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式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
複式條形統計圖是數學四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計》,它是在學生學習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學習縱向和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在過去的教學中,學生在探究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畫法時,往往要用去一節課的大半時間,當要組織學生評價、分析,針對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和推測問題時,卻出現草草收場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教法上作了新的改進和嘗試。
1、給學生創設有價值的探究、觀察、想象素材
選擇怎樣的素材更有利於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教學,這是本課教學的關鍵。在教學中,我沒有采用課本例1的“某地區城鄉人口統計”材料,而選擇了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例,這些事例都是學生熟悉的背景材料,更容易調動學生探究、觀察的積極性。因為本課的教學目標,除了讓學生初步學會怎樣去畫統計圖外,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解讀統計圖,要從統計圖所反映的事件、數量,提出數學問題,併發揮想象作出合理的推測。在教學中我努力地去實現這一目標,留給了學生更多的質疑、評價和想象的空間。
2、讓學生感受到畫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教學的第一環節先向學生呈現複式統計表以及由此得出的兩張單式條形統計圖。通過對比觀察,感悟到複式統計表能直接比較出各專案男、女生的相差數,但不能直觀形象地反映數量的變化;而單式條形統計圖隨能直觀地看出男生或女生人數的變化狀況,但不容易對同一專案的數量進行比較。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要畫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3、不能讓學生過多地停留在低思維的操作層面上。
為了節省畫圖時間,本課在教學手段上採取了“以擺代畫”的方式,形象地突出了把兩張單式條形統計圖,如何去合併的思考過程。這總方式大大節省了學生的操作時間,使學生集中精力在區別不同的合併方法上。由於紙條可以隨意移動擺放,學生在合併的過程中可以隨時調整想法。在反饋時我注意呈現學生不同的合併方法,並及時引發學生比較評價,再通過電腦演示畫法過程,使學生在比較中感悟到規範的複式條形統計圖優點是什麼,應該怎樣規範地畫出這種統計圖。並留有時間使學生能把初步學會的畫圖方法,及時地進行第二次獨立畫圖操作。真正把複式條形統計圖的要領和注意點落到實處。
篇二
根據這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設定問題情境,打破原有知識結構,促使學生重新思考,自主構建新的知識結構,從而達到新的平衡。在此過程中,本課以主題情境為主線,有意識的根據統計圖對資料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在經歷統計的全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的現實意義。具體地說,本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層的內涵。
例2通過對停車場車輛停放情況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及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內容,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主題素材的改變看似簡單,但這確是學生感興趣的,從而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二、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地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
教學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複式縱向統計圖。學生也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對出現進行比較,我以學生熟悉的事為學習的素材,通過主題情境問題的提出,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促進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達到新的平衡。學生潛能是巨大的,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有時會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因此,在設計中,我儘可能為學生創設寬鬆的探索環境。在教學將兩個統計圖合併成一個複式統計圖時,我不是教給他們方法,而是提出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尋找最佳方案,在完成統計表後,提出“你能從這張圖上看出什麼情況?”,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深度的思考,尋找數學學習的價值。
三、注重知識呈現的完整性,思維過程的靈活性,思維方法的多樣性。
本課的設計從調查學生的興趣開始,讓學生完整的經歷了資料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過程,而不是直接出示資料,最後環節通過統計學本節課的表現結果,再一次參與統計,深切體會統計的完整過程,及統計活動的現實意義。教學過程中以主題問題情境為中心,展開討論,自主探究,允許靈活的不同的處理方法,從不同中找相同點,從比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運用到實際中,體現了學習活動的完整性、靈活性、多樣性。
篇三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由於統計的知識從一年級開始就已經接觸,以後分階段逐漸深入學習,。學生已經學過了單式條形統計圖,並且掌握了製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所以本節課知識的學習,實際上是對單式條形統計圖相關知識進行的鞏固與擴充,整個過程使學生親身經歷了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與表達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在對比分析中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學生已有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知識基礎,學生在單式、複式的觀察、對比、分析中,認識到了兩種統計圖各自的特點,也感受到複式條形統計圖更能清晰地比較,激發起進一步探究的慾望。所以本節課教學中我力爭在新舊知識的對比分析中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把了解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會看複式條形統計圖,能從圖中獲取資訊、分析問題定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單式條形統計圖進行回憶,進一步明確製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為新知做好鋪墊。通過例1,逐步出示單式條形統計圖,通過兩份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展示、比較,逐漸引導過渡到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讓學生髮現單式統計圖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並逐步完善。在此過程中,自然地引出圖例和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概念,比較兩種統計圖的異同。在這一環節中,通過提問,讓學生在感受到資訊的同時,也發現了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既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又能直觀地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關係和比較。讓學生自己體會到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兩種數量是需要區分的,每個數量之間需要捱得近一點的,這樣更便於比較數量的多少變化。
二、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節課教學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分析,掌握本節課重點,對資訊的處理。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尋找繪製方法。整個過程使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突出體現了課程標準所提出的 “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的新理念。
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視製圖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使製作的條形統計圖整潔、美觀、漂亮,培養學生的美感。在分析資料、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各抒己見。
通過這次備課、上課,我深刻的感受到兩點,其一,簡單的知識中其實有很多東西需要挖掘,需要給學生引領,教師要下功夫。其二,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絡,這樣才能把知識講活,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反思整節課,留下了許多遺憾,在課堂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引導學生,顯得操之過急,沒有給學生足夠長的思考時間。
2、學生在讀圖、分析時,語言表達方面還很欠缺,在以後的課堂上要多加強練習,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評價語言不豐富,缺乏明顯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