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職武術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論文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試論高職武術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試論高職武術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全文如下:
 

  當今社會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競爭的意義也不僅僅侷限於單純的專業技術水平的競爭,人才綜合素質的競爭也日益凸顯。但是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高職院校的教育重點多集中於對學生技術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滲透。這種片面的教學觀導致許多高職學生在面對新環境時適應能力較差,交流協作能力缺失。因此,對於高職教育工作者來說,必須要關注高職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武術作為一項技擊技能,能夠幫助學生強身健體、修身養性,而武德教育在塑造高職院校學生思想品格修養及人格內涵上具有極其特殊的地位。因此,在高職武術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綜合提升高職學生的素質水平。

  1

  強化武術教學能力培養,重視人文精神內涵建設

  高職院校必須將人文意識的培養提高到一定層面上,關注學生人格的塑造,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全面健康發展的高職學生。近些年來,社會市場經濟呈現出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對於員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實際工作中,不僅對員工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還對員工的敬業意識與職業道德進行了強調。作為培養專業武術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應該在武術教學階段就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文態度,藉助科學紮實的人文教育與職業道德體系來促進學生的發展。

  2

  不斷強化高等職業人文精神培養的武術課程設定

  近些年來,“就業難”成為了我國社會的突出問題。企業對於高職院校畢業生的測評標準,也逐漸朝人文方面的考量而傾斜。這不僅反映了企業人才選拔方向的轉變,也體現了現代社會對於人文精神的提倡。高職武術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關注武術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強化高等職業人文精神培養的武術課程設定。

  3

  綜合武術教學的專案特點,針對性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

  學生想要戰勝生活與學習上的困難,必須具備堅強的意志品質。高職院校武術教育的內涵在於通過不斷的練習使學生實現自我超越。武術套路動作練習不僅方向變化多、動作數量多,且每個動作中包含的因素都十分複雜,這不僅僅是對學生智力方面的考驗,更檢驗了學生身體的靈敏度、協排程、力量與耐力。武術散打更是對學生心理及生理能力的考驗,要求學生通過重複的練習來掌握實戰技能與技術動作要領,從而具備優秀的實戰能力。綜合來講,無論是傳統的武術套路還是武術散打,都必須依靠大量的練習來掌握動作要領。因此,在高職武術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武術教學的專案特點來進行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從而塑造學生頑強的拼搏精神與堅韌不拔的意志精神。

  4

  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樹立榜樣作用

  教師是學生教學課內外接觸較多的物件,許多學生都將教師的道德修養品質作為自身學習的榜樣。可以說,教師自身的行為舉止,能夠起到榜樣表率的作用。因此,想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必須先確保教師素質的提高。學校要定期組織武術老師的培訓學習工作,幫助老師領會武德的現代內涵,使之認識到人文精神的滲透對於高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從而為高職院校人文精神的培養提供堅實的師資保障。除此之外,還要在學校進行大範圍的武德精神宣傳,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環境,確保人文教育在高職學校中順利開展。眾所周知,武術教學是一項直觀性強的教學工作,教師能夠起到極強的示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武術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武德及武風,擁有自信、寬容、自尊且民主的師德品質,才能使武術教學取得革命性的進展,才能實現根本性的人文教育。

  5

  加強思想品德課交流,積極組織公益實踐活動

  高職院校中往往藉助於思想品德課程這一載體,完成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因此,一定要認識到思想品德課的意義與重要性,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此外,還要在課程教學外,積極地組織學生的公益實踐活動。例如,定期組織學生參與支教活動,引導高職學生將所學武術技能教授給農民子弟學生。積極組織募捐活動,號召更多的高職學生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去,讓學生在這些公益實踐活動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