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學術論文

  高中化學可以激發學生的科研探索精神,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高中化學自主

  摘 要:在認真研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自主學習的資訊加工理論、發展理論及施瓦布的探究教學過程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化學學科“以實驗為基礎” 的學科特點,建構了以自主學習為基礎、探究學習為核心、合作學習為手段的高中化學“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對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設計進行研究。

  關鍵詞:化學教學 教學模式 自主-合作

  “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質就是將科學領域的探究引入課堂,使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科學探索過程,模擬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方式,使學生自主地去體驗科學家如何針對疑難情境,學會蒐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資訊,以合作、協商、交流的組織形式最終達到問題解決的過程,從而滿足學生探究的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獲得新的體驗的需要***自我定向、自我監控、自我調節和自我評價***、獲得認可與欣賞的需要、承擔責任的需要***合作產生的自尊水平***。

  一、模式的教學特徵

  1.模式教學注重通過探究活動獲得新知並得到能力提高

  模式教學的核心—探究,是以問題為主線,以自主學習為基礎,合作學習為手段,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途徑,引導學生通過收集、分析和處理資訊,設計科學的學科學習方案解決問題,使他們參與並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建立知識間的聯絡,親自得出結論,真正做到對知識的知其然以及知其所以然,完成知識的自主建構,進而瞭解社會,學會學習,獲得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提高,併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它是對將結論先直接告訴給學生,然後再“照方抓藥”,通過學生實驗或演示實驗來加以驗證,扼殺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直灌式”教學的批判。

  2.模式教學注重教學素材與學生已有經驗的結合

  這一結論來自於對皮亞傑的認知結構理論的研究,研究表明教學只有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實際出發,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才能是主動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先知道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只有瞭解了學情,才能制訂出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併科學合理地將教學素材與學生已有的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如:模式教學對“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這一課的子課題“鋼鐵的腐蝕與防護”的教學處理時,採用讓學生用原電池理論分析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家中做菜用的鐵鍋用水洗過後放置一段時間會產生鏽跡,而抹過油的鐵鍋卻沒有,切菜的刀不抹油也不生鏽。這樣從重視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入手,安排教學內容,使學生從生活中感悟知識。

  3.模式教學注重多元互動、優勢互補

  在模式教學中,以學生的動為主體,以教師的導為媒體,以對問題的反饋為載體,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內在價值,選擇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形成學習小組,充分發揮成員的個體優勢,形成互補、互助勉勵、相互競爭,創設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的小組模式。組內、組間和生生、師生之間形成環式交流,課堂上以小組內討論,推選中心發言人為模式,使課堂教學形成層次性和階梯性的鏈狀結構。這樣就可使每個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判斷,拓展了自我的視野。同時,在討論交流中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使智力從“常態”躍遷到“激發態”,由此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在這個過程中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也得到了增強。

  二、模式的教學程式

  1.創設問題情境,激趣生疑發現問題

  創設的問題情境既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認知停靠點,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心向,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比較強烈的情感共鳴,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這就告訴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情感因素和認知需要,選擇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素材,讓學生在愉悅、興奮的狀態中迸發出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學生在生疑、思疑、釋疑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能力,最終引導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主動地發展。

  2.明確任務,問題探究

  在強烈求知慾的驅動下,學生帶著問題查詢資料、研討教材,做到邊思邊議。教師在這一環節中要提供探究問題的背景材料,使學生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線索。有選擇性地、適時適當地向學生提供符合教學要求的各種資料和資訊,架設新舊知識之間的線索聯絡,讓學生作有意義的選擇。要善於點撥、誘導,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啟發、激勵,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勇於質疑,敢於標新立異提出問題,進一步激化其思想,啟用學生的創新靈感。

  3.教師引導、合作協商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創設若干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子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促進會話;關注學生的交流過程,及時捕捉學生交流合作獲取知識過程中的思維暴露、思維碰撞,並因勢利導、恰如其分地啟發、調控討論過程。由此將零碎的知識系統化,由部分向整體深化,最終達到使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成果成為整個學習集體的共享,也達到了釋疑解惑的目的。在這樣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及團隊意識。

  4.反思、總結、歸納

  自我反思即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過程不要求系統和全面,關鍵在於通過評價達到誘發化學思維、優化思維過程,增強思維監控能力,從而提高思維水平。而在反思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把新舊知識聯結,構建起知識網路,尋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和規律。有關於認知與自我調節的研究也表明,大部分的發展性成長和學習經驗上的改進發生在源於有效反思和評價探究學習成果之中,這是探究學習最重要的一步。

  5.整合內化、遷移發展

  教師要組織學生將探索的新知識、新方法同化或順應於原有的認知圖式之中並應用於實踐,使其能在新情境下再運用,即進行變式訓練,將結論遷移運用於不同的場合。這個拓展性學習過程在加強對新知識理解的同時,也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到遷移和發展,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龐維國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2]《探究教學論》,靳玉樂著,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3]《實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與方法》,孫立仁著,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4年。

  [4]《化學教學論與案例研究》,唐力著,南方出版社,2001年。

  篇二

  高中化學創新實驗

  摘要:創新性是一個實驗的核心,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目前很少涉及到創新實驗。我們教材中所設計到的內容都是一些驗證性實驗,學校和教師為了節約時間和簡化實驗過程,為學生編排好一系列的實驗,這些實驗都是一些非常經典的實驗。驗證性實驗固然重要,因為它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還可以很好的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對於鍛鍊學生創新思維還得依賴於創新性實驗,這樣的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邏輯思維和科學的研究方法。在高中適當給學生們創造一個自由的實驗室,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們自己獨立設計創新性實驗,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激發他們的科研探索精神。

  關鍵詞:創新性;驗證性;探索精神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1-0217-01

  化學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它不僅包含了豐富的實驗,而且很多實驗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伴隨我們人類的發展,人類也離不開化學。我們常吃的鹽***NaCl***就是一種最簡單的鹽,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它的。我們過年放的煙花是非常漂亮的,它包含了多種顏色。在沒有學到焰色反應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在接觸到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就瞭解了這是不同的金屬元素在燃燒時,顯示不同的顏色。這些化學實驗都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他們能夠熟練完成驗證性實驗,並瞭解其機理之後,適當給他們開放一些探索性的創新實驗,是非常有意義的。

  1.驗證性實驗的意義

  高中化學是高中科目中實驗最多的一門學科,一本簡單的教材中就包含了上百個常見的化學實驗。例如焰色反應、氣體的燃燒、金屬的氧化還原反應等,這些對於學生們認識化學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焰色反應就是一種辨別金屬成分的簡單方法。在沒有XRD***X射線衍射***儀器的前提下,我們粗略估計一個物體的化學元素組成就使用這種方法。在燃燒的金屬表現出不同的顏色,Na元素是黃色、K元素是紫色、Fe元素是綠色等。但是一般檢測K元素的時候,我們都用藍色的鈷玻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Na和K是同一族元素,而且兩者都非常活潑,所以他們兩者是很難分離的。在我們經常見到的K中會多少摻雜一些Na,所以為了略去Na對K的影響,我們一般使用藍色的鈷玻璃。如果在大自然中,我們遇到了某種不認識的金屬,完全可以採用焰色反應來鑑別。當然其中有很多細節,例如要把金屬弄成粉末,儘量顆粒小,因為空氣中的氧氣較為稀薄,這樣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充分燃燒。置換反應是高中化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在考試題目中幾乎從來沒有落下過。例如鐵置換銅元素。將洗淨的鐵絲放入到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段時間之後鐵絲表面變成了紅色,而且溶液的顏色也逐漸變淺。這就是一個置換實驗,例如銅置換銀,是一樣的道理。活潑的金屬可以置換相對不活潑的金屬元素。我們可以根據置換結果中表面的顏色來判斷溶液的成分。但是其中也是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的,例如置換出來的金屬層在空氣中放置幾分鐘之後就會變黑,這是為什麼呢?老師應該把這一問題留給學生,讓他們去課下思考。這對於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有重要的幫助[1-3]。

  2.創新實驗

  當學生們對化學實驗操作和設計都非常熟練的時候,可以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自己設計一些自己想完成的實驗,這對於提高學生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在金屬置換反應之後,金屬層往往在空氣中會變黑。這個問題學生們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有的學生認為是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了;有的同學認為這是因為它的粗糙結構,造成了光的吸收;還有的同學認為這是因為吸收了空氣中的雜質造成的。對於這一問題,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給學生們解釋,可以讓他們自己來設計實驗,來驗證到底是怎麼回事。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們自己拉出清單,把所需要的材料和裝置給老師看,老師在稽核之後,給出合理的建議,給他們創造實驗的機會。根據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可能性,我們設計幾種實驗方案,對這些方案進行逐一的排除。例如有的學生說可能是表面被髒東西汙染了,那麼我們可以把置換反應在一個密閉的裝滿乾淨空氣的箱內進行,當置換反應完成之後,把金屬提拉出來,放到空氣環境中觀察顏色變化。如果顏色變了,證明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如果是顏色不變,那就證明這種說法是成立的。而對於有的學生說的可能是氧化層造成的,我們可以設計兩個實驗。***1***反應在真空環境中進行,當置換反應完成後將金屬放入到真空氣氛中。根據顏色變化來判斷這種方法的正確性。***2***可以把已經變黑的表面放入到氫氣環境中,給予適當的熱量,如果顏色變回本色,就證明是發生了置換反應。氫氣將表面的氧化物還原成為了金屬元素,這也就證明了顏色變化是因為空氣中的氧氣把金屬表面氧化造成的。其實很多實驗都可以採取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們親手操作。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他們的探索精神,同時還可以很好的鍛鍊他們的動手和動腦能力[4-5]。

  創新性實驗就是要學生們親自動手去操作,獨立動腦去設計,順利完成這樣的實驗就代表著學生們的科研思維已經到達了一定的境界。學生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對於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講是非常好的事情,這樣給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就會變得輕鬆很多,而且效率卻可以非常高。

  參考文獻:

  [1]畢華林.高中新課標必修化學實驗教材比較研究[J].化學教育,2005,10.

  [2]王磊,胡久華.高中生解決化學實驗問題的心理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的第一步研究[J].心理髮展與教育,2001,03.

  [3]範利平.人教版高中化學新教材化學實驗的特點及教學模式探討[J].化學教育,2003,07.

  [4]竺麗英,趙雷洪.高中化學實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調查分析[J].化學教學,2006,01.

  [5]佘平平,熊輝,黃令.初高中銜接過程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案"的特點--以新課程人教版"萃取"為例[J].化學教育,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