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財政政策分析論文

  通過對2012年度國家公佈的財政預算表以及財政相關基礎理論進行分析,針對我國現行的財政預算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並結合發達國家預算體系改革中得出的啟示,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我國現行財政預算體制的弊端及政策建議

  摘 要:本文通過對2012年度國家公佈的財政預算表以及財政相關基礎理論進行分析,針對我國現行的財政預算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並結合發達國家預算體系改革中得出的啟示,提出相關政策建議,認為強化財政資訊公開,拓寬公眾獲取政府財政資訊渠道、加強預算編制法制建設以及建設現代預算理念成為減少預算體制弊端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預算體制;資訊公開;法制建設;現代預算理念

  眾所周知,現代意義上的政府財政預算髮展到今天,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時至今日,無論西方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沒有找到一種完美的政府財政預算管理制度,而相比較歐美髮達國家較為成熟的預算體制而言,我國在預算體制上存在的不完美甚至缺陷遠超於歐美髮達國家。

  一、我國財政預算體制弊端的根源

  在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的過程中,“公共性財政”上升為政府的本質特徵,政府與公民之間形成了一種“委託-代理”關係,即政府主要承擔公共受託責任。而當這種委託關係一旦成立,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個問題,也就是“雙方資訊的不透明性”。因此,政府在代表公民實行公共權利的同時,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偏好問題,將一部分私人的利益凌駕於公眾利益之上,從而使得財政預算編制的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不必要的開銷被列入在目,從而使得預算的真實性與合理性受到破壞。因此,從本質上來看,我國財政預算體制存在弊端的根源就是由於這種缺乏合理監督體制的長久“委託-代理”關係,使得信心的不對稱與不透明助長了預算編制的不正之風,進而產生弊端。

  二、我國財政預算體制具體弊端分析

  ***一***缺乏財政資訊公開的力度

  我國目前現行的財政體制中,財政部集預算編制、執行於一身,同時其他部委如發改委、教育部等也享有部分的預算編制權利,而作為預算稽核、批准、監督機構的人民代表大會又缺乏實際的稽核、監督功能,這樣使得一個預算質疑、解惑、監督的程式機制嚴重缺失。而審計部門由於缺乏強制懲戒手段和問責機制,使得已經發現的問題往往都是不了了之,以上原因導致財政預算實際上是根據中央政府的偏好為依據制定的,缺乏對預算投入合理性的要求,使得財政資訊的公開失去力度。

  ***二***政府預算決策過程公開性差且公開的財政資訊質量差

  政府與納稅人在獲得資訊上的嚴重不平等是我國財政預算體制產生問題的根源。我國現行的預算報告雖然列舉了收入總額、支出總額、主要收入和支出專案和實際完成情況,也與上一年相關資料進行了對比,但並沒有詳細的檔案說明這些資料產生的過程以及相關依據,使得資訊決策過程的公開透明性受到影響。同時,由於缺少財政收支的經濟模型作依據,預算報告並不涉及下一年度的預測資料,大量的統計資料、報告和分析以內部檔案沒有公開發布,極大削弱了財政資訊公開性,也是的資訊的來源、真實性受到質疑。

  ***三***財政預算編制審議過程的嚴謹性差

  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預算編制體系都有著嚴格的法律約束和時間限制,並且在審慎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編制和審議。雖然我國《預演算法》有明文規定,財政年度是從1月1日至12月31日,但是對預算的編制、資金的劃撥等時間安排缺乏嚴格的制約,因而我國的預算制定沒有充分的時間與資金做嚴格經濟預測,預算報告也就常常建立在粗糙的基礎上。這就使得預算編制與審議的嚴謹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除此之外,這在根本上也削弱了預算報告的資訊披露價值,使普通納稅人很難接觸到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的預算報告。

  三、關於我國財政預算體制弊端的相關政策建議

  ***一***強化財政資訊公開理念並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對於財政改革,首先應該在理念上強化官員“執政為民”的思想,從思想上對這個問題產生根本性認知,並儘早將公共財政體制改革提到議事日程上,通過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分離建立一個相互制衡的財政體制。這種改革的關鍵是要在人大與政府之間、政府財政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在財政部門內部門之間重新配置預算管理許可權。使得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機構相互制衡。具體來說一方面政府內部建立行政控制,即將財政部門轉變成真正意義的“核心預算機構”,另一方面由人大從外部對政府預算施加政治控制,增加其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的話語權,如延長預算審議時間和方式。具體做法可以是將預算報告在人大會議召開之前提前兩到三個月送至人大會進行審議,有人大會專人負責審議並且與政府進行及時溝通改正,同時逐步建設預算編制草案的資訊公開論壇網站,進一步加強預算編制的透明度以及政府的公信度。

  ***二***建立預算編制程式性法規,強化部門執行能力

  建立預算編制程式性法規主要體現在為確保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實性與科學性。學習借鑑西方先進的經驗,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給予足夠的時間與經費支援,逐步引入合理完善的經濟模型對既往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同時對未來經濟資料做盡可能準確的預測並進行及時公佈。預算的編制體系方面也應該做相應調整,全面落實政府收支分類體系改革,規範收入分類、支出功能分類和支出經濟分類,完善預算編制技術。

  ***三***建立現代預算管理體系

  現代預算理念是一種產出預算理念,它強調的不只是政府投入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這種投入所產生的結果,它十分重視效率。 因此,民眾在享受政府供的產品與服務的同時,也應該有權知曉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產品或者服務在數量、質量和範圍上是否滿足其要求。也就是說,社會公眾要求政府的委託代理行為必須是有效率的。而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預算其實就是政府進行代理行為即提供公共產品或者服務的一種體現,政府需要遵循社會公眾的意志進行活動,那麼,政府預算也就應該樹立現代產出預算理念,將之建立在一種效率的基礎上。

  參考文獻:

  [1]馬駿,趙早早.中國預算改革的目標選擇,2005

  [2]馬駿,公共預算原則.挑戰與重構,2003

  [3]鍾振強,宋丹兵,劉寒.現代預算理念與中國政府預算管理制度改革,2007

  篇二

  建國以來我國財政政策的變遷及當前財政政策實施重點分析

  摘 要 本文系統回顧了建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我國財政政策的變遷和發展,總結了各個歷史階段實施的財政政策的基本特點和效果,在此基礎上對當前財政政策實施重點進行了針對性分析,並提供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 財政 政策

  一、建國以來我國財政政策的變遷

  財政政策是政府實施巨集觀調控的重要手段,財政政策既可以直接作用於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也可直接作用於供給,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推動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建國60年以來我國財政政策為保持巨集觀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計劃經濟時期的直接調控***19491977年***

  這個時期巨集觀上通過財政投資支出調節和影響經濟波動,微觀上財政直接調控到企業,並通過“平衡預算”實現國民經濟綜合平衡。

  ***二***改革開放前期的財政巨集觀調控***19781992年***

  這個時期的財政政策有三個特點:1.仍以計劃指令為主要手段;2.初步探索運用多種政策工具調控經濟執行;3.開始注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

  ***三***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後的財政調控***1993年至今***

  1.1993年實施適度從緊財政政策

  19931997年為應對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實施了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配合,達到了反週期調節的預期目標,成功地實現了國民經濟執行的“軟著陸”和經濟穩定增長。

  2.1998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

  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國內經濟矛盾突顯、內需不振、經濟增長回落等情況,我國啟動了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策。從執行效果來看,積極財政政策措施得力、規模適度,政策效果比較理想,成為中國應對外部經濟衝擊的典型經驗。

  3.2004年實施穩健財政政策

  穩健財政政策,概括起來就是“控制赤字、調整結構、推進改革、增收節支”十六個字。從執行效果看,經濟執行出現了“增長速度較快、經濟效益較好、群眾受惠較多”的局面,同時為中國建立現代意義的中性財政政策積累了寶貴經驗。

  4.2008年啟動新一輪積極財政政策

  2008年8月始於美國的金融危機蔓延到中國,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國巨集觀經濟調控轉向新積極財政政策階段。這輪積極財政政策的著力點在“保”和“促”兩個方面,“保”就是保增長,推動總需求和總供給規模擴張;“促”就是促調整,優化當前結構,提升經濟效率。新一輪積極財政政策執行兩年多來,已基本控制住經濟的衰退趨勢,主要經濟先行指標都出現回暖的跡象,取得較好效果。

  二、當前財政政策實施重點分析

  過去的60年我國經濟建設和財政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既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也將面對更多嚴峻的挑戰。在新形勢下,財政要發揮積極作用,服務改革開放大局,加快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和改善財政巨集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加強經濟預測監測和分析,綜合運用預算、稅收、國債、貼息、轉移支付、政府採購等政策工具,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增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並注重與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協調配合,不斷增強財政巨集觀調控的前瞻性、及時性和有效性。在保增長過程中,要著眼於中長期重點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強化自主創新,強化節能環保,注重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較長時期內內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

  根據社會事業發展規律和公共服務的不同特點,立足我國基本國情,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公共服務和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穩步推進基本民生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通過保障民生擴大居民消費,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

  ***三***推進稅收制度改革,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

  在合理界定事權基礎上,按照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要求,進一步理順各級政府間財政分配關係。健全統一規範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提高轉移支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建立並不斷完善科學完整、結構優化、有機銜接、公開透明的政府預算體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總量、結構和管理活動。加快稅收制度改革,完善稅制體系。按照強化稅收、清理收費的原則,完善收費制度,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優化財政收入結構。

  ***四***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

  在保持分稅制財政體制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區域協調發展,為促進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大局提供體制保證。

  ***五***全面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高財政管理績效

  要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堅持依法理財、民主理財、科學理財,提高財政管理績效,保障財政職能作用充分發揮。要完善財政管理的法律體系,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優化預算編制辦法,構建編制科學、執行嚴格、監督有力、績效考評、各環節有機銜接的預算管理機制。推進財政政務公開,自覺主動地接受全國人大、審計和社會監督。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60年來中國財政發展歷程與若干重要節點.改革.2009.10.

  [2]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謝旭人.紮實推進財政改革與發展.黨的建設.2011.1.

  [3]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積極財政政策的著力點.中國金融.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