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育論文範文***2***

  小學數學教育論文範文篇三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可以增大課堂資訊容量和教師控制教學資訊的靈活性,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及時的反饋與矯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不僅給學生創設了一種寬鬆的學習氛圍,而且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思索的心裡狀態,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趣味性融為了一體。由於現代資訊科技的介入,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呈現出多邊互動、輕鬆愉快、生動活潑的場面,每個學生都在自覺地尋求知識發展自己,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決了教學重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確實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現代教育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因而薪課程標準提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就是現代教育的直接體現。我國小學教育如何擺脫"應試教育"的枷鎖而實施素質教育,認真貫徹新課標思想呢?

  1.重新認識小學數學和小學數學教育

  隨著時代的進步,本世紀數學得到空前發展,尤其是數學各學科、數學與其它科學之間的相互滲透,大批應用數學科學的產生,計算機的應用已形成r數學技術。現在的數學已不再是20年前的"數學"了,現代數學深深地融合來自算術、代數、幾何等傳統領域的成果和來自統計學、運籌學、電腦科學等應用領域的新方法。在資訊時代,數學已是一個應用極為廣泛的有力工具;作為一門思考性很強的學科,數學又是發展入的思維和提高人的智力的有力手段;作為一種文化,數學還是培養與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和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2.我國小學數學教育現狀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貫徹和實施,小學數學教育改革有了很大的進步,主要表現在:教育指導思想逐步明確,開始注重素質教育;某些教學內容刪繁就簡;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所更新;整個教學過程開始出現了三個轉變:一是由以教師為主導轉向以學生為主體;二是由只重視學習結果轉向既重視學習結果又重視學習過程;三是由只研究教法轉向研究學法。但是,從教育現代化的高度審視,小學數學教育也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主要反映在以下幾方面:

  2.1人們認識上存在誤區,素質教育落不到實處。有部分人錯誤地認為現在是講素質教育了,有人認為,原來小學生精神壓力大,學習負擔過重,現在學生就可以不做作業了,或者少做了,採取"放羊式"的數學,致使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2.2教材的選擇多樣化、但也存在差距。小學數學大部分內容是數與計算、繁雜的四則混合運算,這在現代數學和人類文明生活中只起著微不足道的作用,可仍被視為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再則,佔相當比重的應用題,不少是脫離學生生活實際、題材虛構並按題類選材的,這些人為編造的"應用"題,正是使後進生望而生畏的最難學的內容。面對現實生活中有廣泛應用的統計、資料處理、估算等知識卻很不重視。

  3.關於小學數學改革的若干思考

  3.1轉變觀念。小學數學教育的改革,絕不能僅從數學內部著眼,必須從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和提高民族素質的戰略高度出發,從小學教育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目的出發,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和質量觀,小學數學教育才能沿著現代教育的軌道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3.2採取有效的教學、貫徹新課程標準思想

  3.2.1把數學與兒童生活實際密切聯絡起來。數學教學要講來源、講用處,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他們的眼裡,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

  3.2.2動手、動口、動腦,讓數學學習活動更加生動活潑。要解決數學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特點之間的矛盾,就要充分運用其直觀性進行教學。除了運用教具、學具外,還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教與學生動形象,化難為易。我們主張:"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要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調動多種感官參與,使數學學習活動更加生動活潑。

  3.2.3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對學生來說,學習動機是實現自己理想目標麗力求學好的內部動因,它總是和需要直接關聯的。小學生入學前已有一些生活經驗,包括一些模糊的數學活動經驗,他們對數學知識有一些淺縣的潛在的需要。因此,數學教學的關鍵在於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提供誘因,把學生那些膚淺的潛在的需要變成正在"活動"的、實實在在的需求,並不斷喚起求知慾,引導學生積極而主動地獲取知識。

  3.2.4讓學生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教師要充分認識兒童認知結構的特點,根據教材結構與兒童的認知結構來建立高效的教學結構。按照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規律,數學教學應突出以下三個方面:一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連結點,以便築起"認知橋樑";二要剖析新舊知識的分化點,以便增強新舊知識的可辨別性;三要讓學生展現自己的建構過程,不僅知其結果,而且瞭解自己所得結果或結論的過程及先決條件,必要時能用圖表、圖示及語言等方式展現自己的建構過程。作為教師,應在學生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他們自己"跳起來摘果子"。要儘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成功愉快的體驗。

  3.3探索新的綜合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教學工作的集結點,是現代教學的實體。在教學中要充分地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可視年級不同而佔不同的比重。它的特點是:根據學生學習水平、智力、性別、性格的差別進行異質分組,有利於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每一小組是由有一定共同目標的個體所組成的集體,在這一集體中各個體目標的達到又與集體的目標達成度息息相關;在組內既注意競爭***滿足小學生的爭強好勝心***,更強調同學間的合作。它是一個既利於每個學生獲得成功又利於集體獲得成功的活動方式。個別指導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個別特殊指導,包括設問、討論和作業等。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如果配合計算機輔助教學,則可採用靈活多樣的人機互動方式進行個別化教學,更能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