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文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所以父母要身教言傳,從小培養好孩子的各個方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教育孩子

  最近經常有爸爸媽媽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發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隨著他們叛逆期的一個個出現,你會發現孩子身上有越來越多你看不懂想不明白的事,其實,我們小時候不是也是如此嗎?這是每個人成長所必經的階段,只不過它還因為遺傳、教育、社會因素等方面的影響而有所不同罷了。那麼,面對孩子的成長您都是怎麼對待的呢?是否沉下心來認真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是否為了孩子的真正健康而努力?當然,前提是這個努力必須是與孩子一起的,否則,你最多隻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給爸爸媽媽們轉載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示,讓我們為了孩子們的成長共同努力吧!

  有位父母天天衝孩子喊:“你瞧人家考100分,你才考80分;人家當大隊長,你才當小隊長 ,人家比賽得第一名,你才得第10名,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不爭氣的兒子!”

  兒子生氣了,也衝父親喊:“爸,你瞧人家李叔叔當局長,你怎麼才當小科長?人家張叔叔每月掙5千,你怎麼才掙2千?人家隔壁王大哥家有個‘大螢幕’,咱家怎麼才是21寸的電視?我怎麼有你這麼個爸爸?”爸爸一聽急眼了:“小子,別跟人家比,人比人氣死人!”兒子說:“那您怎麼老拿我和別人比呀?”爸爸啞口無言,聰明的孩子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仔細想想,生活中不就是這樣:自己過自己的日子,用不著和別人家比!他家有什麼和你家沒關係,中國老百姓都懂得這點,所以大家心平氣和地享受著各自的生活。對孩子也是同樣!教育的目的,在於讓“不同”的孩子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孩子接受教育目的,也是尋找“最真實的自己”。不必總讓自己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競爭,應該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你真棒!”這句話,正是開啟孩子心靈寶藏的一把金鑰匙。你生下來就是最棒的,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就是把你“棒”的地方奉獻給這個社會,讓世界因為有了你而更美麗!你沒有理由瞧不起自己,即使大家都瞧不起你,你也要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走自己的路,讓人家去說吧!”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個性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渴望聽到喝彩!美國有一個家庭,母親是俄羅斯人,她不懂英語,根本看不懂兒子的作業,可是每次兒子把作業拿回來讓她看,她都說:“棒極了!”然後小心翼翼地掛在客廳的牆壁上。客人來了,她總要很自豪地玄耀:“瞧,我兒子寫得多棒!”其實兒子寫得並不好,可客人見主人這麼說,便連連點頭附合:“不錯,不錯,真是不錯!”

  兒子受到鼓勵,心想:“我明天還要比今天寫得更好!”於是,他的作業一天比一天寫得好,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提高,後來終於成為一名優秀學生,成長為一個傑出人物。所以,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恆心及愛心,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只要滿足就好。

  :讓孩子從小就播下慈悲的種子

  在童年生活裡,除了從小就成熟大乘佛性者以外,許多孩子都殺過青蛙、蝌蚪、蜻蜓、蝴蝶、蚯蚓、螞蟻等。不過,現在的城市裡,人口密集、高樓林立,除了學校的水泥操場外,孩子們見不到綠油油的大自然了,所以,殺害小蟲的機會可能少一點。

  然即便如此,如果孩子從小沒有善良的天性,後天也不培養慈悲心,那他小時候會殺小雞、小鳥雀、小兔,長大後就會殺牛、殺馬、殺獅子、殺大象,甚至一旦成了科學家,還可能會製造***、核武器,殺害無量無邊的眾生。

  所以,孩童一定要接受慈悲的教育,至少也應要求他不準殺生,如果殺生就必須懲罰。今天來了很多老師,聽說你們對不交作業的孩子打手板,一、二、三、四、五、六……兩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一直打。這樣雖然也可以,但如果誰殺一個眾生,就更需要打了。除了強行懲罰以外,當然還要給他們講授佛教的道理,以令其從小就懂得,自己愛惜自己的生命,其它眾生也是如此,如此可慢慢培養他們的慈悲心。

  去年過“六一”兒童節,我讓很多城市裡的孩子在家長帶領下,放生、唸佛、磕頭、供燈、唱佛歌、跳佛教舞蹈等,參與各種大乘佛教的活動,以培養其慈悲、和諧、護生的理念。今年的“六一”還有近一個月就到了,我仍然要求各地組織類似的活動,讓孩子從小就播下慈悲心、愛眾生的種子,這對他們一生來講,比什麼都重要!

  一般來講,小學、中學的記憶,在人的一生中都不會忘。各位回顧一下就會發現,自己在小學、中學時的經歷,到現在仍記憶猶新,而過後所發生的事,大多數都已淡忘了。正是基於這種特點,我們如今把國學與佛學結合起來,通過動畫片、朗誦等方式,讓孩子從小種下慈悲的種子。這樣等他長大之後,即使沒有財富、地位、名聲,也會具有善心、菩提心,成為一個大乘種性的人,我認為這比什麼都有意義。

  其實,關愛自己身邊的孩童,每位道友都有責任,因為他們的命運與你息息相關,此時救他們還來得及。

  如果你真去做了,也許一個微小的行為、一件簡單的事情,對他一生乃至生生世世,都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今天來了不少智悲小學的老師。你們和高僧大德的功德相比,所做的事似乎微不足道,但實際上,你們跟高僧大德一樣了不起。我曾聽過青海一位小學老師的演講,他說:“我當老師三十多年了,在這期間,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這些孩子。因為他們是未來世間主要事業的創造者,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弘揚者。”因此,不管是大人、小孩,很多人將來的慧命都掌握在我們手裡。希望大家共同發心,一起關心身邊的人,尤其是兒童。

  :孩子脾氣大該怎麼辦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發生一些爭執跟意見不和的情況,這個時候你要忍得住,所以忍能夠化干戈怒氣於無形之中,你假如忍不下來,可能一場口舌之戰,甚至於肢體之戰就出現了。所以人假如忍不了一時之語言,忍不了一時之氣,有可能幾年的交情會毀於一旦,所謂一語寒心,三年交情就蕩然無存。我們因為氣憤的時候,一句很刻薄的話出去,可能這個朋友從此就不相往來了,所以忍的功夫特別重要。忍也是節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脾氣亂髮。

  有一個孩子也是差不多十幾歲,脾氣特別大。諸位朋友,孩子為什麼脾氣特別大?原因在哪裡?從小給他予取予求,啥事都順他了,你有一天不順他,他當然就跟你發脾氣,所以脾氣都是慣出來的。這個孩子脾氣很大,他的父親就跟他說,你每次發脾氣就到家裡後門門柱上釘一個釘子,結果他每次發完脾氣就去釘一個釘子,過了一、兩個禮拜,他看到那整個柱子都快要釘滿了,他才體會到原來我的脾氣這麼大,就開始懂得節制,懂得常常忍住自己的脾氣,慢慢幾個月下來,功夫也比較好一點了。

  後來他父親就跟他說,你今天假如沒有發脾氣,就到家門後拔出一根釘子出來,後來他就每天就開始可以把釘子拔出來。拔完之後,他的父親就帶著他看著這一根柱子,他父親說,你發完了脾氣就好像這個洞一樣,能不能回到它原來的位置?所以你每一句惡語就好像插一根釘子,在這些親朋好友的心上,縱使最後拔掉了,痕跡還留著,所以怒不可發。所以發完怒,對不起就沒事了嗎?很難再回到原來的狀態。所以能夠忍的人就能化干戈,能保持好人與人的關係,所以這個忍的功夫、忍讓的功夫也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