ***1***因為28 ,所以8的立方根是*** ***;

  ***2***因為*** ***30.125,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 ;

  ***3***因為*** ***30,所以0的立方根是*** ***;

  ***4***因為*** ***38,所以8 的立方根是*** ***;

  ***5***因為*** ***3388,所以的立方根是*** ***。 2727

  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正、負數和零三方面去歸納總結立方根的特點。

  歸納: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0的立方根是0.

  4.探究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立方根的關係: 填空:因為8___,___,所以8___;

  因為27___,27___,所以327___327 由上面兩個例子可歸納出:一般地,aa。

  注:這個關係對於正數、負數、零都成立。求負數的立方根時,可以先求出這個負數的

  絕對值的立方根,然後再確它的相反數。

  三、應用: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64 ***2***125 ***3***分析:根據立方根的意義求解。

  解:***1***644 ***2***1255 ***3***例2、 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3***1***x0.008 ***2***x3327 64273 64433 ***3******x1***8 8

  分析:此題的本質還是求立方根。

  3解:***1***∵x0.008 ∴x.008 ∴x0.2

  3***2***∵x332733 ∴x ∴x 882

  3***3***∵***x1***8 ∴x12 ∴x3

  例3、用計算器計算3,6,9,3,6的值,你發現了什麼?並總結出來。利用你前面發現的規律填空:已知2166,則0.000216____,216000____。

  分析:在用計算器求立方根時按鍵順序是:這樣即可顯示出計算結果 、被開立方的數字、=,

  解:310,6102,9103,3101,6102

  由此發現: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00倍時,它的立方根擴大或縮小10倍。

  0.0002160.06,21600060。

  四、隨堂練習:

  1、 立方根等於本身的數是___,如果a1a,則a___。

  2、64的立方根是____,***4***3的立方根是____。

  3、已知3x16的立方根是4,求2x4的算術平方根。

  34、已知x34,求***x10***的值。

  5、比較大小:***1***.2__2.1,***2***五、課堂小結

  1.立方根和開立方的定義.

  2.正數、0、負數的立方根的特徵.

  3.立方根與平方根的異同.

  六、佈置作業 23__,***3***3__7 34

  課本第51-52頁習題6.2第1、3、5、6題;

  教學反思:

  探究性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摘要】

  初中數學對數學思維以及數學能力的要求更高,而相對應的教學要求以及教學難度更大,因此在組織初中數學教學時,應該從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出發,通過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運用與控制,合理規劃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提高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導性與主動性,同時強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尤其是提高學生對數學解題方法以及數學知識脈絡的理解與掌握,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目標。

  【關鍵詞】

  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教學控制;心理教育

  1前言

  探究式教學是現代教學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針對像數學學習這樣的思維要求高、邏輯連貫性強的學科,有效地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對關鍵知識點的理解與擴充套件,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主動性。同時通過探究式教學可以有效地實現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解決學生解題思路、數學思維培訓、數學邏輯訓練的重要方法,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積極作用。

  2進行合作學習小組劃分,建立起學生間的數學學習團隊

  2.1充分了解與掌握學生的性格、心理、學習能力等基本學情情況

  老師應該提前做好學生的學情調查,尤其是應該積極學生的性格、心理、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瞭解與彙總,進而可以根據學生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學習小組劃分,一方面保障學習小組內部之間的性格互補,同時也要保證在小組內部具有良好的競爭性與互助性,提高學習小組的實際效果。

  2.2建立學習小組管理模式,促進學生在探究式學習小組的成長

  老師應該建立起小組管理模式,尤其是應該積極建立起小組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將小組內部管理與學習內容集合起來,實現學生在小組探究式學習過程中的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標。同時在小組內部管理上,老師應該堅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管理實務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積極進行教學場景營造,提高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

  3.1老師應該瞭解初中數學教學要求,找出適合探究式教學的數學教學內容

  老師應該充分理解現代數學教學的具體要求,尤其是應該選擇那些適合探究式教學的數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可以選擇扇形面積與圓面積公式之間的聯絡作為探究教學的內容,讓學生自己探究扇形面積的公式推導以及思維過程,提高學生對扇形面積公式的理解。

  3.2積極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思想,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課前預習質量

  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好翻轉課堂的教學思想,一方面提高學生在課前預習以及提前自主學習時的積極性與有效性,另一方面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思想來提高對學生學習難點與薄弱點的瞭解與掌握,進而提高對數學教學活動的整體性掌握。同時老師還可以利用翻轉課堂來提高學生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重點的選擇,實現課堂教學由老師主導轉變成為學生主導。

  3.3積極營造探究式教學場景,提高生活化教學語言的運用

  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好生活化的教學語言以及教學例項進行探究式教學場景的營造,尤其是應該積極利用好生活場景進行教學知識點的延伸,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能力與運用能力。比如在進行相似形的學習時,老師可以將如何測量一個建築的高度作為探究式教學的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利用對影子長度測量的方法進行相似形的運用,提高學生對相似形的知識要點的理解與掌握。

  4強化老師的輔導地位,積極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數學輔導教學活動

  4.1做好數學老師的角色定位,強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輔導與引導地位

  老師應該積極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強化在教學過程中的輔導與引導定位,尤其是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做好學生之間的聯動,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性與主動性。同時老師應該積極做好對教學內容的細化,避免出現因為學生的提問而導致教學過程的斷裂。

  4.2控制探究式教學內容的難度與頻率,提高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綜合質量

  老師應該積極控制對探究式教學內容的難度與頻率的控制,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選擇適合進行探究式教學的教學內容,尤其是應該積極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敏感程度與認知能力,一旦學生出現難以理解或者難以解決數學探究式問題,老師應該及時有效地提高教學輔導。同時老師還應該積極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應該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積極性,讓數學學習不再是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是學生快樂學習的動力。此外老師更應該積極利用好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尤其是應該利用好其他的教學資源,優化探究式教學的問題設定與教學過程控制。

  5結語

  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綜合數學思維能力以及相應的解題能力,因此充分利用好探究式教學方法,通過問題延伸知識點、問題運用知識點、問題結合知識點等進行數學知識要點以及知識脈絡的梳理,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實現學生的個性化與整體化成長。

  作者:曹會鵬 單位:吉林省通化縣四棚鄉中學

  參考文獻:

  [1]陳安樹.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9***.

  [2]張秀英.探究式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17***.

  [3]李江.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模式應用探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06***.

  [4]莊嚴.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