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雪地裡的小畫家》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講述了四種動物爪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富有童趣,讀起來朗朗上口。小編精心推薦的一些,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範文1

  《雪地裡的小畫家》這篇課文語言淺顯易懂,以詩的形式描寫了一群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事。小畫家們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卻正在冬眠呢!課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這篇課文極富兒童情趣,形象生動可愛,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我利用課件出示美麗雪景圖,伴隨著教師生動的語言描述,把學生帶進了大雪紛飛的雪地裡,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隨即,我問學生,看到這麼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麼樣?你想怎麼表達你的高興心情呢?學生由於沒有親身的經過,無法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於是,我就出示了課文的第一句話:“下雪啦,下雪啦!”讓學生把自己的高興讀出來。學生在教師一次次的引導中,終於體會到了看到下大雪的高興心情了, “這美麗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動物來作畫,他們是誰呢?他們在雪地上畫了些什麼呢?”帶著疑問,學生進入了一個如詩如畫般的雪地世界裡。

  二、自主學習,合作識字。

  在初讀環節中,我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在讀中初步識字。然後,把生字圈出來自己認讀。再同桌互助,互相檢查讀音。最後是大家交流識字的方法。在識字環節中滲透了多種的識字方法,如:加一筆、換一筆、換部首、形聲字規律識字等方法。我還設計“開小火車”、等多種遊戲活動鞏固識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三、以讀為本,自讀自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要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留出了充分讀的時間,以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師生合作讀、引讀、男女問答讀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例如,在學習課文第四句時,我利用貼畫讓學生了解了動物作畫的成果。我問,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種小動物,你什麼都不用就畫出了這麼美的畫,你的心情怎樣?帶著你的心情來讀一讀。這樣不但讓學生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樹立開放意識”是課改所倡導的理念之一,因此教師要合理地開發課外學習資源。在課外延伸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還有哪些動物像青蛙一樣要冬眠?”有的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很豐富,他們說出了“蛇、狗熊、烏龜”等動物。於是我讓學生仿編詩句,把課文最後兩句改成這些動物的名字。在一問一答中,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

  這課時設計的內容較多,雖然是按計劃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效果還可以,但總覺得教學過程有些匆忙,抓得不夠實。

  範文2

  《雪地裡的小畫家》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動物爪子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富有童趣,讀起來朗朗上口。

  如何讓孩子們投入地學習、盡情地朗讀,我覺得首先要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本節課的匯入部分,我播放了美麗的雪景圖,把學生帶入到了大雪紛飛的雪地裡,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在啟發學生回憶下大雪的時候,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麼樣,想做什麼?由次激發學生朗讀時的喜悅。然後讓學生展示讀,注意在輕快活潑的語調中,讀出“小畫家們”興奮的心情。

  朱自清先生在《論朗讀》中強調指出:“讀的用處最廣大,語文教學應該重視它。”新課標更明確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可見,朗讀能提高學生感悟語言的能力,把學生帶入教學所需要的情境中去,我在本節課中就非常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以讀代講,讓學生彷彿個個都成了朗讀高手,都能大膽、自信地向大家展示朗讀才華。

  如在讀最後一句時,有同學建議要將這句讀輕點,理由是青蛙還在睡覺,不要驚醒了它。他還將小食指放在嘴邊,發出“噓”的一聲後輕輕讀,並讀得很有感情,很有韻味。聽著他們的童稚的聲音,讓人覺得他們彷彿就是一群可愛的小精靈。在讀“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的時候,我給學生做了範讀,有的學生說:“老師,你讀得真好,很有感情,聲音也很大,還做了動作,我很佩服你。我也想學你的樣子讀一讀。”說完,性質昂揚得讀起來。這時,全班同學都在學老師的樣子邊讀邊做動作,讀得繪聲繪色,將朗讀推向了一個高潮。

  識字方面:知道學生讀準“參 睡”,比較“成 晨”的讀音,以記字形整體識記為主,鼓勵學生用熟字來記,通過“蛙”“睡”認識兩個偏旁“蟲”和“目”。學生展示讀,注意在輕鬆活潑的語調中讀出“小畫家”的興奮的心情,生動活潑的作畫場面。

  但是縱觀整堂課,還有很多遺憾之處。例如:在課堂時間安排上還不夠合理,生字教學佔用的時間過多,致使閱讀教學沒有完成,朗讀有些地方指導的還不到位,學生的說話練習少,文章的內容沒有得到很好的拓展延伸,沒有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這都是在今後教學中應該注意的。

  範文3

  這是一篇韻文,講的是一群“小畫家”在雪地裡“畫畫”的事,課文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充滿童趣。縱觀楊穎潔老師這堂課有如下特點:

  一、 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

  在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課堂中楊老師很重視這一點,採用個別認讀、開小火車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生字教學很紮實。

  二、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在教學中楊老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特點,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中依次跳出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的腳印,十分逼真生動,小雞的腳印象竹葉,小鴨的腳印象楓葉,小狗的腳印象梅花,小馬的腳印象月牙,學生一下就全能領會了,而且興趣盎然!是啊!孩子的世界是個童話般純淨的世界,只要能在他們童話般的世界裡摩擦出智慧的光芒,誰就是成功的教育者。在這一點上楊老師做得很成功。

  三、 存在的一點遺憾。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景”,“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在這堂課中楊老師過於側重生字教學,花在課文朗讀上的時間少了點。

  每堂課的設計意圖總是完美的,但在實際的上課中,總有許多的遺憾。上課時,教師如何把握一個“度”, 進行很好的課堂調控,達到預期的效果,一直是每一個老師的努力方向,相信楊老師今後會越上越精彩的!

  
看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