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規劃有什麼方法

  規劃企業戰略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這規劃企業戰略的一般方法是什麼內容呢?如何規劃企業戰略?小編為你帶來了“規劃企業戰略”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企業戰略規劃的五個技巧方法

  1. 建立可靠的計劃考核體系

  美國銀行是美國的第三大的銀行,他們選擇方針管理技術和六西格瑪***Six Sigma***來實現業務流程的優化。在達成一致的意見並制定統一的計劃之前,銀行各部門都各自擁有一套流程優化的方案,卻根本沒意識到需要與其他部門溝通和整合。因此,新的計劃體系保證了銀行組織內部的協調,同時Six Sigma的啟動也強化了其核心業務,並在以後相當長的時期裡持續在美國銀行裡發揮作用。

  2. 使用戰略規劃激發員工責任感和合作精神

  MEDRAD公司企業戰略規劃的兩項主要目標就是強調合作和責任感。MEDRAD 公司是一個醫學裝置和使提高能夠並且影象程式的醫生服務的領導供給者。MEDRAD公司是一家領先的醫療裝置製造商,為使用者提供醫療成像技術方面的裝置和服務。他們通過績效管理系統將企業戰略規劃目標以瀑布式分解,即將企業績效與個人績效對應並銜接起來。這種瀑布式的分解過程就驅使員工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合作精神。同時,公司還讓員工能夠清晰地認識到有助於自身提高和成長的機會。在績效考核的12項指標中,合作精神和協調平衡能力被標定為最高的管理級別。

  3.儘量讓每一位同事參與計劃制定過程

  這是Palmetto GBA最為信奉的一條經驗,他是位於南卡羅萊那州的 BlueCrossBlueShield子公司的擁有者。Palmetto GBA堅信並非所有員工對公司早在1998年制定戰略仍保持認同。因此,公司開始向評估管理型組織轉型,努力創造一種能夠驅使整個組織達成共同願景的戰略。他們在整個公司內部以新的合作方式制定計劃,並不斷加入到員工的績效考核指標中。越多員工參與這種新的計劃制定方式,這種計劃也越具備可執行性。

  4.獲得每個業務相關人員正式的認可

  Siemens醫療專案組堅信“一致”是至關重要的,這將保證組織所有成員在目標和策略上達成共識。例如,當Siemens服務事業部制定商業戰略時,就在所有業務線——從業務單元到各職能部門中達成“一致認可”。在某項流程形成之後,各個區域的代表將在一份正式協議上簽名,並且這份協議將作為其跨國組織間的一項標準執行。因此,該協議是公司的一份正式檔案,它將描述某項業務如何形成,以及為達成其預定目標所必需的工作和職責。

  5.實現3Cs-持續、溝通和清晰***consistency, communication,clarity***

  美國郵政局曾被《政府行政管理雜誌》***Government Executive Magazine***描述為政府最佳管理的代理人之一,而美國質量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也強調它是所有標準化行業內的最優服務部門。對此,美國郵政局將其歸功於企業戰略制定的某些關鍵成功因素,例如持續、溝通和清晰。這意味著他們的成功不是靠“三分鐘熱氣”贏得,而是戰略執行的持續性並逐漸融入企業文化的結果。換句話說,這種戰略的執行不會由於企業領導的更換而改變。美國郵政服務還持之以恆地與它的700000位職員和數以百萬計客戶進行溝通,最後他們還強調戰略的清晰性,例如將企業最終目標以數字方式清晰地表達出來。

  製造企業戰略規劃的實施路徑

  企業戰略規劃是企業為實現特定目標、謀求生存和發展而設計的方向性、長遠性、全域性性、關鍵性的行動綱領和方案,它是企業發展與進步過程中的決策依據,是企業興衰成敗、持續有效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聯想董事長柳傳志提出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也充分說明戰略規劃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

  企業戰略規劃的順利實施和戰略目標的有效實現,有賴於實施路徑的正確選擇。實施路徑的選擇正確,有可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導致前功盡棄。戰略規劃實施路徑的選擇主要從回顧總結、他山之石、預測分析三個方面歸納分析確定。要回顧總結本企業發展歷程的成功經驗和挫折教訓,學習分析成功企業的正確之道及失敗之策,把現象上升到本質上把握,找出規律性的發展路徑;同時要解放思想、開放尋源、善學勤思,預測分析各種新的商業模式、商業業態帶來的新思維、新路徑。通過辯證分析,形成合目的性、合規律性、合實際性的實施路徑,保證戰略規劃的順利實施和目標的可能實現。實施路徑根據規劃目標層次匹配形成路徑層次,對製造企業,較高層次的實施路徑通常有以下五個方面。

  堅持創新驅動,聚焦主業做強

  主業做強是打造企業核心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優勢的根本要求。主業不強,積負積弱,一切發展願望都是空想。只有做強主業,企業業務結構優化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才有堅實基礎。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通過創新驅動,形成“技術水平先進、產品質量卓越、智慧化率較高、技術整合突出”的升級版產品技術體系,提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實現企業管理科學化、集約化、精細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企業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要在新形勢下開拓發展新境界,就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以創新驅動實現主業做強。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加快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新興業務

  實現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產、服融合是製造類企業業務結構優化升級的必然趨勢。製造業價值鏈增加值遷移、資訊科技迅速發展、市場需求個性化和多樣化、資源與環境約束等背景因素,催生現代製造服務業的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是產品經濟和服務經濟的融合,實質是知識重構的過程。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和有機構成。必須把握趨勢,主動而為。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必須遵循現代製造服務業發展規律,掌握推進轉型的方法體系,以製造業務為支撐,基於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梳理客戶任務圖,把握客戶痛點等級,圍繞服務業務創意管理、服務業務商業模式構建、服務業務運營管理,重構新的知識管理體系,推進服務業務發展。

  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結合實現企業經營結構進化

  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結合是企業經營境界的進化,是轉換企業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資本經營和產品經營都是以資本增值為目的的經營活動。但二者發展方式不同。產品經營主要依賴企業自身積累,通過創造更多利潤並使之轉化為資本,增加生產要素和生產能力而獲得發展。資本經營不但注重企業自身內部積累,更注重通過資本外部擴張方式,使企業快速擴張,發展壯大。資本經營和產品經營相輔相成,產品經營是資本經營的基礎,而資本經營又有力地推動產品經營的發展,應當有機結合起來。產品經營是資本經營的起點和歸宿,也是資本經營存在和效能發揮的基礎。現代市場競爭條件下,不進化到資本經營的產品經營,是沒有前途的;而脫離開產品經營的資本經營,是危險的。資本經營既不在於資本的直接營運,也不在於以購併為主要內容的資產重組,關鍵在於按資本經營原則進行生產經營,促使存量、增量資產不斷向回報率高的優勢產業和優勢產品上流動,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資本得到增值。因此,必須樹立資本經營意識,堅持以產品經營為依託,以經濟增加值***EVA***管理為牽引機制,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與效益,為推進資本經營創造良好條件。

  有效實施競爭模式由產業鏈向平臺轉型

  平臺競爭是現代競爭條件下企業競爭力的方式和戰略。推進產業鏈競爭向平臺競爭轉型升級,是創新商業模式、改善生態系統的必然選擇。產業鏈競爭比拼的是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對企業內部而言,體現的是單個企業的核心資源或能力。平臺競爭比拼的是體系競爭力,體系競爭力是開放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與利益相關者組成戰略聯盟,發揮聯盟的整體競爭優勢。由產業鏈競爭向平臺競爭轉型,形式上是業務結構優化升級、生存空間延伸擴充套件,但最本質的是發展理念轉換與提升,最關鍵的是核心能力體系要素的識別、獲取與創新構建。因此,識別客戶消費理念,並在客戶消費理念中發現價值,以及支援客戶消費理念和實現價值的能力建設,是有效實施平臺建設和競爭模式轉型的核心思維。

  圍繞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營造企業生態

  生態升級是企業巨集觀經營理念和微觀經營策略的轉換與創新。企業生態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經濟共生系統,由各種成員組成。生態升級是對傳統經營理念的突破與揚棄。傳統經營理念把企業看成單個封閉的組織,強調自身生存和發展權利而忽視利益相關者群體的整體利益和生態系統的共同發展與繁榮,必然無法長期地健康發展,終將被其他優秀企業所替代。現代經營理念要求企業以價值傳遞為紐帶,以共同進化為目標,與利益相關方構成生態共同體,實現企業與企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摘自《學習時報》2016年5月16日 第A8版 作者 朱峰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國機精工有限公司總經理***

規劃企業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