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
讓幼兒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扭動肢體,感受洗澡後的快感。逐步積累幼兒洗澡的經驗,產生喜歡洗澡的願望。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相關教案,老師們快來看看吧!
範文一
《我愛洗澡》活動設計
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隨著天氣逐漸變熱,洗澡成為孩子們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設計了一節音樂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自由的遊戲中將生活中的情景反映到藝術活動中,從而愛上洗澡。
活動目標:
1、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扭動肢體,感受洗澡後的快感。
2、逐步積累幼兒洗澡的經驗,產生喜歡洗澡的願望。
活動準備:1、音樂磁帶《我愛洗澡》、《喜唰唰》。2、寶寶玩偶一個、洗澡用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寶寶洗澡,引起幼兒洗澡興趣。
1、有段非常好聽的音樂,我們來聽聽吧,讓我們隨音樂來跳一跳。幼兒隨《喜唰唰》音樂做律動。
2、好熱呀?你們熱嗎?怎樣才會舒服?
3、洗個澡涼快涼快吧!教師扮媽媽,給寶寶洗澡:嘩啦啦,嘩啦啦……水龍頭快活地唱起歌。媽媽說:寶寶,該洗澡了!” 媽媽把寶寶放進浴盆。“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滿身跑。“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腳,亮晶晶的泡泡滿屋飛。“撲騰撲騰!”寶寶樂得玩起水來了。
二、交流洗澡的方法,積累洗澡的經驗。
1、寶寶是怎樣洗澡呀?引導幼兒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
2、配上音樂,媽媽再次為寶寶洗澡。
3、幼兒跟音樂做洗澡,教師觀察幼兒肢體動作,及時給予肯定。
4、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扭動,並用引導語帶動幼兒。
5、引導幼兒注意洗澡時保護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讓髒水進入。
6、寶寶洗澡時用到了什麼?我們洗澡的時候會用到哪些東西?
7、剛剛洗好澡感覺怎麼樣?表演結束,教師給幼兒“抹爽身粉”,並聞一聞幼兒,欣喜告訴幼兒“香極了”。
範文二
學情分析
體態律動學是瑞士心理學家達爾克羅斯創造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小班音樂活動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小班幼兒最顯著的特點是穩定性差、好動,無意注意佔優勢。我根據他們的特點,結合樂曲的內容,編排一些簡單的律動,使音樂與體態韻律活動融為一體。然後通過情景遊戲的方法,讓幼兒感知、理解韻律動作所表現的內容和情感意義,培養小班幼兒的節奏感、韻律感,以及反應能力和手腳協調能力。同時,選擇世界名曲作為活動內容,主要是為了讓幼兒從小感受不同的世界名曲的特色,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並激發他們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能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2.使幼兒樂意用身體表現叮咬、飛舞和拍打動作。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幽默曲》的分段音樂、完整的《幽默曲》音樂、小蚊子跳舞音樂。
活動過程
1.以“我和小蚊子跳舞”遊戲作為開始
***師做被蚊子叮咬狀,並表現出非常癢的樣子***“小朋友,我怎麼了?我被小蚊子咬得好癢呀,你想不想來玩這個遊戲呢?那請你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來玩‘我和小蚊子跳舞’的遊戲,好嗎?”***幼兒玩遊戲***
“這個遊戲好玩嗎?我現在想讓小朋友自己扮演小蚊子和自己玩遊戲,應該怎樣玩呢?”***幼兒嘗試用另一隻手來叮咬自己的身體***
分析:在活動的開始部分加入教師的動作暗示,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幼兒繼續參與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第一段,並用身體動作表現
“一隻淘氣的小蚊子飛在了我的手上,它咬了我一下,好癢呀!”***教師用一隻手分別從手指、手腕、手臂、肩膀、耳朵、頭碩等部位用五指輕輕敲過,並表現出特別癢的滑稽的表情***
“小蚊子都咬我哪裡了?”
“小朋友想不想玩一玩?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玩一玩!”
分析:此環節中教師採用分段教學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樂曲的第一段所表現的音樂內容,並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觀察蚊子叮咬的部位培養幼兒的順序感。
3.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的第二段,並用身體動作表現
“一隻小蚊子飛來了,它要飛到哪裡去呢?又一隻小蚊子也飛來了,它看小朋友,心裡想;‘我要飛到哪裡去呢?’飛呀飛呀!小蚊子很高興,在歡快地向小朋友們表演它們的飛行絕技。這隻小蚊子落了下來,另一隻小蚊子也落了下來。”
“小朋友,你想不想來學一學小蚊子飛舞的動作?讓我們跟著音樂來玩一玩!”
分析:教師在這一環節用雙手不斷地交換,做出蚊子不停的飛舞的動作,並用動作提示幼兒:眼神要關注雙手飛舞的狀態。
4.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的第三段,並用身體動作表現
“小朋友來聽一聽這段音樂,這段音樂表明小蚊子要幹什麼了?我們來表演一下。***第三段音樂與第一段音樂相同***小蚊子又飛來了,咬得我好癢,小蚊子可真調皮呀!”
5.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的第四段,並用身體動作表現
“小蚊子咬了我後,我又癢又難受,我一定要抓住它,教訓一下這些調皮的小東西。誰有好的辦法來抓住這些調皮的小蚊子呢?”
孩子們互相討論。
“我用手去抓。”
“我做一個蒼蠅拍來打蚊子。”
“那我們怎樣來扮演拍子呢?”***通過討論,大家同意握緊雙手來扮演拍子,不停地拍打蚊子***
“小蚊子可真狡猾,跑掉了,這裡面還有一隻我們趕緊抓住它,相反的方向還有一隻,我們要努力呀,終於抓住了。”
“好玩嗎?你想不想玩?讓我們跟著音樂來玩一玩!”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抓蚊子的方法,從而調動幼兒口頭參與的積極性,並拓展幼兒想象力,激發幼兒繼續參與活動的興趣,從而使活動達到高潮。
6.重複之前的動作,將音樂分段進行表現
“孩子們,這個遊戲好玩嗎?我們再來玩一次好嗎?”
7.教師依據音樂講解故事,並和幼兒共同隨音樂進行表演
“夏天來了,小蚊子們跑了出來,跑到了我的身上,它咬了我的手指、手腕、手臂、肩膀、脖子、頭。好癢呀!”
“好多調皮的小蚊子又飛了過來,它們在得意地表演自己的飛行絕技,慢慢地落了下來。”
“調皮的小蚊子,把小朋友咬得這麼癢,我們一定要抓住它,快,拿起拍子,用力地拍.這邊有一隻,那邊還有一隻。好累呀!休息一下。”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採用邊講述故事邊表演的方法將整首樂曲的內容完整地表現在幼兒面前,將名曲律動更加遊戲化,讓幼兒在愉悅的遊戲氛圍中參與律動活動,並主動地表演整首樂曲。
8.活動結束
將活動延伸到家庭中,以增進幼兒與父母共樂的情感。
“小朋友今天玩得開心嗎?你還可以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遊戲。”
範文三
頑皮的小手
活動目標:1、能夠隨樂合拍的進行韻律活動。2、在捉迷藏遊戲和語言的暗示下,熟悉並掌握韻律的基本動作。3、感受音樂快樂愉悅的情緒,願意與同伴結伴跳舞。
活動準備:
* 笑臉小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熟悉並練習韻律的基本動作。
***1***、和小手玩躲貓貓的遊戲,熟悉基本動作——小手伸出、收起、舞動。
T:***教師示範***我的小手很調皮哦!他可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了,你們看!
T:我的小手是什麼時候出來的?什麼時候藏起來的?
***2***、重點練習小手伸出、收起的動作。
***3***、聽音樂合拍做動作。
2、創編小手舞動的方位
T:小手除了可以在身體前面跑來跑去,你們的小手還想去哪裡跑來跑去呢?
* 幼兒傾聽音樂自由表現
* 反饋幼兒的動作,並帶領幼兒集體練習
3、聽音樂找空地方完整遊戲
4、兩兩結伴遊戲
T:你會找誰小手一起遊戲呢?
T:有小手找你的時候,你願意和她一起遊戲嗎?
5、邀請客人老師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