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文化是怎樣的

  安吉白茶是茶中的珍稀茗品,全國獨一無二。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寫一下安吉白茶文化。

  安吉白茶文化:簡介

  白茶外形細秀,形如鳳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潤,內質香氣鮮爽馥郁,獨具甘草味,湯色鵝黃,清澈明亮,葉底自然張開,葉肉玉白,葉脈翠綠。

  白茶氨基酸含量高於普通茶一倍,富含人體所需的13種氨基酸。

  安吉白茶文化:準備

  1.茶葉選擇:要選擇一芽二葉初展,幹茶翠綠鮮活略帶金黃色,香氣清高鮮爽,外形細秀、勻整的優質安吉白茶。

  2.泡茶用水:沖泡安吉白茶選用境內黃浦江源頭水是最佳選擇。由於安吉白茶原料細嫩,葉張較薄,所以沖泡時水溫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0-85℃為宜。

  3.茶具:沖泡安吉白茶選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蓋碗。通過玻璃杯可以盡情地欣賞安吉白茶在水中千姿百態,品其味、聞其香,更能觀其葉白脈翠的獨特品格。除沖泡杯外,沖泡安吉白茶還需要備有:玻璃沖水壺,觀水瓶、竹製的本色茶盤,茶托、茶荷、茶匙、茶枝、茶巾和白色瓷質漂盤等器具。

  安吉白茶文化:沖泡

  1.備具:將安吉白茶沖泡時的用具逐一端到表演臺上。

  2.備水:將沸水倒在玻璃壺中備用。

  3.觀水:取黃浦江源頭水,高衝於觀水瓶中,再插入白茶鮮葉枝條,泉水清徹,枝條在水中漂浮,給人以動感。

  4.賞鮮葉:安吉白茶鮮葉形似蘭花,葉肉玉白,葉脈翠綠,鮮活欲出。

  5.溫杯:倒入少許開水於茶杯中,茶藝小姐雙手捧杯,轉旋後將水倒於孟。

  6.置茶:用茶匙取安吉白茶少許置放在茶荷中,然後向每個杯中投入3克左右白茶。

  7.浸潤泡:提舉沖水壺將水沿杯壁衝入杯中,水量約為杯子的四分之一,目的是浸潤茶葉使其初步展開。

  8.運茶遙香:左手托杯底,右手扶杯,將茶杯順時針方向輕輕轉動,使茶葉進一步吸收水分,香氣充分發揮,遙香約0.5分鐘。

  9.沖泡:沖泡時採用迴旋注水法,可以欣賞到茶葉在杯中上下旋轉,加水量控制在約佔杯子的三分之二為宜。沖泡後靜放2分鐘。

  10.奉茶:用茶盤將剛沏好的安吉白茶奉送到來賓面前。

  11.品茶:品飲安吉白茶先聞香,再觀湯色和杯中上下浮動玉白透明形似蘭花的芽葉,然後小口品飲,茶味鮮爽,回味甘甜,口齒留香。

  12.觀葉底:安吉白茶與其他茶不同,除其滋味鮮醇、香氣清雅外,葉張的透明和莖脈的翠綠是其獨有的特徵。觀葉底可以看到沖泡後的茶葉在漂盤中的優美姿態。

  13.收具:客人品茶後離去,及時收具,並向來賓致意送別。

  相關閱讀:白茶的來歷

  歷經千年的白茶王,潔守一身於白茶谷-九龍峽之巔。好呼吸高山濃霧之精氣,吸巖崖滲發之淨水,純一身玉,蘊含一身珍寶,奉獻於世人。其樹冠直徑已達2.8米以上。

  相傳,當年白娘子為救夫性命,去南冊仙境盜仙草,卻在回途中不慎將其掉入白茶谷中,著地生成現在的“白茶王”。

  科技人員劉益民採集此白茶王單株,研究出扦插法,更使其成為“安吉白茶”得以繁衍的關健所在。`

  在海拔800多米、雲霧繚繞的北天目山脈安吉大溪山發現了瀕臨絕世的一棵珍稀茶樹--白茶,農林科技人員經過十多年精心繁育試驗,終於使這棵已逾百年樹齡的野生樹種煥發新的生機,培育出一代極品名茶--安吉白茶。

  1998年被認定為浙江省珍稀茶樹良種,2001年2月,獲得茶葉類全國第一個原產地保護證明商標。安吉白茶特色明顯,具有觀賞、營養、經濟三大價值。其春芽幼嫩,芽葉呈白色,以一芽二葉開展時為最白,夏秋茶葉呈綠色。安吉白茶外形細秀,形如鳳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潤;泡製後,內質香氣鮮爽馥郁;滋味鮮爽甘醇;湯色鵝黃,清澈明亮;葉張玉白,莖脈翠綠。經生化測定,安吉白茶含人體所需的13種氨基酸,且氨基酸含量高於普通綠茶一倍。我國著名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高度評價安吉白茶,稱其“具有觀賞、營養、經濟三大價值,綠茶不能與之相比”。

  1998年,安吉白茶被浙江省政府認定為“浙江省農業名牌產品”;1999年5月,安吉白茶獲浙江省名茶評比第一名;6月在第三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會上被授予特等獎;7月在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獲金獎;9月在第四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被認定為名牌產品;2000年10月和2001年7月再獲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國際名茶金獎。

  2001年4月由中國茶葉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浙江省農業廳主辦,安吉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01中國-安吉白茶節”在安吉隆重舉行,安吉縣被中國名特之鄉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為“中國白茶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