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運動養生法

  所謂微運動,即動作幅度不大,可利用零碎時間開展的運動。堅持做微運動可以養生哦,那麼微運動如何養生呢,快來看看微運動養生方法吧。

  微運動養生方法

  1.早晨起床前做做伸展運動。把雙臂緩緩伸到頭頂上方,雙手交叉,伸個懶腰。這個動作能夠鍛鍊手臂肌肉和手腕力量,促進人體血液迴流。但需要注意的是,動作一定要柔和、緩慢,不然很可能傷到肌腱。而且人剛睜開睡眼,需要幾分鐘的清醒過程,從臥位到坐位也要有個適應時間,慢起、慢坐都很重要。另外,做伸展運動前可以揉搓一下關節,熱熱身,不要讓身體一下子緊張起來。

  2.如廁時進行叩齒運動。叩齒運動即上下牙相互輕輕叩擊,能夠強化牙床、牙齦、牙根,增強牙齒力量。這個小動作還可以促進口腔唾液分泌,幫助消化。而且,比較適合在如廁時練習,因為從中醫上來講,排尿時人的腎氣流瀉,此時叩齒有助固攝腎精、強壯骨骼。

  3.刷牙時練習提肛。吸氣時收腹、提肛,呼氣時放鬆肛門。此動作連做10~20次,可加強提肛肌的力量,對控制老年人因肌肉鬆弛造成的大小便失禁有效。而且,能夠緩解痔瘡和便祕。另外,做完這個動作還可以配合練習腹式呼吸,效果加倍。

  4.穿衣時做做擴胸運動。雙手自然下垂,在背後交握,然後伸直手臂,挺起胸部。此動作一般重複10次即可,能夠鍛鍊胸部肌肉,增加肺活量,幫助人體撥出更多廢氣,吸入更多氧氣。而且,還可以放鬆脊柱和背部肌肉。但需注意,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做擴胸運動時可能會加快心率,應放慢速度,幅度也不要太大。

  5.久坐後拍拍身體、踮腳腳。很多老年人喜歡打麻將或者看電視,一坐就很長時間。建議定時站起來拍打一下腹部、臀部、腿部等部位,通過外力作用促進面板、皮下血管的舒張,並且可以疏通經絡。拍打完還可以抬起兩腳腳跟踮腳,促進下肢血液迴流,鍛鍊身體的平衡能力。但是骨質疏鬆的老年人不建議做這個動作,因為墊腳時人體的重力都在腳掌上,容易引起骨折。

  6.電視劇播廣告時轉轉眼球。順時針轉動眼球10次,再逆時針轉動10次,能夠讓眼球上下左右活動,緩解眼部疲勞,鬆弛眼肌,並且保護眼部神經血管。需要注意的是,青光眼患者眼壓較高,不適合做這個動作。

  練習這些小動作都要牢記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不能操之過急。另外,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做這些動作時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做適當調整。

  微運動養生竅門

  眨眨眼睛來養眼。大部分時間工作在電腦旁,長時間目不轉睛,對於視力當然損傷很大。所以,不妨試試每隔半個小時左右,向周圍“放放電”,做做類似於“拋媚眼”的小動作,有意思地眨眨眼睛,可以促進淚膜重新分佈在角膜表面,以保護角膜,維持眼睛的溼潤。或者,用最傳統的方式,只抽出五六分鐘,做做簡易的眼保健操,也對緩解視疲勞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舌根運動促吸收。經常運動舌頭,可加強內臟各部位的功能,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的作用。不僅有助於緩解高血壓、腦梗塞、老年痴呆等疾病,還還可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工作閒暇之餘,每日早、中、晚各做一次,可以做做下面三個小動作。

  伸舌頭:靜坐且眼睛半閉,稍微張開嘴。儘量伸出舌頭然後縮回,反覆做10~20次,能利用五臟養顏面。

  蛇吐芯:把舌體伸出後向左右來回擺動10~20次,動作有點像蛇吐芯子。

  攪舌根:順時針、逆時針分別攪拌舌根10~20次,這幾個練習能夠顯著鍛鍊咽腔肌肉,長期堅持對打鼾也有一定療效。

  腳趾運動能健胃。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對應的穴位。人的第二和第三個腳趾與腸胃有關,因此,經常活動它們可以達到健胃的目的。活動腳趾的方法非常簡單,最常見又有效的有以下幾種:

  腳趾抓地:採取站或坐的姿勢,將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凝神息慮,連續做腳趾抓地的動作60~90次。在做此動作時可赤腳或穿柔軟的平底鞋,每日可重複多次。

  扳扳腳趾:趁休息時可反覆將腳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時配合按摩二、三腳趾趾縫間的內庭穴。對於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祕的患者,宜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以達到瀉胃火的目的;對於脾胃虛弱、腹瀉、受涼或進食生冷食物後胃痛加重的患者,可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

  當然啦,這些微運動,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達到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