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認識圖教學反思

  《認識圖形》是人教新課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認識圖形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

  1.區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

  2.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教學難點是:體會“面”在“體”上。根據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包含3個活動。第一個活動:通過學生“摸一摸”立體圖形並找到上面有哪些平面圖形讓學生初步體會面在體上,同時認識平面圖形。

  第二個活動:“分分家”利用教具讓學生兩人一組對大量的平面圖形進行分類,分類的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絡與區別。第三個活動是“搬搬家”,請學生利用各種學具把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搬下來,進一步深化對“面在體上”的認識。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和本課的教學內容,我充分的利用學具、PPT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索。

  在教學過程中我存在很多問題,如在活動二“分一分”的過程中,學生利用學具進行分類後我讓學生進行板演分類過程,然後說出為什麼這樣分。第一個學生按照圖形分為五類並說明了理由。然後又有不同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分類方法,包括:按大小分、按角的數量分。

  這一活動我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不同平面圖形的特點進行區分,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缺乏了對學生分類方法進行整理。應該將學生不同的分類方法以板書的的形式整理出來進行總結,強化按角數量分和按圖形分的理由,弱化按其他標準分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梳理這些平面圖形之間的不同。在學生髮言時也要注意教師要起到引導幫助的作用。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注意:

  1.注重板書的重要性,起到幫助學生梳理、總結知識的作用,將抽象的知識內容在學生頭腦中形象化。

  2.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還要繼續加強學生語言訓練和學生小組合作的訓練。

  3.巡視時提高對學生的觀察,為下面的教學活動做好準備。

  篇二

  認識圖形這節課堂教學是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初步認識,這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識別這些圖形,但不要求學生準確的表述這些圖形的特徵。“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基於學生在學習以前,對這些立體圖形已經有了一些認識,所以在教學時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形,動手摸

  一摸使學生從中感覺每個圖形的形狀,通過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這節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動手分類、小組合作、概括總結出四種立體圖形的名稱,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本節課教學比較好的方面是:

  在上課時我在課前的談話中,設計了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匯入部分,我通過讓學生認識、觀察生活中

  經常見到的物體動手操作等經常見到的物體根據不同的形狀進行了分類。另外我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所分物體的不

  同形狀抽象概括出了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名稱,從現實的生活中引出數學內容。通過教師提供的大量實物

  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葉筒、積木塊等實物,使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數學知識,對要認識的這些圖形

  有了最直觀的感受,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通過小組合作、動手給物體分類、觀察分類後每種

  物體的特點,抽象概括出了每種立體的名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於每一種圖形的認識都經歷了引入—抽象—

  給出圖形名稱三步,幫助了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建立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表象。通過,列舉生活中見到的

  物體,有利於學生把課本上的使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絡起來。

  不足之處:

  1上課時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

  2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長方體的認識是一個難點,由於長方體的的形狀種類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比較

  困難,我設計的作業拓展性不夠。

  教學改進的措施:

  1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這些形狀的。把數學與日常生活聯絡起來,使學生慢慢學會發散地

  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加學生用數學的樂趣。

  2精心設計練習,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以達到加深各類物體特徵的認識的目的。

  3讓學生拿出四種物體放在桌面上滾一滾,從而發現圓柱和球,很容易滾動,長方體和正方體不易滾動只能推動。

  4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向學生設疑:圓柱和球都能滾動,那滾動時有什麼不同嗎?可讓學生拿實物在桌面滾

  一滾,看發現什麼?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發表意見得出結論。

  5給學生提供充分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觀察、操作、發現,用感觀來體驗不同立體圖形有不同的特點,加深對各立體圖形的認識,培養學生動手操做,用腦想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