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顯微外科護理論文

  顯微外科是研究利用光學放大裝置和顯微外科器材,進行精細手術的學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顯微外科皮瓣移植圍手術期的觀察及護理

  1999~2006年我科共進行各類皮瓣移植修復手術100例,因特別強調了圍手術期的精心觀察與護理,皮瓣全部成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體會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100例,男77例,女23例,年齡5~82歲。皮瓣型別:前踝上皮瓣移植10例,吻合血管的肩胛背皮瓣遊離移植10例,拇背甲皮瓣移植2例,股前外側皮瓣遊離移植3例,斷指再植2例,腓腸神經伴行血管筋膜逆行島狀皮瓣15例,前臂骨間背動脈蒂島狀皮瓣16例,額淺動脈島狀皮瓣9例,食指背皮瓣5例,指、趾動脈蒂逆行島狀皮瓣3例,橈、尺動脈蒂島狀皮瓣各1例,鄰指鄰近皮瓣23例均成活。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手術室護士術前一天到病房進行訪視,通過親切交談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和心理狀況,介紹手術室環境和術中配合事項,由責任護士實施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文化程度,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進行溝通,使患者對移植過程及預後有一定了解,及時消除其心理障礙,爭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這對機體功能康復起著積極作用,也是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1.2全身情況判斷。對所有患者都進行術前全面心肺功能測定,確定其重要臟器功能是否正常。對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及血粘度高的病人術前予積極糾正,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清淡易消化食物,練習有效咳嗽,戒菸戒酒,練習床上大小便,並強調高齡不是手術禁忌症。

  2.1.3術前準備。術前3天應用有效抗菌素,術前1d應剃除供區毛髮,剃毛時注意不能刮破面板,注意面板有無毛囊感染、癬、面板創面,注意動脈搏動及靜脈充盈情況,受區創面提前3d擴創換藥,碘酒消毒,酒精脫碘,鹽水紗布溼敷、無菌敷料包紮後送手術室。

  2.2術後護理觀察

  2.2.1嚴密生命體徵及尿量觀察。每2h監測血壓、呼吸、脈搏、體溫1次,觀察尿液顏色及量,並詳細記錄。

  2.2.2病室要求。術後患者應安排在一個舒適、安靜、空氣新鮮的監護室內,室溫保持在22~25℃,溼度50%~60%,室內紫外線迴圈風消毒,物品及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限制探視,保證病人休息。

  2.2.3血管危象的鑑別。術後1~3d最易發生血管危象。皮瓣移植術後24h為血管危象的高峰期,早期以血管栓塞為主,大多因血管吻合處內皮細胞損傷或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如不及時處理易發生不可逆損害,醫生應積極探查,重新縫合。晚期危象以血管痙攣為主,多因情緒不佳、寒冷、疼痛刺激、吸菸、體位不當壓迫導致血管痙攣[1],處理時應積極使用抗凝解痙藥物,可口服阿司匹林、潘生丁,肌肉注射罌粟鹼,也可靜點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肝素鈉。 2.2.4 區域性觀察與處理。***1***皮瓣色澤。術後3天,觀察皮瓣顏色、溫度、腫脹程度、有無痛覺等並及時記錄。復溫後,在自然光線下色澤較健處稍紅,青紫色表示靜脈迴流受阻,由紅白轉蒼白或灰暗表示動脈供血不足。如進行性顏色加深並出現張力性水泡則應通知醫生積極處理。***2***毛細血管充盈。用玻璃棒或小指指腹輕壓迫皮瓣面板呈蒼白色,壓迫物移去後皮色可在1~2s轉紅潤。***3***腫脹。腫脹是由於創傷反應及血液迴圈重建後的血流動力學不平衡所致,術後48小時以內腫脹可進行性加重,應抬高患肢,必要時可間斷拆線減張或引流。***4***滲血和出血。一旦發生,應和醫生一道找出原因,滲血要及時更換敷料,出血較多為皮瓣發生迴圈障礙者,應立即手術探查,不可採取區域性加壓止血法。***5***皮溫測定。與健側皮溫對照,若患處低於健側3℃以上,提示血管危象。術後3d每2h測皮溫一次,一般情況下皮溫維持在27~31℃.31℃以上屬正常,如降至27℃以下常提示動脈血液迴圈障礙,測量部位要固定。***6***抗凝血藥物應用觀察。顯微外科手術後,常強調“三抗”治療,即抗痙攣、抗血栓、抗感染。用藥時應注意出血傾向,及時補液及營養,維持水鹽平衡。***7***術後常規護理。術後患者應絕對臥床1周。應在不影響皮瓣血運情況下,定期更換臥位,患肢制動並略高於心臟水平,最好用軟枕或支架墊高。區域性皮瓣用40~6w烤燈持續照射一週,避免燙傷,多食用新鮮水果及粗纖維含量高的蔬菜,保持大便通暢,合理使用止痛藥消除因疼痛所致的緊張和焦慮,防止血管痙攣。***8***戒菸。對吸菸患者入院後應戒菸,並向患者及家屬講明煙中尼古丁等物質容易損害血管內皮細胞,易造成吻合血管栓塞與痙攣[2],同時應嚴禁其他人在病房內吸菸。

  2.2.5功能鍛鍊。護士要正確指導並鼓勵患者被動關節運動,活動範圍由小到大,由被動到主動,保證有效動作,克服疼痛,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但不能急於求成。

  參考文獻

  [1]顧玉東.肢顯微外科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31

  [2]杜克,王守志.骨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670-672

  範文二:巖斜及枕大孔區腫瘤顯微外科治療圍手術期護理

  【摘要】 巖斜及枕大孔區髓外腫瘤因區域性解剖關係複雜手術治療難度較大,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術後護理有一定難度,本文分析了該區腫瘤25例,著重探討臨床圍手術期護理特點,要點包括術前詳細進行護理評估,做好心理護理和飲食護理;術後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生命體徵,防止術後併發症,做好出院指導。

  【關鍵詞】 巖斜;枕大孔區;腫瘤;顯微外科治療;護理

  巖斜及枕大孔區髓外腫瘤由於該部位腫瘤與延髓、後組顱神經及血管關係複雜,腫瘤部位深,手術操作空間狹小,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手術風險較大,術後恢復慢,圍手術期護理難度較大。我院2003年5月~2004年11月收治巖斜及枕大孔區髓外腫瘤25例,效果滿意。現將手術前後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5例,男8例,女17例,年齡4~71歲,平均48.2歲。病程9個月,病史最短1天,最長5年。臨床表現:無症狀,檢查偶然發現1例;因眼瞼抽搐,檢查偶然發現1例;頭暈、頭痛9例;肢體麻木、無力14例,伴共濟障礙3例,伴顱神經症狀4例。

  1.2 病理型別 本組25例中腦膜瘤15例,神經鞘瘤6例,脊索瘤、脈絡叢乳頭狀瘤、血管外膜細胞瘤及血管畸形各1例。

  1.3 手術方法 該區手術入路有多種[1],本組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顯微外科手術。其中18例腫瘤於延髓腹側及腹外側行遠外側入路,5例腫瘤於延髓背側行枕下後正中入路,2例腫瘤於巖骨斜坡行乙狀竇前入路。

  2 護理

  巖斜及枕大孔區腫瘤良性居多,全切除病變可終身治癒,即使為惡性,徹底切除腫瘤,配合放療和化療,也會大大延長壽命。但其區域性解剖關係複雜,腫瘤往往擠壓或包裹人體延髓生命中樞及後組顱神經、椎動脈和脊髓上動脈等重要結構,多年以來手術全切除腫瘤一直都非常困難。手術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呼吸心跳驟停,一直被認為是神經外科具有挑戰性的攻關課題[2]。1988年,George等[3]報道枕大孔區腫瘤全切率僅為58%,死亡率達21%。隨著影像學新技術的發展、顯微技術的提高、手術入路的擴充套件及醫療器械的改進,使得該部位腫瘤手術治療效果有明顯改善。1997年,George等[4]報道枕大孔區腫瘤全切率達87.5%。因此,術前進行必要的準備,術後加強護理,以提高手術安全性及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做好此類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十分重要。

  2.1 術前護理

  2.1.1 護理評估 詳細詢問病史並認真全面查體,做出全面評估。手術前做好各項檢查,包括心、肺功能檢查、磁共振、CT等。本組患者全部為擇期手術,術前對上述情況均先做相應處理,待好轉後再行手術。

  2.1.2 心理護理 多數患者對手術有焦慮、不安、抑鬱、消極、悲觀等不良心理,特別是接近手術日期時患者憂慮表現更甚,患者的食慾、睡眠和休息受到影響,健康狀況下降,對手術耐受力下降,護理人員詳細瞭解並掌握患者對手術治療所產生的心理活動,發現不良情緒和精神狀態時加以分析,有針對性地解除患者思想顧慮,使其安心休養,接受手術時處於最佳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態度和藹,工作作風認真嚴肅,以熟練的技術贏得患者的信賴,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患者的疾病深入淺出地講解治療疾病的有關知識以及術後注意事項,對手術後可能出現的情況如:留置的各種管道、水腫期精神狀態的異常、飲食的特殊要求、語言和肢體功能的障礙等均做了詳細介紹。同時,還邀請術後患者介紹配合治療的經驗,從而幫助患者認識自己的疾病,解除對手術的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增強對手術的信心。本組25例患者術後昏迷1例***2個月後清醒***,併發精神症狀3例***1~3周內恢復***,其餘21例患者術後術後均積極配合治療。

  2.1.3 營養支援 給予患者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對3例低蛋白血癥患者術前進行靜脈補液及白蛋白的輸入;為2例貧血患者輸入懸浮紅細胞及新鮮血漿。5例患者均在術前糾正營養不良。其餘20例一般情況良好。

  2.2 術後護理

  2.2.1 常規護理 手術後嚴禁立即拔除氣管插管,須待患者完全清醒,吸痰證實咳嗽反射確實存在且反射較佳後,再拔除氣管插管。氣管插管拔除後應嚴密監測呼吸和血氣,並有手術醫生在場,一旦患者有呼吸困難、發紺、發憋等應立即行氣管切開術,以挽救患者生命。早期行氣管切開,對術後呼吸及肺部排痰均有好處。因氣管切開時間長的患者肺部容易感染,大大影響患者恢復,所以提倡早切開、早拔除的原則。氣管切開套管拔除前應先試堵管2~3天,確認咳嗽反射和呼吸好後再行拔除。加強手術後護理,翻身、叩背、鼓勵患者咳嗽以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鼓勵患者活動肢體並儘早下床活動,對於有肢體活動障礙的患者,應被動活動患側肢體並穿彈力襪,同時應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預防深靜脈血栓***DVT***形成。手術後第3天如果發熱需行腰椎穿刺檢查,如有腦脊液白細胞升高,除給予合理抗生素外,腰穿大量放腦脊液是一種很有效的治療方法。

  2.2.2 飲食護理 患者有後組顱神經功能障礙需行鼻飼飲食,並加強靜脈營養支援。鼻飼時要防止胃內容物反流誤吸肺內而導致吸入性肺炎。開始先喂米湯,每日4~6次,每次250ml~300ml,以後逐漸改為混合奶或勻漿,適當新增去油的雞湯、魚湯、排骨湯等。為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給予新鮮果汁、菜汁等,儘量達到高蛋白、高維生素的要求,為防止果汁與奶液混合凝塊,應與奶液分開灌入。口腔內進食前應備好吸收器,並由護士先用少量白水試喂,確認無嗆咳後開始進清流食,逐漸改為流食、半流食、軟食、普食,進食量充足再拔除鼻飼,進食速度應緩慢,量少,待患者嚥下去後再喂第二口,同時密切觀察,防止食物進入氣管。面癱患者應抬高床頭,取健側臥位,避免食物殘留在口中。在患者吞嚥功能未完全恢復前禁食香蕉、煮雞蛋的蛋黃、肉丸等。

  2.2.3 面神經麻痺的護理 患者術後由於面神經損傷,出現患側眼瞼閉合不全,角膜感覺減退,易造成角膜營養不良,角膜乾燥而致角膜潰瘍、角膜渾濁、白斑,因此患者的眼部護理十分重要,白天給予“潤舒”眼藥水滴眼,每2~3h一次,夜間用紅黴素眼膏將患側眼睛塗滿並用消毒紗布蓋好,防止細菌、灰塵著落。損傷嚴重,眼瞼不能閉合的可做眼瞼縫合以保護眼球。面神經損傷患者在進食時會有流口水、掉食等情況的發生,常常食而無味,且咀嚼食物有困難,食物會部分積存在患者的齒縫間,故應注意避免食用過硬、不易咬碎的食物;進食後用壓舌板或湯匙掏淨口中存留實物;經常漱口和飯後刷牙。

  2.2.4 術後使用尼莫通 術後使用尼莫通可以減少術後腦血管痙攣,但其主要副作用是降低血壓,因此須嚴密監測患者血壓,使用期間避免患者體位突然變換,防止體位性低血壓造成患者摔倒。在使用尼莫通時心率減慢是偶發副作用,監測心率,發現問題及時通知醫生給予相應處理。

  2.2.5 術後肢體鍛鍊 術後不能下地活動的患者可輔助患者在床上進行肢體鍛鍊防止深靜脈血栓。抬高床頭45°,患者取半坐臥位,從右腿開始。屈膝將腿從床上抬起,保持幾秒,再將腿伸直***,重複5次。換左腿重複此動作5次。腳趾伸直指向床尾再將腳趾收回指向床頭,重複幾次後換腿。右腿以腳踝為軸旋轉,先從左向右,再從右向左,重複幾次,換左腿。

  3 出院宣教

  本組25例患者,術後昏迷1例***2個月後清醒***,精神症狀3例***1~3周內恢復***,其餘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對手術效果滿意,囑患者出院後遵醫囑按時服藥,合理膳食,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3~6個月後複查,如身體出現不適隨時就診。在身體未完全康復前,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注意自我保護,防止感染其他疾病。遵醫囑接受放射、化學藥物的治療,在放、化療期間尤其要注意減少外出,並叮囑親友患病時不要前來探視,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參考文獻】

  1 Kratimenos GP,Crockard HA.The far lateral approach for ventrally placed foramen magnum and upper cervical spine tumours.Br J Neruosurg,1993,7:129-140.

  2 Crockard HA,Johnston F.Development of transoral approaches to lesions of the skull base and craniocervical junction.Neurosurgery,1993,3:61-82.

  3 George B,Lot G,Boissonnet H.Meningioma of the foramen magnum: a series of 40 cases.Surg Neurol,1997,47***4***:371-379.

  4 George B,Dematons C,Cophignon J.Lateral to the anterior portion of the foramen magnum.Surg Neurol,1988,29***5***:48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