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規劃怎麼制定

  企業戰略規劃是企業對未來幾年的工作重點的設想,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風向標。戰略規劃需要經歷環境分析、整體規劃、業務規劃、規劃彙總、規劃質詢、規劃修訂、規劃釋出、規劃宣貫等多個步驟。但每一個步驟具體有些什麼樣的內容,應該做些什麼樣的工作呢?下面小編來給大講講。

  步驟一:環境分析。

  由各個部門對企業所處環境進行現狀調查,環境包括了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兩種,內部環境主要是指企業內部的情況,比如營收、排名、研發、技術、製造、採購、銷售、品牌等等狀況,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需求等。外部環境主要是指企業外部環境主要包括了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環境、法律、行業和市場發展趨勢、供應商議價能力、客戶議價能力、新進入者、替代品、行業競爭者等狀況。在收集資訊的時候務必要將資訊收集全面,以便後續的決策更為準確。資訊收集完成後就用PESTEL、五力模型、SWOT等戰略分析工具,對環境進行綜合分析。

  步驟二:整體規劃。

  根據環境分析結果提出戰略研究課題,然後再由總經理稽核,稽核完成後形成戰略議題。通過議題的討論,初步確定企業的未來的發展方向,然後再組織戰略委員會的成員進行戰略研討。根據討論結果制定出企業的戰略目標,經企業高層稽核後,再對一些有爭議或者是影響戰略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進行討論。最後經總經理審批批准後,在全公司範圍內進行正式發文。再由戰略的牽頭管理部門對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解讀和宣貫,讓中高層對戰略內容有一個較為深刻的認識,並統一高層和中層人員的思想。

  步驟三:業務規劃。

  整體規劃只是戰略的初步概念、目標,只是確定的戰略的方向。若要實現目標,則還需要進行更為詳細的業務規劃,形成對整體規劃的強有力的支撐。這個階段應由戰略管理部門組織召開業務規劃啟動會,各個部門根據業務歸口管理情況,各自負責管轄範圍內的業務規劃。部門的業務規劃可能涉及到其他部門的支撐,為保證業務規劃的關聯性和邏輯性,還需要在業務規劃完成後邀請相關的部門進行評審。例如,生產部門規劃將產能提升20%,而實現的路徑可以是增加人員或者是增加自動化的裝置,那麼就需要邀請人力資源部門和裝置管理部門進行研討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更為合理。

  步驟四:規劃彙總。

  待各個部門的業務規劃完成後,則由戰略管理部門統一對業務規劃進行彙總,對各子業務規劃之間的邏輯性、關聯性進行識別,檢視是否存在衝突的內容。保證各子業務之間能夠相互支撐、相互補充。

  步驟五:規劃質詢。

  上述工作完成之後,就是分別接受總經理、股東會的諮詢,設定不同的質詢會的目的是讓不同的人群從不同的角度對戰略進行分析,判定戰略規劃的合理性、實用性、科學性等。除此之外,股東會質詢還會更多的關注投資收益率,他們更關心他們的投資,通過戰略的執行獲取更多的收益。通過多層級的質詢,使戰略更趨完美。

  步驟六:規劃修訂。

  質詢會上必然會發現一些新的問題,這樣就需要再次對規劃進行修訂和完善。在修訂時,由戰略管理部門明確修訂責任人、完成時間節點等,保證戰略規劃的進度可控。

  步驟七:規劃釋出。

  上述六個步驟完成後,規劃的內容就全部完成,另外還有一些輔助措施需要去執行,以保證戰略規劃能夠更好的被執行。為了顯示戰略規劃的重要性,引起各層級人員的重視,還要正式行文對戰略規劃內容進行釋出。

  步驟八:規劃宣貫。

  戰略執行的優劣與規劃的宣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小編曾經供職的一家企業,在戰略釋出以後,就將戰略束之高閣,再也無人問津。最初制定的時候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最後卻沒有人按照其內容執行。研究其原因主要是完成釋出後並未進行各個層級的宣貫,以便各層級形成共識,並在今後工作中以實現戰略目標對做事的衡量標準,避免做無用功,造成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