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校基建管理論文

  基建管理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幾年來高校的擴招,無疑給基建管理機構增加了極大壓力,對高校基建管理團隊建設工作也是一次大的實戰檢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校基建管理芻議

  摘要:近幾年以來,隨著我國高校規模的快速發展,高校基建工程越來越大,每年高校基礎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也為高校基建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由於目前我國高校基建管理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因此,研究我國高校基建管理模式,對高校基建管理有著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基建;高校;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 A

  一、我國高校基建的基本特徵

  ***一***社會性

  高校的基本建設作為我國基建建設的一種型別,單憑自身力量很難完成,需要靠社會對其提供各種服務共同配合來完成各類專案的實施。一些規模較大的高校具有一定的設計和施工能力,但是對於大多數規模不大的高校來說,不具備這兩種能力,其設計、施工、專案稽核基本上都依靠社會力量完成。高校各類建設專案都需要和相關政府部門協調,需要政府部門的層層審批,在專案實施過程中受到政府和相關機構的檢查,而且相關設計和建設還要同當地的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規劃相適應。因此,高校基建建設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

  ***二***規範性

  高校基建工作作為國家基建工作的組成部分,必然受到國家相關基建工作的約束,具有很強的規範性,每個專案實施過程必須遵循國家基本建設工作的各項方針和法律法規。例如:《經濟合同法》、《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條例》、《設計規範》、《施工規範》、《質量評定標準》、《驗收規範》等,另外還要遵循地方相應的管理規範,符合當地的管理要求。高校基建從設計到施工必須遵守相應的國家標準,不能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擅自決定,必須將繁雜的報批報建手續辦理完畢方能開工。另外,各種定額是工程專案進行財務決算的重要依據,高校的基本建設工作也必遵循其定額進行工程決算,不能自成體系,違背國家關於基本建設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三***特殊性

  高校基本建設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高校師生的學習、生活質量,是為高校教書育人與科研服務的,因此,有其特殊性。

  1.在設計方面,現代校園基建不僅要滿足廣大師生最基本地需求-學習和生活需求,還要考慮高校所特有的特點,即濃厚的人文氣息,因此,高校基建要體現出人文內涵;

  2.在建設方面,高校基本建設一般都是在校園內進行,這必將對廣大師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特別是一些新宿舍的建設。為了不影響學生正常的生活和居住,大部分的宿舍維修和建設都是在寒暑假期間建設,因而建設時間比較緊,對工期和質量要求較高;

  3.高校基建管理是一個涉及專業廣、學科多的系統綜合工程。不僅要做好基建本身的合同、財資、人力、物資和施工技術等管理工作,還要服務於高校的教學、科研和生活。既要保證工程質量,又要節約投資。只有不斷提高管理者綜合素質與管理協調水平,從科學管理、質量安全保障、監督審計和檔案資料管理等方面入手,才能逐步實現建設專案依法管理、科學規範管理,從而完善高校基建管理的長效執行機制。

  二、我國高校基建專案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基建專案投資總量不足

  近些年,我國每年高校基建總投入都在幾百億元左右,高校基建資金籌集一般包括撥入專項資金、自籌資金和借入資金,其中專項資金按照高校的不同區別很大,一般國家級重點高校每年國家、部委撥款較多,而不同高校,特別高職高專撥款較少,另外由於各省經濟實力各不相同,經濟發達的省份撥款較多,經濟欠發達地區撥款較少。高校基建投入的主要來源以自籌資金和借入資金為主,以專項撥款為輔。這種籌款方式,導致我國高校基建資金總體投入不足,為適應教育教學,特別是一些軟硬體設施,很多高校大幅舉債,導致一些高校債臺高築。 這些基建方面投入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校外部設施的發展,影響了廣大師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二***高校基建專案融資渠道單一

  目前,高校基建融資主要渠道是從銀行貸款,這些貸款以中長期貸款為主,融資渠道只有靠銀行貸款,然而由於高校基建經濟效益較少,因此,很難在短期內收回成本。這樣,一旦貸款到期,高校無法及時歸還貸款,對銀行的資金週轉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關於高校基建方面的經濟活動***特別是貸款***還沒有明確完善的政策、法規,在執行中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監管,導致部分高校根本無力償還銀行貸款,而高校基本都是國有,沒有破產規定,最終由國家“買單”。這種融資渠道單一的問題對高校發展以及銀行資金流動都有一定的影響。

  ***三***高校基建專案投資效率不高

  基本建設專案投資效率是指專案能按要求的質量、工期和預算實施,同時包括已完工專案的運營和維修等整個生命週期的效率。目前我國高校基建的投資與建設以政府為主導,長期以來,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高校基建專案存在投資高、效率低的現象,很多高校在基建過程中甚至不計成本,導致投資失誤,甚至是資金浪費嚴重的情形出現。

  三、我國高校基建管理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總承包專案管理模式

  總承包專案管理模式就是把一個專案的設計與施工全部一次性發包給一個單位,這樣的優勢在於設計與施工全部由一個單位完成,使設計與施工有效銜接,有助於提高專案的經濟效益,採用這種模式對業主方的合同管理、組織協調及目標控制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有的專案總承包的單位把施工任務和設計任務全部轉包出去,而專門從事專案管理工作,這種模式被稱為專案總承包管理模式。

  作為這一管理模式載體的總承包企業,因為具備了很強的專業,具有專業的管理人員、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具有豐富的設計施工經驗,有嚴格的組織體系,所以總承包單位進行工程專案管理時,往往可以實現縮短建設工期、降低建設成本、提高工程質量的綜合效果。另外,高校把工程專案委託給總承包商管理後,所有與設計、施工的工作都可以由總承包商完成,這樣高校就可以集中精力作好自己所承擔的工程任務。但是,高校在選擇此模式時必須嚴格考察總承包商的信譽、能力等相關問題,否則容易造成專案建設問題。

  ***二***平行承發包專案管理模式

  基建管理部門將工程專案的設計、施工以及裝置和材料採購的任務經過分、組合、捆包後分別委託給多個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材料裝置供應商,並與各方簽訂合同 。在這種情況下,各單位之間是平行或並列的關係,故稱平行承發專案管理模式。採用這種模式的關鍵是作好工程的“分解”工作。所謂“分解”就是將工程發包內容分成很多組,然後進行綜合,確定合同的數量以及每個合同的內容 。選擇這種模式的優勢就是可以針對不同的建設要求選擇不同的施工方,可以發揮各施工方的優勢。採用此模式時,應該考慮以下因素:

  ***1***市場情況:各類承包商的專業性質、規模大小跟高校分佈的地區有關。分解時應力求使其與當地的市場結構相適應。

  ***2***工程情況:工程專案是決定合同數量和內容的主要因素。規模大、專項多、時間長的專案與規模小、專項少、時間短的專案相比,合同數量差別一定很大。

  ***三***加強高校校際之間基建部門的聯合協作

  加強高校校際之間基建部門的聯合協作,運步建立和發展校際間的基建橫向專業化聯合體。實行橫向經濟聯合是經濟體鑭改革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加強校際橫向交流協作也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改革的重要內容,這一精神同

  總之,高校基建管理工作是含政策、法規、技術、經濟等多方位的綜合性管理工作。目前由於全社會對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斷增大,高校的辦學規模也在擴大,在新校區專案建設中,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技術精、管理嚴、能吃苦耐勞、清正廉潔的高校基建管理隊伍,如何讓有限的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益,還需要繼續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孟政兵.高校基建管理探討[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5.

  [2]陳濤.對高校基建管理的思考[J].安徽建築, 2012,03.

  [3]劉峰.現階段高校基建管理探索[J].山西建築,2010,01.

  [4]陳祥南.對高校基建管理工作的思考[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9,12.

  [5]周保國.新時期高校基建管理工作實踐與思考[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 校學報,2009,10.

  範文二:高校基建專案管理研究

  摘 要:基建專案為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硬體保障,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各高校紛紛加大了對基建專案的投入,基建專案的管理成為了高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高校基建專案管理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並從制度建設、規劃設計、招標管理、施工管理等方面探討了改進高校基建專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關鍵詞:高校 基建 專案管理 投資控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078-02

  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高階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1]。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也得到了跨越式發展,全國高校的教學科研人員及學生的規模不斷擴大,高校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逐漸增多,與社會各企業、研究機構的合作研究逐漸地深入。為了保障高校不斷增長的教學、科研、生活等需求,改善校園環境,提高學校的競爭力,各高校紛紛加大了對基本建設的投入力度。如何充分發揮投資效益、提高基本建設的成效,是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基建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及研究的重要課題。

  本文在分析高校基建專案管理的特點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研究了提高高校基建專案管理成效的具體措施。

  1 高校基建專案管理的特點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建築規劃面積指標》***“92”建標***要求,高校須配備教室、圖書館、實驗室、風雨操場、行政用房、學生宿舍、食堂等十三項用房[2],可見高校基建專案包括了建築的多種型別。此外,部分高校辦學時間較長,部分樓宇因年代較久不能滿足現今的使用需求,需要進行維修改造,因此高校基建專案還包括各類改造維修專案。需要管理種類繁多的各類建設專案,就要求高校基建管理人員具有較廣的專業知識面,管理難度較高。

  基建管理是一項集合會計學、審計學、建築學、法學等多門學科的綜合性管理方式[3],這就對基建管理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要求提出了很高要求。高校基建專案一般由學校行政職能部門***如基建處***來進行監督、協調及管理,由於高校進人條件及崗位設定等原因,工作人員專業知識面、技術能力參差不齊,管理水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4]。

  高校基建專案主要在校園內進行建設,為了減少對學校正常運轉產生影響,大部分工程利用寒暑假趕工建設,建設時間緊、任務量大,施工質量控制難度大。

  2 高校基建專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高校基建專案管理的特點可見,高校基建專案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模式落後、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足的情況,故在專案建設過程中常出現許多問題,最終往往會導致專案投資增加。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目前,高校基建專案的建設方案一般委託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編制,由於高校基建管理人員的經驗不足、專業水平有限,導致過分依賴設計單位,無法對建設方案的合理性及科學性進行嚴謹的判斷,存在設計缺項造成施工階段設計變更的情況;同時由於專案立項階段沒有進行深入的調研及論證,沒有廣泛徵求使用單位的意見,往往造成高校基建專案的建設方案與使用需求脫節,專案建成後不能滿足實際使用需求而需要進行返工,從而造成投資增加。

  工程招投標過程中由於利益的驅使容易出現違規操作,投標單位用圍標、串標、掛靠投標等不正當的競爭手段獲得中標,導致專案中標價格失實的現象。

  施工階段由於工程監管不到位,存在設計變更隨意、現場簽證***特別是隱蔽工程的現場簽證***失真、監理工作資料不全等現象,進而造成工程投資增加。

  3 高校基建專案管理的改進措施

  針對高校基建專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校必須要強化基建專案過程監控,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相關機構和崗位的職責許可權,做到科學規劃立項,規範專案招標、施工、驗收等環節的工作流程,保證專案建設的質量和進度。

  3.1 落實專案責任制,加強內部控制

  制度建設是高校基建專案管理規範化的保障。高校應健全基建管理相關制度,規範工程建設管理,確保專案健康、有序進行。

  高校基建專案可按照“指揮部+基建處+專案部”的管理模式執行。學校成立由校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基本建設指揮部,負責基建專案重大事項的商議和決策。根據建設需要,校內組建專案團隊,專案團隊在學校各職能部門的支援下運作,負責專案立項、實施、總結、驗收、交付等工作。

  按照專案責任制和職能部門分工管理相結合的模式,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如招投標、合同、會計檔案、採購、工程結算審計、財務收支審計等規章制度,提高各項工作的透明度。

  3.2 加強基建專案管理隊伍建設

  高校基建專案管理涉及多學科、多專業,是一項複雜的工作[5]。因此,高校基建專案管理團隊應配備專業結構比例合理的技術、材料和財會人員,團隊成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加強基建專案管理隊伍建設,還應注重對管理人員的學習培訓,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工程管理和施工技術等,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確保基建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有效地提高專案管理水平。

  3.3 重視專案規劃與設計

  規劃設計階段是高校基建專案管理的基礎,是建設專案成本控制的關鍵和重點[6]。因此,高校必須從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出發,合理地制定校園建設規劃,科學論證專案建設的必要性。對擬建專案進行細緻、深入的調研,合理地確定專案的選址、建設規模、建設標準、建設方案等,測算出切合實際的投資概算,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設計階段是專案立項後的關鍵階段,對於工程投資控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驗不足、技術人員缺乏,導致高校過於依賴設計單位。高校應通過規範操作,對設計方案的經濟、技術、功能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擇優確定設計單位和設計方案。在方案設計階段,與使用單位進行廣泛的溝通,深入、細緻地瞭解使用單位的使用需求,做好設計單位與使用單位的溝通對接工作,使得功能設計實用。此外還應加強設計圖紙的稽核工作,避免設計漏項以減少設計變更及簽證,從而避免專案投資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