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桂的沖泡方法

  茶的沖泡好壞的會影響到喝茶的質量,有什麼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好茶好水好茶具:俗話說:“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葉,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將其神韻表現淋漓盡致。茶具可用蓋碗或紫砂壺,取幹茶7克左右,用100度的沸水沖泡。第一泡一般為洗茶,不飲用,加水後立即倒掉。而後幾泡時間隨個人口味而定,一般能沖泡7、8次以上;其中以2、3泡香氣最佳;鐵觀音適宜熱飲,冷後一般口感沒有熱的好喝,並可能會有一點點苦澀味。如在辦公室用玻璃杯等品飲鐵觀音時,請按個人口感放置適量茶葉,比正式功夫茶具泡出的口感、香氣相對會差一些。鐵觀音具有一定的減肥、消血脂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一、水最好是純淨水或礦泉水,茶具則“宜陶景瓷”宜興的陶器,景德鎮的瓷器佳。

  二、壺型與茶葉投放量:根據喝茶人數選定壺型,根據茶壺的容量確定茶葉的投放量。若茶葉是緊結半球型烏龍,茶葉需佔到茶壺容積的1/3—1/4;若茶葉較鬆散,則需佔到壺的一半。

  三、水溫要求:由於烏龍茶黃金桂包含某些非常的芳香物質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才能完全發揮出來,所以一定要用沸水來沖泡。

  四、開湯時間:閩南和臺灣的烏龍茶沖泡時浸泡的時間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沖泡是60秒左右,之後每次沖泡時間往後稍加數10秒即可。閩北和潮州的烏龍茶開湯時間則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

  五、沖泡次數:綠茶一般三次為最佳,烏龍茶則有“七泡有餘香”的說法,方法得當每壺可沖泡七次以上。

  黃金桂茶的工藝製作

  黃金桂是烏龍茶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極品。採製工藝十分考究。只有掌握恰當,才能充分發揮其品種特徵。由於茶樹品種和製作上的特色,形成了黃旦獨特的品質。由黃旦品程製成的黃金桂成品茶,其“貴氣”主要顯示在“一早二奇”上。一早,即萌芽、採製、上市早。黃旦一般為4月中旬採製,比一般品種早10余天,比鐵觀音早近20天。二奇,即外形“黃、勻、細”,內質“香、奇、鮮”。

  採摘標準為,新梢伸育形成駐芽後,頂葉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採下二、三葉。過嫩成茶香低味苦澀,過才老則味淡薄,香粗次。其他與鐵觀音採摘要求相同,以午後2-4時採的採料為最佳。初制工藝基本一制鐵觀音相同,但針對黃品種特點注意:

  1、黃梗細小,葉較薄,含水量少,氣孔大而密,易發醇,晒青程度應比鐵觀音輕,失重掌握5-7%為宜。

  2、搖青宜輕,重搖葉張易紅變,影響香氣。前幾次涼青時間宜短,以保持青葉鮮活。第四次搖青可稍重,經過4-5次搖青、涼青,待葉子青氣消失,清香顯露,散發出馥郁花香,葉面呈黃綠色,有光澤,葉蒂青色,葉緣硃紅色並向葉背捲曲,即進行炒揉作業。

  3、殺青時間宜短,但要炒透。

  4、黃注重香氣清純,烘焙溫度宜稍低,火候宜稍輕。黃品種製成的黃金桂成品茶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優雅鮮爽,帶桂花香型,滋味醇細甘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中央黃綠,邊緣硃紅,柔軟明亮。

  品飲精品黃金桂

  品飲精品黃金桂,湯色金黃明亮,輕啜滿口生津,滋味清醇甘鮮,飲後齒頰留香,沖泡多次仍有餘香,令人品後心曠神怡。素以“一聞香氣而知黃旦”而著稱,古有“未嘗天真味,先聞透天香”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