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型別和結構教學設計

  細胞的型別和結構是蘇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的內容,主要講述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生物膜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功能。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細胞的型別和結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闡明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②簡述生物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能力目標:

  嘗試製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①認同細胞核是細胞生命系統的控制中心

  ②認識細胞中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部分與整體的統一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①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②生物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難點:

  ①製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

  ②生物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三、教學方法

  1.多媒體演示:本課時主要講述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生物膜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功能,以瞭解細胞核和生物膜系統的功能為重點,以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統一為主線,運用模型、掛圖、投影或繪板圖等加強直觀教學。

  2.談話法:採用師生互動探討式教學,通過具體事實,啟發學生髮現、思考相關知識並得出結論。

  3.學案導學:見學案。

  4.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匯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四、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總體瀏覽課本P45—P49內容,完成學案“自主學習”部分相關填空,初步把握本節知識梗概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匯入、展示目標

  利用多媒體介紹英國科學家維爾莫特首次用羊的乳腺細胞核注入到另一個已吸出細胞核的卵細胞中,形成的融合後的卵細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把這個胚胎移植到第三隻母羊子宮內,140多天後,生下了一隻小母羊多利,它與原來提供細胞核的母羊幾乎相同,這就是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顯示多利羊及提供細胞核的母羊的圖片。

  教師設疑匯入新課:為什麼克隆羊多利與提供細胞核的母羊幾乎相同呢?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44圖3-20,認真觀察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圖。從中指認出細胞核。

  教師活動:多媒體顯示細胞核結構模式圖,要清晰顯示出核膜***雙層膜***、核孔、核仁、染色質等結構。並讓學生指認出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質等。

  師:***1***核膜由幾層膜構成?核孔有什麼功能?

  ***2***核仁有什麼功能?

  ***3***染色質的化學成分是什麼?它與染色體是什麼關係?

  學生閱讀教材P46細胞核部分內容,討論後回答:

  ***1***核膜由兩層膜組成,核孔是細胞核和細胞質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通道,如蛋白質和DNA等。

  ***2***核仁與核糖體形成有關。

  ***3***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質與染色體是同一種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表現形態。

  教師活動: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質和染色體週期性動態變化過程。並指出DNA主要分佈於細胞核中,它能通過複製傳給後代,從而使生物能保持遺傳特性的穩定。

  課件展示:

  遺傳物質儲存和複製的場所,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拓展】每個真核細胞都有一個細胞核嗎?

  【提示】不是,一般來說,一個細胞只有一個細胞核,但是也有例外,如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和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沒有細胞核,脊椎動物的骨骼肌細胞中可含有幾十個甚至幾百個獨立的細胞核。

  探究二 生物膜系統的組成

  教師活動,展示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並指導學生完成預習內容。教師投影合成的分泌蛋白運輸到細胞外的過程

  學生活動:瀏覽課本P49相關內容,思考並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1.細胞中的膜結構有哪些?哪些細胞結構是由單層膜構成,哪些是由雙層膜構成的?

  2.最常見的膜結構是什麼?化學成分、基本結構如何?結構和功能特點是什麼?

  3.什麼是生物膜系統?

  4.分泌的蛋白的合成依次經過哪些細胞器?該過程說明了什麼問題?

  【生】

  雙層膜結構:葉綠體,線粒體,核膜

  單層膜結構:內質網,高爾基體,液泡,溶酶體,細胞膜

  不具膜結構:中心體,核糖體

  2.最常見的膜結構是細胞膜,其化學成分包括脂質、蛋白質和少量的糖類,由磷脂 雙分子層構成基本骨架,蛋白質分子鑲嵌或貫穿在磷脂雙分子層中,從結構特點角度說,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從功能的角度來說,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3.細胞膜、核膜、各種細胞器膜,他們的化學成分相似,基本結構大致相同,統稱為生物膜。由這些生物膜形成的結構體系,稱為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4.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依次經過: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細胞外;該過程說明細胞中各部分結構儘管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每一種結構都與其功能相適應,各種結構之間相互聯絡、相互依存,從而構成一個整體,細胞才能正常地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小結】

  生物膜系統的功能:

  ①細胞膜不僅使細胞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同時在細胞的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資訊傳遞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②廣闊的膜面積為多種酶提供附著位點,有利於許多化學反應的進行。

  ③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使細胞內能同時進行多種化學反應,不會互相干擾,保證細胞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七、板書設計

  第二節 細胞的型別和結構

  一、細胞核

  二、生物膜系統

  1.概念

  2.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的過程

  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細胞外

  3.生物膜系統的功能:

  《細胞的型別和結構》說課稿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晚上好。我叫xxx。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該節內容來自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細胞的型別與結構》。生物細胞分類涉及的知識點很多,是這一章的重點也是難點內容。在當今的新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是本次新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如何兩者兼顧?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針對這節內容,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程式、綜述”這七個方面進行剖析。

  教材分析:

  一、本節內容的重要性

  通過前面對細胞的化學組成以及學習了顯微鏡的使用,人們對細胞結構的認識也逐漸深入,學生通過了解細胞的型別和結構,為後面學習細胞以及細胞器等的功能,細胞內進行的各種生化反應、生物類群的分類等重要內容打下基礎,所以認真學好這章內容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對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培養高一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課時安排

  由於本節內容涉及廣泛,所以本節內容將分為三課時進行。第1課時詳細講解原核、真核細胞之間的區別聯絡,各自的特徵;第2課時介紹細胞膜、細胞壁、細胞質;第3課時介紹細胞器、細胞核和生物膜系統。本節課我主要講的是第1課時。

  教學目標的確定:

  一、知識目標

  ① 分析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及各自的代表生物

  ② 認識構成有機體細胞的多樣性

  二、能力目標

  ① 嘗試根據細胞的特點將細胞進行分類

  ② 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分析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特點和主要區別。

  如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從而真正的掌握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絡?針對這個難點,我採取的突破策略是:1.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本節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對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形態結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最終達到識記、理解教學內容的目的。2.以圖表的形式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幫助學生記憶。

  教學方法:

  生物是一門培養人的探索性思維,發展人的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本節內容的教學可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討論分析教學法、圖形直觀教學法以及比較教學法並進的方式。

  學習方法:

  “受人與魚,莫過於授人與漁”,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會”知識,更是為了“會學”知識。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在本節課中,我將利用圖表,展示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圖,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各自的結構特徵;然後將兩類細胞的各自結構特徵列在表格中,從而更清晰的呈現出兩類細胞的區別。再採用學生分析、思考、討論等等途徑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教學程式:

  1、情景匯入:播放各種細胞圖片;學生觀看並講出其名稱。從最簡單的模式圖入手,通過細緻的圖片,一下子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慾望,使學生一上課就融入學習和探究的氛圍中。

  2、區分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最後由老師歸納兩者的特徵、區別以及聯絡。由淺入深,初步認識兩者的特徵,形成簡單的區分意識。

  3、對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進行分類,觀看一系列細胞圖片並填寫歸納表格。觀看圖片,進行分類,而且要講出分類理由,是學生更深刻的記住兩者之間的區別,通過填寫表格,發展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4、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和彙總、相互進行糾正與補充、老師進行點評。,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感,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教學板書設計:為了突出重點,難點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絡,我的板書設計力求簡潔,調理清晰,分以下內容

  a.認識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

  b.原核細胞、真核細胞的主要特徵

  c.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比較

  綜述:以上是對“細胞的型別和結構”這一節教材的認識和教學過程的設計。本著改變課堂教學模式,貫徹“具有啟發性、突出主體性”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來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思想。在熱切的觀察和熱烈的討論中,使學生主動而輕鬆的掌握了區分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基本方法。整堂課,生動活潑,學生由始至終處於一種興奮好奇的狀態,成功的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學設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較強的預見性。通過本節課的講解,我也發現自身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及應該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