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的製作工藝和種類

  肥皂是脂肪酸金屬鹽的總稱。肥皂能溶於水,有洗滌去汙作用。它是怎麼製作的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肥皂的製作工藝

  精煉

  除去油脂中的雜質。常用精煉過程包括脫皎、鹼煉***脫酸***脫色。 脫膠是除去油脂中的磷脂等膠質,有用水將磷脂等膠質水化,然後沉澱析出的水化法;和用濃硫酸使磷脂和類似的雜質碳化、沉澱的酸煉法。鹼煉的主要作用在於除去油脂中的遊離脂肪酸,但由於生成絮狀皁,吸附而去除了油脂中的色素和雜質。

  皂化

  油脂精煉後與鹼進行 皂化反應。沸煮法是主要的皂化方法,皁鍋呈圓柱形或方形。

  除配有油脂、鹼液、水、鹽水等的輸送管道外,還裝有直接蒸汽或蒸汽盤管,以通入蒸汽並攪勻皁料。鍋中還裝有搖頭管,管的上口可放在任何液位以排放鍋內皁料。鍋底呈錐形,下有放料管可以放出搖頭管排料後剩下的殘液。油脂和 燒鹼在皁鍋內煮沸至皂化率達95%左右,皁料呈均勻的閉合狀態時即停止皂化操作。

  鹽析

  在閉合的皁料中,加食鹽或飽和食鹽水,使肥皂與稀甘油水分離。使肥皂析出的最低濃度稱為鹽析極限濃度。閉合的皁膠經鹽析後,上層的肥皂叫做皁粒;下層帶鹽的甘油水從皁鍋底部排出,以回收甘油。

  洗滌

  分出廢液後,加水及蒸汽煮沸皁粒,使之由析開狀態成為均勻皁膠,洗出殘留的甘油、色素及雜質。

  鹼析

  為使皁粒內殘留的油脂完全皂化,經 鹼析進一步洗出皁粒內的甘油、食鹽、色素及雜質。鹼析水完全析出的最低的鹼的濃度稱為鹼析水極限濃度。

  整理 調整鹼析後皁粒內電解質及 脂肪酸含量,減少雜質,改善色澤,獲得最大的出皁率和質量合格的皁基。整理時要加入適量電解質***如燒鹼、食鹽***,調整到足以使皁料析開成上下兩個皁相。上層為純淨的皁基,下層為皁腳。皁腳色澤深,雜質多,一般在下一鍋鹼析時回用。

  成型

  皁基冷凝成大塊皁板,然後切斷成皁坯,經列印、乾燥成 洗衣皁、香皂等產品。

  回顧

  肥皂很可能是由尼羅河谷的埃及人民最先發明的。腓尼基海員約在公元前600年把製造肥皂的技術帶到地中海延岸。公元1世紀時,最優質的肥皂是以山羊脂肪和焚燒 山毛櫸木材得來的灰末混合製成的。

  18世紀末以前,肥皂都用動物脂肪和木灰製造。18世紀末有人發現一種由食鹽製造的鹼可以取代木灰。這種鹼稱為苛性鈉。當時,橄欖油、棕櫚油、麻油和大豆油等植物油也開始代替動物脂肪。

  肥皂的種類

  肥皂的用途很廣,除了大家熟悉的用來洗衣服之外,還廣泛地用於紡織工業。通常以高階脂肪酸的鈉鹽用得最多,一般叫做硬肥皂;其鉀鹽叫做軟肥皂,多用於洗髮刮臉等。其銨鹽則常用來做雪花膏。根據肥皂的成分,從脂肪酸部分來考慮,飽和度大的脂肪酸所製得的肥皂比較硬;反之,不飽和度較大的脂肪酸所製得的肥皂比較軟。肥皂的主要原料是熔點較高的油脂。從碳鏈長短來考慮,一般說來,脂肪酸的碳鏈太短,所做成的肥皂在水中溶解度太大;碳鏈太長,則溶解度太小。因此,只有C10~C20的脂肪酸鉀鹽或鈉鹽才適於做肥皂,實際上,肥皂中含C16~C18脂肪酸的鈉鹽為最多。

  肥皂中通常還含有大量的水。在成品中加入香料、染料及其他填充劑後,即得各種肥皂。

  普通使用的黃色洗衣皁,一般摻有松香,松香是以鈉鹽的形式而加入的,其目的是增加肥皂的溶解度和多起泡沫,並且作為填充劑也比較便宜。

  白色洗衣皁則加入碳酸鈉和水玻璃***有含量可達12%***,一般洗衣皁的成分中約含30%的水分。如果,把白色洗衣皁乾燥後切成薄片,即得 皁片,用以洗高階織物。

  在肥皂中加入適量的苯酚和甲酚的混合物***防腐,殺菌***或硼酸即得藥皂。香皂需要比較高階的原料,例如,用牛油或 棕櫚油與椰子油混用,製得的肥皂,弄碎,乾燥至含水量約為10~15%,再加入香料、染料後,壓制成型即得。

  液體的鉀肥皂常用作 洗髮水等,通常是以椰子油為原料製得的。

  肥皂,通常分為硬皁、軟皁和過脂皁3種。如果在肥皂中加入某些藥物,那就成為藥皂了,如硫磺皁、檀香皂等。

  硬皁即常說的“臭肥皂”,它含鹼量高,去油去汙能力強,但對面板也有較大的刺激性,反覆使用時可使面板很快發生乾燥、粗糙、脫皮等現象。因此,硬皁一般只用於洗衣,而不用於洗澡。

  軟皁就是我們平時所用的“香皂”。它含鹼量較低,對面板的刺激性較小,所以正常人和銀屑病患者均可以使用。對皮損可有良好的的去屑作用。

  過脂皁也叫 多脂皁,不含鹼。兒童香皂多屬於這一類。適宜於女性患者使用。

  石碳酸皁、硫磺皁、煤焦油皁,硼酸皁、來蘇皁、檀香皂等藥皂,也均可為銀屑病患者所使用。但如果患者對某種藥皂過敏,則應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