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看電視教學反思

  《看電視》是一篇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冊語文《看電視》教學反思,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年級下冊語文《看電視》教學反思

  21世紀的教育是關愛學生生命的發展、弘揚學生靈性的教育。課堂教學理當為學生創造放飛靈性雙翼的機會。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那要引導學生做到:“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下面這一教學片段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種思想。

  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二冊第5課《看電視》是一篇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

  教學《看電視》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在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後,佈置了學習任務:嘗試運用“發現法”學習課文。仔細讀課文,想想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在四人小組裡討論交流,並強調學生能感悟多少就說多少,發現什麼就交流什麼,看誰發現得多,看誰的思維最敏捷。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教室裡呈現出書聲琅琅、圈圈畫畫、主動思考、熱烈交流的景象。交流時,各小組的同學都爭著發言,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覺得‘爸爸明明是個球迷,不知為啥把精彩的球賽關掉’,這個‘關’字用得不對。”我一聽,愣了一下,沒想到一年級的學生敢向教材挑戰,提出這樣的問題。教室裡頓時安靜下來,同學們的目光都投向了提問題的同學,像在問:怎麼會提這樣的問題呢?我做了臨場應變,馬上用一種期待的目光注視著這位學生說:“你真勇敢,能談談你的看法嗎?”這名學生聽到老師這樣說,馬上自信地說:“既然是在看著球賽的過程中換成京劇的,就不應該用‘關’字而應該用‘換’字。”多好的想法啊,我便來個順水推舟:“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到底是用‘關’字還用‘換’字呢?請同學們在小組裡再讀一讀、議一議,希望同學們都能像這們同學一樣,勇敢地說出自己的見解。”同學們的表現慾望被激活了,讀書聲、議論聲充滿整個課堂。

  自學後的自由發言,學生們積極踴躍。有的說:“我同意應該用‘換’字,因為我們平時不想看一個節目時,通常都是換頻道選另外的節目的。”有的說:“我也同意,因為當時給奶奶看喜歡的頻道,一轉換就行了,根本不用先關掉。”有的說:“我認為用‘關’字比較好,因為在一節詩裡同時出現兩個‘換’字,讀起來就沒有這麼好聽。”***一年級的學生能這樣的看法真不容易。***

  有同學緊跟著說:“我反對,在這一小節之後的兩個小節中都有‘換’字,所以我認為還是用‘換’字好”。

  有發言,有補充,有辯論。尤為可喜的是,有一名同學竟說道:“正是因為後兩節有‘換’字了,所以我認為在前面才應該用‘關’字。”聽完學生的彙報,我情不自禁地舉起雙手,幾欲拍手叫好。

  一個“關”字問題的提出,擊中了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課堂上呈現出探討的氣氛。這無疑是真正的讀書,讀書而又不盲從於書,敢於向教材挑戰,體現了探索精神。當然,學生的質疑,不一定都正確,更不可能很完善,但這並不重要,只要沒有大錯,就應當尊重學生的認識。保護學生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充分展示每個個體生命的風采,課堂上才能形成探究的氣氛。

  此片斷中,問題讓學生提,疑難讓學生議,見解讓學生講,使學生在爭辯中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喚醒了個體創造的潛意識。如果能持之以恆,必然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生,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