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蘭革命時間是什麼時候

  你知道的?尼德蘭革命爆發於1566年,它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這次革命是通過民族解放戰爭的形式完成的,革命後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尼德蘭革命時間,希望對你有用!

  尼德蘭革命時間

  尼德蘭革命爆發於1566年,它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這次革命是通過民族解放戰爭的形式完成的,革命後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尼德蘭革命的時代背景

  尼德蘭革命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這次革命是通過民族解放戰爭的形式完成的,革命後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可以說是意義非凡。

  “尼德蘭”一詞意為低地,即指萊茵河、繆司河、些耳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帶低窪地而言,包括現今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的一部分,土地面積約為七八萬平方公里。這個地區在中世紀初期,曾是法蘭克王國的中心。11 世紀後分裂為許多封建領地,分別隸屬於德國和法國。15 世紀成為勃艮第公國的組成部分。後來由於王室聯姻及繼承演變,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16 世紀初又轉屬封建專制的西班牙王國。

  早在13 世紀至15 世紀,尼德蘭的手工業和商業就已發展起來,特別是呢絨業相當著名。進入16 世紀以後,經濟發展更為迅速。在尼德蘭17 省中,約有300 多個城市,因此有“多城市國家”之稱。在北部七省中,以荷蘭和西蘭兩省的工商業最為發達。這裡的毛、麻紡織業,造船業頗負盛名,航海業和漁業也具有相當高的水平。荷蘭的人口中城市居民約佔半數。16 世紀中葉時,每年有1000 多條船從阿姆斯特丹和北方諸省出海捕魚,各類魚年產值為330 萬杜卡特。許多大城市裡,都出現了規模較大的手工工場。阿姆斯特丹是北方諸省的經濟中心,1548 年呢絨年產量達到10,938 匹,它與英國、波羅的海沿岸各國以及俄羅斯等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但與西班牙則較少經濟聯絡。農村中封建勢力比較薄弱,在一些經濟發達的省份,資本主義關係已經深入農村,土地大部分掌握在大富商和資產階級手中,他們或者直接經營農場、牧場,剝削僱傭勞動,或者把土地租給佃戶,收取貨幣地租,有些貴族也採用資本主義方式經營農場。

  在南方十省,經濟最發達的是佛蘭德爾和不拉奔,早在14 世紀就出現了手工工場。到16 世紀,在紡織、冶金、製糖、印刷等工業中的手工工場更加普遍。其中毛、麻紡織業手工工場尤為發達。但毛織業的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主要依靠國外市場、特別是西班牙市場。南方各省的大資產階級與西班牙及其殖民地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絡,因而在反抗西班牙專制統治的鬥爭中,表現出極大的動搖性和妥協性。在農村中,農奴制度也已經瓦解,農民變成自由的自耕農和佃農,資本主義農場也發展起來。

  南方的中心城市安特衛普,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業和信貸中心之一。據義大利歷史學家法?6?1吉查迪尼的估計,1560 年安特衛普單進口貨一項的總值就多達31,870,200 佛羅林。歐洲各國在這裡設立的商行和代辦處約千餘家,每日往來的外國商人有5000~6000 人。港口內有時同時停泊大小船隻2000 餘艘。城內國際性交易所大門前懸掛“供所有國家和民族的商人使用”的標牌。

  尼德蘭人自誇說,他們在各國採蜜。認為北歐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沿岸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他們的羊圈,普魯士和波蘭是他們的穀倉。

  但尼德蘭各省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有些省份,特別是邊緣省區如阿多瓦、那慕爾、盧森堡等,經濟發展比較遲緩,封建土地所有制仍佔統治地位,農民對封建主不僅有土地依附關係,甚至還有人身依附關係。邊遠地區農奴制很牢固。

  尼德蘭革命產生的後續影響

  1609年,亨利·哈德遜首次率船隊對北緯38度至45度之間的北美洲海岸進行了考察,隨後荷蘭探險家繪製了這一帶的地圖,並以此為依據,於1614年聲稱佔有這一地區,將其命名為新尼德蘭。根據國際法的要求,荷蘭政府於1624年移民30戶至該地區,完成了對這一地區的有效佔領。次年,荷蘭在曼哈頓島上修建了新阿姆斯特丹城堡,標誌著紐約市建城的開始。

  1634年,英格蘭宣佈佔領鱈魚角,將其劃入新英格蘭地區。1638年,英格蘭移民建造紐黑文城,對新阿姆斯特丹和長島荷蘭佔領區形成了進逼態勢。1650年,荷蘭被迫將康涅狄格河沿岸割讓給英格蘭。1664年8月27日,在第二次英荷戰爭期間,新阿姆斯特丹向四艘英格蘭軍艦不戰而降,標誌著新尼德蘭完全被英格蘭佔領。

  1673年,在第三次英荷戰爭期間,荷蘭一度收復新尼德蘭地區,但是次年,遭受到法國、英格蘭以及科隆大主教等共同進攻的荷蘭無法繼續支撐戰爭,被迫與英格蘭媾和,將新尼德蘭正式割讓與英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