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文化是怎樣的

  殷商文化地理上以今安陽殷墟為中心,安陽殷墟是中國古代殷商王朝的都城遺址,也是世界文明古國中最著名的古都之一。殷商文化是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的古代文明,不僅相當進步而且日臻成熟。殷人重賈而周人重農,這是殷周文化之根本區別。

  商湯立國後,採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在賢臣伊尹和仲虺的輔佐下,國力日益強

  盛起來。商湯死後,因其子大丁早死,所以由大丁之弟外丙繼位;外丙死後,其弟仲壬繼位;仲壬死後,又以大丁之子太甲繼位。太甲即位三年,因為暴虐無德而被伊尹放於桐宮。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迎回太甲並還給太甲政治權利。後來,世權臣廢立皇帝稱“行伊尹、霍光之事”。

  商代前期多次遷都,到盤庚在位時,定都於於殷***今河南安陽***,並固定了下來,從此商朝也稱殷朝,這是殷商等於商朝的一個最好的證據。盤庚遷殷以後,商朝社會的經濟進一步發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後,商四出討伐,征服了周圍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商朝這時的國力達到鼎盛時期。

  武丁死後,商朝逐漸開始衰落了下來。商代最後一個王——帝辛***商紂王***對開發中國東南,對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有了非常大的促進;但由於連年發動大型戰爭和大規地模建建造瓊宮瑤臺,大量耗費社會的人力與資財,大興土木,就像秦朝一樣,導致促使社會矛盾激化。周武王聯合羌、髳、盧等部落,共同討伐商王紂,一直打到了朝歌***今河南鶴壁市淇縣***。奴隸們不願意為荒淫無度的紂王去賣命,於是紛紛倒戈於周。著就是歷史上所稱的牧野之戰。這場牧野之戰後,紂王自盡,商朝從此滅亡。

  殷人重賈而周人重農,這是殷周文化之根本區別。殷人重交易,早在商湯革命之前,商部落的商品經濟就已經很發達了,湯的七代祖王亥駕著牛車,用帛和牛當貨幣,在部落間做買賣,還因為商業貿易的緣故遷居到黃河北岸,後來被有易族掠奪殺死,他的弟弟王恆戰敗有易,奪回了牛車。因為商人重視商品的生產和交易,所以殷商的手工業水平高超,商代青銅器即便是今天看來仍然是非常精美的,比如說司母戊大方鼎***出土於安陽市武官村***、四方羊尊等等,而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則遠遠不及商器;商人要實現與遠方的交易,必須有先進的交通工具,商人始祖相土發明了馬車,王亥發明了牛車。

  《詩經》上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從殷墟出土文物中也確實發現有海貝和鯨魚骨頭,可見商人交易的範圍之廣闊;因為商品經濟發達,債務繁多,所以債務奴隸也多;因為交往繁忙,所以常常和其他部落發生矛盾,又由於商品經濟比農耕經濟更容易積累物質財富,足以支援戰爭,所以戰爭頻繁,戰俘奴隸也多,如甲骨文上就說商王武丁時,王后婦好帥三萬人去征討羌人;因為奴隸來源充足,而且商品經濟下,技術遠遠比人手重要,所以殷商的大奴隸主不惜人力,大肆殺殉。商品經濟的社會,和農耕經濟的社會,其經濟觀點的最大不同在於前者的著眼點在開源,而後者更傾向於節流。商品經濟不同於農耕經濟的一點在於,商品的交易是有不可預測性的,而農業生產,只要盡人力,耕種三年總有一年要豐收,而一年至少可以獲得三年之糧。

  商人重鬼神,好占卜,而周人質直,不好鬼神。商人的占卜,其實更有點投票表決的味道,《尚書*洪範》說,王有疑難,要和卿士、庶民、卜、筮商量。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裡列舉了六組商人的占卜,參與表決的有王、龜、筮、卿士、庶民五類人,但凡筮和龜一致贊同的,即使王和其他人等反對,事情仍然可行,只有龜筮都反對或龜筮意見相左時,事情才不可行。筮是巫替鬼神發言的方式,龜是史替鬼神發言的方式,巫和史是有學問的人,所以他們的的意見是決定性的,在當時巫和史近乎一類人,不像後來那樣分家,可以都看成是巫,最多是分工不同的巫,其地位是很高的。後來周厲王防民之口,讓衛巫監視老百姓,使國人道路以目,衛國是商之故地,衛巫即商巫也,可見商人的巫文化遺澤深遠。

  延伸閱讀:

  古城成都是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早在商周時期就創造出了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時至今日成都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了中國西部地區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中心。由於政府對數字娛樂事業的大力支援和網路科技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進一步增強。古城成都的業餘文化生活也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KTV、迪廳已不能滿足輕人對新鮮事物的渴望,取而代之的是可即時交流,同時又可獲得大量新鮮資訊的網上娛樂。

  一時間網路的旋風席捲了古蜀大地,到網咖上網休閒已然成為了成都一條新的亮麗風景。大小網咖也星羅棋佈的遍及了全城。 其中不管從知名度,到店面規模,從硬體配置到服務品質,首屈一指的當然就要是“殷商時代”了,之所以取殷商為名按殷商時代的說法是因為,四川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擁有燦爛古代文明史,選名為中國青銅文明的鼎盛時期的殷商時代,意是呼應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故此,選“殷商時代”這一名稱含義深遠,是“古與今”的結合,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充分體現了公司在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順應時代發展,創新開拓,打造網路時代服務經典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