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運動養生法

  生活幸福、身體康泰是千百年來人類追求的共同目標。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的祖先在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各種不同的嘗試,有不少。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歡迎大家的閱讀!

  傳統運動養生的常見方法

  傳統養生運動1.易筋經

  易筋經,顧名思義,就是活動肌肉、筋骨,使全身經絡、氣血通暢,從而達到養生祛病、益壽延年功效的一種養生保健方法。易筋經同樣是一種意念、呼吸、動作緊密結合的運動養生功法,尤其注重意念的鍛鍊,以求達到“動隨意行,意隨氣行”,從而使五臟敷華,肌膚潤澤,耳聰目明,老當益壯。

  對於中醫運動養生,也是中國傳統的運動方法,是歷史比較悠久的。所以對中醫運動養生要多加了解才行。

  傳統養生運動2.五禽戲

  五禽戲乃古代名醫華佗所創之養生保健導引之術,要求意守、調息和動形諧調配合,以達到精神寧靜、體輕身健的目的。五禽戲通過模仿五種禽獸的動作,達到鍛鍊全身不同的部位,所起的作用也各有不同。如虎戲即模仿虎的形象,要求意守命門,達到益腎強腰,壯骨生髓的作用。

  傳統養生運動3.太極拳

  太極拳是目前最為流行的一種傳統中醫養生防病之術,因其動作舒展輕柔、園活連貫、形氣和隨,並且養生效果尤佳,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太極拳強調意識、呼吸、動作密切結合,“以意領氣以氣運身”,融武術、氣功、導引於一體,達到調理陰陽氣血,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功效。

  傳統養生運動4.八段錦

  八段錦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養生健身術,因其由八種不同動作組成而得名,可以養生健體,祛病除疾,延年益壽。八段錦屬於古代養生導引法的一種,是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的養生保健法,對全身各部位都進行了鍛鍊,達到了全面調養的功效。

  傳統養生運動5.氣功

  氣功是中醫的寶貴遺產,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生命實踐中摸索、總結、創造出來的一種自我身心鍛鍊的養生保健法。氣功養生是通過調心、調息、調身使身心融為一體,營衛氣血周流,達到百脈通暢、臟腑協調、強身保健的目的。

  運動養生的原則

  一、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運動養生是通過鍛鍊來達到養生延年的目的。鍛鍊時一定掌握好運動量的大小,太小達不到鍛鍊的目的,太大則超過了機體的耐受限度,又會使身體因過度疲勞而受損。因此,運動養生強調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那麼如何掌握合適的運動強度呢?目前,一般是根據運動後即測脈搏來判斷的,它的計算公式是:

  170-年齡=合適的運動心率

  例如,一個40歲的人,運動後他的脈搏如果是130次左右,表明運動量合適,若明顯超過130次說明運動量過大,反之則運動量不足。

  二、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鍛鍊身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經常堅持不能間斷。名醫華佗那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動則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強調了經常、不間斷鍛鍊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進行適當的運動,才能收到養生健身的功效。

  三、有張有弛,勞逸適度

  運動養生,並非指要持久不停地運動,而要有張有弛、有勞有逸,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緊張有力的運動,要與放鬆、調息等休息運動相交替;長時間運動,一定要注意適當地休息,否則會影響工作效率,導致精神疲憊,甚至影響養生健身。

  我國傳統的運動養生法擁有一套較為系統的理論、原則和方法,注重和強調機體內外的協調統一,和諧適度。在應用傳統運動養生方法時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1、協調統一,形神兼煉

  在中國傳統的運動養生活動中,非常講究意識活動、呼吸運動和軀體運動的密切配合,即所謂意守、調息、動形的協調統一。意守是指意識要專注,心無雜念;調息是指呼吸的調節,要均勻、有節奏;動形是指形體的運動,要自然、連貫、剛柔相宜。運動養生緊緊抓住這三個環節,使整個機體得以全面而協調地鍛鍊,則能增強人體各種機能的協調統一性,促進健康、祛病延年。

  2、順應時日,莫誤良機

  早在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提出了“起居有常”的養生主張,告誡人們要順應陽氣變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清代養生家張志聰把一日比作四時,他說:“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因此,提出一天中的運動應該遵循早晨陽氣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的規律。在鍛鍊、活動時注意順應陽氣的運動變化,才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