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財政政策淺析論文

  財政政策是政府實施巨集觀調控的重要手段,財政政策既可以直接作用於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也可直接作用於供給,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推動經濟結構優化調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我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摘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可謂是國家調控巨集觀經濟的重要工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配合的好與壞就會直接影響經濟執行。在不同的經濟形勢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有其不同的搭配模式。在不同時期中央政府會對已有的政策模式下的政策側重點和政策手段進行一定的調整,即縱向協調;在某一個時期的政策搭配模式下,政府不僅要調整政策本身,也要注意政策配合系統的整體優化,即橫向協調。

  【關鍵詞】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協調 配合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可謂是國家調控巨集觀經濟的重要政策手段。這些政策主要是通過實施擴張性或收縮性措施,來調整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它們及各有千秋,又要緊密聯絡,但是必須把握和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依據現實情境協調一致的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才能保證國民經濟穩定持續快速發展。

  我國現在通過兩種重要渠道來調節貨幣,一是各類銀行購買國債並通過財政開支向社會投放貨幣;二是銀行貸款,這也是貨幣投放最主要的一條渠道。這裡,財政增加向銀行發放國債,就意味著銀行增加貨幣投放;財政兌付向銀行發放的國債,就意味著銀行減少貨幣投放。也就是說,財政收支不僅也為社會貨幣的收付,體現為社會貨幣的再分配,而且財政向銀行發放國債規模的大小就是調整貨幣供應總量的重要渠道。這也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緊密相關的重要表現。

  一、政策協調配合因素

  一國債

  國債是協調配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一個基本結合點,不僅是財政籌集資金的一種方式,而且為貨幣政策的調節市場提供了操作物件。國債對兩大政策協調配合的制約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1年期國債是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主要工具,但是我國中短期國債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這會影響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互相協調發揮作用,影響巨集觀經濟政策的效果。二是國債市場由交易所市場、銀行間市場和櫃檯市場三個部分組成,也就是說投資者不能跨市場交易,這些條件也限制了國債的流動性。三是按照金融市場收益與風險對等的原則,國債利率在市場利率體系中是最低的,由於我國的利率機制缺乏彈性,不利於反映社會資金的供求狀況從而影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

  二財政投融資

  財政投融資是指財政部門利用國家信用把社會閒散資金集中起來,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計劃,在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前提下,通過直接或間接貸款方式來支援企事業單位發展生產和事業的一種資金活動。它是協調配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另一個重要結合點,財政投融資具有調整和改善經濟結構,促進經濟有效增長,強化巨集觀調控能力的作用。但在目前,由於我國財政投融資與商業銀行投融資二者沒有明顯的的範圍,沒有相關法律的約束,政策性金融機構為了追逐市場份額,紛紛向競爭性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領域滲透。一方面擴大了政府投資對民間資本的“擠出效應”,遏制了民間資本的投資;另一方面,使得貨幣政策的調控難度加大,影響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性,並且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資風險。

  三外匯儲備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以驚人的速度不停增長。然而,這樣做會帶來很多問題。一方面,從目前來看,外匯佔據的款項成為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這就造成我國資本市場資金流動性的問題。另一方面,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被動收購外匯,迫使外匯儲備增加的同時,人民幣實際匯率與有效匯率的背離相馳程度越來越大,從而人民幣面臨短期升值和長期貶值的兩難境地。

  二、建議

  由於以上幾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節作用大打折扣。所以應該針對這些因素提出建議:

  1加強國債管理,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在國債管理方面的配合。第一,使國債品種多元化,並且進一步擴大短期國債的發行規模。第二,應逐步取消限制商業銀行購買國債的條令,允許商業銀行大規模地直接進入國債市場,打破國債市場的分割局面,建立統一的國債市場。第三,要逐步調整國債的利率結構,改變長期以來的國債利率高、銀行儲蓄存款及其它金融產品利率低的狀況,增強國債利率彈性,加快實現利率市場化。

  2推進財政投融資體系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融資框架體系。在財政投融資方面,應制定相應的法律規範來明確財政投資的原則、範圍和領域。在科學的投融資體系內,財政投融資應加強公共福利的增長,不宜干擾和影響民間投資的選擇和偏好,不宜進行風險性投資。為防範融資風險,還需要強化地方政府對投融資平臺的管理,提高地方政府投融資效率。這些都是構建長期規劃、統籌安排、規劃有序和風險可控的投融資框架體系的內在要求。

  3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增強財政與貨幣政策的主動性國際收支經常專案、資本專案保持順差。但是這種格局蘊藏著巨大的風險,為了防範這一風險,把國際收支和內外部經濟調整平衡是當前我國巨集觀經濟面臨的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要打破這種格局,必須堅持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取向,改革外匯管理制度。儘管這種做法在短期內會使我國面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從而導致大量外匯流入,但從長遠看,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會增加貨幣政策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從更進一步的角度來講,應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擴大內需。通過以上方式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平衡,以減輕外匯佔款的壓力,從而減輕相關的制約因素,使貨幣政策得以有效實施,更好的與財政政策協調配合。

  總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國家巨集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調節重點和手段,有著不同的調節影響和作用範圍,又緊密聯絡、相互影響,必須正確認識和準確處理二者的關係,才能充分發揮二者應有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黃亞鈞.巨集觀經濟學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巨集觀部分第5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郭慶旺.積極財政政策及其與貨幣政策配合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任碧雲.中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的技術路徑[J].中國經濟問題,2009.

  [5]汪同三,王成璋.21世紀數量經濟學[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