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臨床醫學方面論文的集錦

  下面是小編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臨床醫學方面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臨床護理分析

  本次研究中在2014-2016年收治的患兒中抽取60例?M行深入研究,對觀察組的患兒採取針對性的護理,護理效果得到醫生的廣泛認可,具體內容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4-2016年收治的患兒中抽取60例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影像學可以準確判斷患兒的病情。在選取的60例患兒中,男25例,女35例,年齡範圍在2個月-7歲,年齡平均為***2.11±1.22***歲;患兒患病時間平均為***4.0±2.5***天。按照分析探究的目的,將小兒隨機分為兩組,這兩組小兒的一般臨床資料相似***P<0.05***,保證實驗資料的有效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小兒進行常規的護理,觀察組小兒採取臨床針對護理干預,詳見下文:

  1.2.1 一般護理 患兒病房環境要求較高,儘量保持在18-20℃,護理人員每天根據空氣狀況,開窗通風,通風期間,室內溫度相對降低,應加強患兒的保暖工作,避免著涼。病房內的溼度適宜能利於患兒呼吸道內痰液減少,應保持溼度在50-60%內,如果患兒痰液排出困難,病房溼度適當的提高能將痰液充分排除。靜謐的病房環境有利於患兒得到充足有效的休息,囑咐患兒家屬將探視時間集中在某一時間段,不要在室內外吸菸,護理人員實施操作時應注意操作的準確性,保證一次成功,避免患兒哭鬧。

  1.2.2 臥位及飲食護理 患兒採取臥位時,儘量將胸部抬高,可以在患兒體下墊軟枕。護理人員囑咐患兒家屬經常為患兒改變體位,保證患兒的病情好轉,如果患兒呼吸困難,可以採取半臥位。患兒痰液較多且痰液不易咳出的情況下,可以向患兒的背部輕輕叩擊,加快患兒呼吸道痰液的排出。另外,患兒在疾病期間的營養護理也相當重要,應注意少食多餐,因為飲食過多會導致腹脹。小兒的護理情況受到影響時,護士要與家屬溝通在患病時間要加強進水量,保證主動喂水,如果家屬及患兒進水的配合能力較差,可以進行靜脈輸液。患兒儘量食用容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保證營養充足,在患病期間儘量不要新增輔食。

  1.2.3 保持口腔清潔 患兒在進食後,家屬應採取適當的方式為患兒做好口腔清潔,使小兒在患病期間感到舒適,這樣做能提高小兒的食慾,將口腔感染等口腔疾病的發生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1.2.4 氧療護理 如果患兒喘息較為嚴重,則應注意缺氧症的發生,必要時可為患兒進行氧氣吸入。在為患兒進行氧療的過程中,注意嚴格按照醫囑,適當調節氧流量並定期檢查氧流通暢狀況,觀察患兒氧療過程中面色的變化情況,如發生異常狀況應立即採取補救措施,必要時可以停止治療。

  1.2.5 用藥護理 護理人員對患兒進行藥物治療時應注意謹慎斟酌藥物的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項,避免患兒發生不良反應,畢竟患兒年齡較小,藥物使用不當會給患兒帶來比較明顯的影響。由於患兒害怕穿刺且頭部穿刺難度較大,所以要常常留置靜脈穿刺,此外,留置靜脈穿刺的護理也要引起護理人員的重視,妥善固定,避免扭曲、擠壓等。在藥物滴注的過程中注意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調整滴速,避免引起不良反應。

  1.2.6 發熱護理 護理人員每天在固定時間段為患兒測量體溫,如果患兒體溫波動不大,可採取物理方式維持體溫正常,如果患兒體溫在38.5℃以上,應採取藥物治療,避免高燒引起不良後果。

  1.2.7 患兒輔助排痰 護理人員應囑咐患兒主動咳嗽,促進痰液的排出,另外,指導患兒家屬叩擊患兒胸背部,也有利於痰液的外排。具體方法為:患兒坐在床上,家屬用手掌輕輕拍打胸背部位,通過震動促進痰液的排出。

  1.2.8 健康教育 如果患兒家屬能夠比較客觀、準確地認識毛細支氣管炎,那麼在治療過程中配合度就會提高。所以護理人員應有目的性地對患兒家屬實施健康宣傳教育,讓家屬能夠了解毛細支氣管炎的患病因素、治療措施和注意護理,從而理解支援醫護人員的工作。另外與家屬溝通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使其做好心理準備,以減少醫患不良關係的發生。

  1.2.9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兒哮喘發作之前的不良症狀,另外,小兒疾病發展時要觀察生命體徵的變化情況,認真地將患兒血壓記錄下來,以便為後續的治療提供有效的依據。護理操作的實施應嚴格遵循醫囑進行,一般情況下,會選擇霧化吸入進行治療。

  1.3 效果評價比較兩組患兒經過不同的治療措施後的呼吸頻率、併發症發以及患兒滿意度。

  1.4 資料處理 採用SPSS17.0軟體整理兩組資料分析。

  2.結果

  觀察組小兒實施臨床護理干預後,呼吸頻率較低、併發症得到有效控制、患兒滿意度提升明顯,兩組臨床治療結果的差異較大***P<0.05***詳見表1:

  3.討論

  毛細支氣管炎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0-2歲的嬰幼兒,患兒患病後氣管和支氣管受到病毒感染,上皮組織壞死、黏膜機體充血、支氣管腺體增生、肺部分泌物較多、病情嚴重的小兒會發生比較明顯的支氣管末端肺氣腫。小兒毛細支氣管炎使用臨床針對護理干預是提高治療效果的重要措施,護理人員必須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嫻熟的操作技巧,治療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護理經驗來降低不良症狀的發生率。另外,應加強患兒及家屬的健康宣傳教育,使小兒家屬對疾病知識全面瞭解,護士應多花時間與其進行溝通,建立深厚的感情,這也是降低醫患糾紛的一種手段。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效果比較好,呼吸頻率和併發症發生率都明顯降低,患兒家屬對護理質量也相對滿意。總之,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在實踐中值得推廣。

  整體護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實施整體護理的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隨機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有患者30例,所接受的護理措施分別為整體護理及常規護理,對兩組患者的治療護理情況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的比較結果上均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實施整體護理可有效保證急救的治療效果,提升患者在治療期間的滿意程度,臨床應加以重視並推廣。

  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患病後病情進展迅速,如不盡早進行救治,大量出血導致患者體內血管發生病變,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因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故醫務人員需對患者進行急救,急救時因為痛苦較重,患者的配合度較低。為保證患者舒適度,需在救治期間對其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1]。為了研究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實施整體護理的方法和臨床效果,本文特對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了急救護理相關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於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有患者30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16例,14例女性,最小年齡32歲,年齡最大52歲,平均***41.13±3.1***歲;在對照組患者中有18例男性,女性12例;最小年齡20歲,年齡最大63歲,平均***42.02±3.5***歲。在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上兩組患者基本無差異***P>0.05***,對比結果有意義。

  1.2 護理措施 在接受相同的急救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行整體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護理評估 收集患者詳細病史,初步評估患者病因,協助患者完成各項臨床檢查,瞭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為寒戰進行身體檢查,監測各項基礎生命體徵,瞭解患者整體的身體狀態,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

  1.2.2 護理目標 及時補充血容量,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再出血徵象。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保證患者配合各項治療護理。患者臥床期間做好生活護理,滿足患者合理的生活需求,保證患者舒適度[2]。

  1.2.3 急救護理措施 ***1***及時補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出血量較大時,及時做好血型配血,備好血液,保證患者維持有效的血液迴圈。***2***止血:常用藥物為洛賽克,靜脈推注用藥,40mg/d,其他類止血藥物遵醫囑使用。***3***監測生命體徵:密切監測患者各項基礎生命體徵,詳細記錄出入量,尤其要注意血壓和心率的變化,據此評估治療效果。***4***加強基礎護理:治療期間患者嚴格臥床休息,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防出現嘔吐,窒息。嘔血嚴重時應禁食,病情穩定後再逐漸加以流質飲食,食物保證清淡易消化。做好面板護理,積極預防壓瘡[3]。***5***心理護理:出血導致患者心情緊張,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及時安撫患者情緒,為其介紹經積極配合治療預防良好的患者病例,保證其對護理的依從性,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4]。

  1.2.4 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嚴重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保證其在出院後嚴格遵醫囑服藥,控制病情,以免疾病復發。出院後合理飲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嚴格戒菸戒酒,避免暴飲暴食,避免進行重體力勞動[5]。

  1.3 觀察專案和指標 ***1***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顯效:各種不適的臨床症狀完全消失,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有效:不適症狀較治療前有顯著好轉,出血量有顯著減少;無效:各種不適的症狀及出血情況較治療前無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或者患者發生死亡。***2***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根據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百分調查問卷,囑患者根據自身主觀感受進行不記名填寫,根據得分將其分為滿意,部分滿意及不滿意三個梯度,統計每一梯度人數所佔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18.0軟體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治療有效率上的比較 經過不同方法的治療,觀察組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顯著更優,組間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上的對比經過不同方法的護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顯著更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3.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急救時加以科學有效的整體護理服務中,護理人員在詳細瞭解患者的具體病情後作出準確的護理診斷,針對問題制定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嚴格按照護理程式進行操作,可保證急救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治療期間保證患者較高的舒適度。

  綜上所述: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實施整體護理可有效保證急救的治療效果,提升患者在治療期間的滿意程度,臨床應加以重視並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