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心理學論文
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兒童心理髮生、發展的特點,及其規律的發展心理學分支。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兒童心理學視角下的幼兒教育問題探析
摘要:環境和教育對兒童心理健康發育起重要的作用。除了家庭外,幼兒最早進入的託兒所、幼兒園等集體機構對其心理髮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結合幼兒心裡發展的特點,有規律地進行正面教育。本文在認識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幼兒成長重要影響的基礎上,嘗試提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注意的幾方內容,以期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有所助益。
關鍵詞:兒童心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我國曾經有過一個城市做過調查,發現孩子患有各種身體疾病的約佔65%,而有心理障礙的卻佔受檢人數的69.9%,超過了身體疾病的患者。這一結果的形成一方面是因為心理健康的隱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多年來對心理健康的漠視。兒童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對自己、他人行動的認知,對心理狀態彼此間相互聯絡的認知均與其心理理論發展水平有關。兒童獲得心理理論的主要標誌是達到對於“錯誤信念”的認知。大量研究表明,3-5歲是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4歲是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關鍵期,主要標誌是獲得對一級錯誤信念的認知;5歲左右的兒童逐漸能夠對一級錯誤信念的認知發展到對二級錯誤信念的認知,此時兒童逐漸開始談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願望、感受和認知,開始能夠與他人分享資訊;他們開始具有同情心,知道什麼可能使人感到傷心,什麼可以用來安慰人。所以,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要注意到對於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的培養。兒童出生以後遇到一個具體的生活環境就是家庭,之後隨著年齡的成長將面臨學校教育。本文試就兒童心理教育問題從家庭以及學校兩個方面的提出建議,希望對兒童心理的成長有所幫助。
一、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啟蒙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北張家口的某幼兒園做了一個以40名3-4歲的幼兒以及家長為調查物件的調查中,顯示以下問題:
一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兒家庭教育的環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較多。
二家庭成員中的父母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採用表揚鼓勵的教育方法有利於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經常運用威脅打罵的教育方式,往往會使兒童發展產生多方面的問題。
三兒童心理健康發展需要和家長適度的精神交流
以上的調查對於我們提出家庭對於幼兒的教育的建議具有關鍵性的指導意義。家長必須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要以民主和開發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但是,有的家長的教育方式還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認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績不好或者犯錯誤,就動輒棍棒相向。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點。長期處於家長高壓政策下的孩子們容易出現幼稚、缺乏主見、缺乏獨立性、神經質等問題。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出現極端的情況,變的更加反抗和暴力。另外的一種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是家長們對於孩子的發展採取“放任”的態度。他們認為孩子們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認為很多道理孩子們長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於是他們對孩子們漠不關心。在這樣形態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因為得不到適度的關心而產生孤獨感,逐漸形成富於攻擊、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蕩等不良的品質。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不同文化程度家長都應該注重自己正確的教育觀念的形成。家長對待兒童教育方面的認知和觀念,直接決定了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和行為。所以家長們形成一套正確的教育兒童的觀念是至關重要的,家長們應加強自身的修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兒童教育和心理素質,多一些育兒知識。以上本文提到了諸多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包括“嚴厲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進的。以下我提出幾點建議:
一培養良好的家庭氣氛
這對於兒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響。美國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對4000名獨生子女的調查發現:家庭氣氛活躍、常有笑聲陪伴的家庭,孩子們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研究人員發現在氣氛愉悅的家庭中學習、生活、能使知識面拓寬。反之。所以對於父母來說,形成和睦的夫妻關係對於孩子們的心理教育有潛在的巨大作用。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絕大數的少年罪犯來自於單親家庭。父母對抗、父母分居、父母離異、父母再婚等這些因素會導致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容易出現不安全感、內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所以家長們要注重對於家庭氣氛的培養。
二採用積極教育方法
通過上文的比較看出,採取表揚鼓勵的教育方法和採取威脅打罵的教育的方式對於孩子們的心理建設的影響完全是南轅北轍的,且會極大地影響幼兒的個性品質。所以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們增加自信心,往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
三親子間採取正確的溝通態度和行為方式
親子溝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間交換資訊、資料、觀點、意見、情感和態度,以達到共同的瞭解、信任與互相合作的過程。親子溝通的質量、狀況、方式等將會影響兒童的自我概念的確立、道德判斷的形成、學業成績、和心理行為問題。父母應該在平時的時間有意識的分配專門與孩子玩耍、交談的時間。從中瞭解和解決孩子們的心理變化、需求、困惑。
四一些細節上,家長還是要注意
包括:對孩子們要有適度的期望值。福祿倍爾曾說過:“假如兒童有兩條腿而要求他馬上站起來走路,那麼你一定是會是他變得軟弱的彎腳人。”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曾說過:“自尊心是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這的確是一個真理。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們保護自尊心並找到正確的情緒宣洩的方式,從而逐步控制孩子的發脾氣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三、學校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兒童成長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階段,在認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還需要學校和老師的指導。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學校和老師的角色要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向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轉變。影響兒童健康心理髮展的因素很多,學校教育對兒童心理的影響主要有:教材內容的影響、教師的影響、校園環境及校風的影響。下面我就學校教育對兒童的心理影響做些具體的探討。
一在教材的選擇上來說,教材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文化的選擇結果
對於兒童的價值觀形成,行為準則進行文化灌輸。但是另外一方面來說,教材也為兒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對於兒童的成長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對於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內容要與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結合。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二教師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採取的是提問——回答的模式。在教學中若採取有效的課堂模式提問能讓學生更好的瞭解到書本知識的同時營造出良好的心理環境。例如語文課堂上對於詩歌聲情並茂的朗讀和人文思維,都能為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引導、疏通;激勵和啟迪等作用。老師要對兒童的導讀發揮作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魚,教師要指導他們的閱讀方法,讓孩子們在閱讀中學習,通過良好書籍的作用,對他們的心理髮展進行引導。
三校園環境及校風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整潔美觀的校園環境能培養學生美的情感、美的品質,使學生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文明習慣。有一句話叫:文明的環境使人不得不文明,文明的環境使人沒有必要不文明。在美麗乾淨以及舒適的環境中,孩子們能夠以最輕鬆的心情專注於自己的學習過程中。校風對於孩子心理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如果周圍的孩子們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樂觀的生活態度、健康的心理,對於孩子們本身會起到一個良性的暗示作用,甚至能“淨化”一些入“歧途”的兒童們的身心。
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在孩子們的身上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正如上文舉到的很多例項,看出其實很多家長做了“無用功”,甚至還會對孩子們的身心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不可只停留在孩子們的身體健康這個層面,還要足夠重視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對孩子採取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和教育。學校作為孩子們的第二任親密接觸的老師,也是任重而道遠。正如上文所說的,學校和老師的角色要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向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轉變。在教材的選擇上、老師的教學方法上、校園環境和校風上都下功夫。這樣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雙管齊下,希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幫助作用,為孩子未來的良好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篇2
兒童玩具設計的心理學探究
【摘要】玩具是兒童人生當中的首本教科書,是兒童健康成長的所必須。據最新的統計資料,6歲以下的兒童在遊戲中渡過的時間佔全部時間的一半。通過玩玩具,兒童得以感知世界。玩具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好夥伴的角色。玩具除了給兒童帶來歡樂之外,同時也能夠啟發兒童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所以在對兒童玩具予以設計時,必須要考慮蘊含其中的心理學。
【關鍵詞】兒童玩具;設計;心理學
1.前言
兒童玩具的設計應當立足於開發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以及提升孩子的智力,同時也必須要考慮到安全性,舒適性以及美觀、方便、創造性等特徵。兒童玩具要做到真正的貼近兒童的心靈,在設計玩具時中就應當真正的把握兒童的各種需求,巧妙的將這種需求融入設計之中。與成人的用品相較,兒童玩具特別需要注重其舒適性和安全性。在本文中,以兒童玩具為具體的切入點,從兒童的心理學角度談一談筆者對兒童產品設計的一些具體的看法。
2.學前兒童玩具設計的基本要素
在對兒童玩具進行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兒童的思維特點以及具體的審美感受,玩具的外型、色彩、材質、聲音基本上是玩具設計中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2.1兒童玩具外型的設計
2.1.1具體形象化的造型設計
“藝術源自於生活”,具體形象的造型是體現客觀生活的最直觀的方式,當然具體形象並不代表著對現實事物的單一重複,而是需要通過設計者進行有目的的歸納和選擇。經過藝術加工程式,兒童玩具的造型既新穎又有趣,同時又很簡明直觀。對於兒童而言,尤其是低齡段的兒童對於所瞭解的動畫、人物或其他的事物在選擇上有極其特殊的偏好,所以模擬造型就不可避免的成為了設計兒童玩具過程中經常採用的元素。
2.1.2動漫化的造型設計
從感情的方面而言,動漫化的形象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打消兒童對玩具的畏懼感,增加玩具的親和力;從認知的方面而言,動漫化的外型使得一些難以被兒童瞭解和把握的事物變得更為直觀。例如,可以設計一款玩具鬧鐘:其外型是哆啦A夢的樣子。它可以發出各種有趣的聲響,指標可以自由的撥動,而且鐘擺還能發出聲音。在玩這款玩具的過程中,兒童學會了認識、搖動,拿捏、感受不同的聲音、以及色彩,這有利於鍛鍊兒童的聽覺、觸覺以及視覺,此外還能指導他們認識時間以及數字,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
2.2兒童玩具顏色的設計
色彩和形狀相比,更容易被兒童感知。在設計兒童玩具時,色彩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色彩搭配不僅要在視角上牢牢抓住兒童,激發成人消費者購買的慾望,同時還可以讓兒童在有意或者無意之中受到美的感染,在某種程度上提升兒童的審美水平。
2.2.1色彩的選擇
隨著兒童年齡的發展,其對於色彩的好惡也在不斷的變化著,但總體的變化趨勢是從明亮鮮豔的單一色彩逐漸向柔和的複色轉變。但是從總體上講,色彩應當明快、鮮麗,對比度強,使兒童的視覺充分的感受到歡快活潑,所以,在設計玩具時,應當重點的考慮兒童單純、好動、表現欲強的特點,並將這些特點巧妙的融進玩具的設計之中
2.2.2色彩的搭配
在設計玩具時,一方面在配色的時應當重點突出,以某種基礎的色調作為玩具的主色,這樣容易抓住兒童的注意力;另外一方面在對兒童玩具進行配色時應當注意色彩和色彩之間的和諧呼應,同時考慮色彩和造型之間的對應關係,並且保障配色的節奏美、均衡美,充分考慮到各個方面因素的平衡。
2.3兒童玩具材質的設計
玩具的材質是設計玩具的基本,材料是玩具設計內容得以充分表達的前提。一項優秀的玩具設計構思,如果缺乏合適的材料作為匹配,就不可能將之稱為優秀的作品。除此之外,恰當的材質也會讓玩具更加耐用、結實,同時也是玩具安全效能的保障。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點,塑料光滑、溫潤,金屬堅硬、較重,木材樸實、溫暖,各有各的長處。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兒童更加傾向於喜歡軟質的玩具,例如毛絨玩具或者是橡皮玩具,軟質的玩具讓孩子放鬆神經,有一種舒適、溫暖的感覺,而尖銳、堅硬的玩具,會使兒童的神經緊張起來,容易有不愉快的感受。所以,在設計玩具時,設計師要充分將兒童上述的心理考慮進去,最大化的滿足兒童的需求。
2.4兒童玩具聲音的設計
悅耳動聽的聲音,可以訓練兒童的聽力,使他們有一個良好的情緒,增添他們生活的樂趣;而尖銳刺耳的聲音會使兒童害怕、反感,同時還極有可能使他們脆弱的聽覺受到傷害。所以玩具的聲音是兒童玩具設計中必須考慮的。
聲音要儘量的飽滿圓潤;尖銳散亂的聲音會給兒童的聽覺產生很嚴重的傷害。除此之外,音量的大小以及提示音的舒緩或者緊急,這些都會影響到兒童對玩具的熱情以及持久度。
此外,如果兒童玩具所模仿物體的聲音和現實完全不一樣,那麼就會給兒童留下與現實不符的印象,這會阻礙兒童正確的認識客觀世界,所以對玩具的聲音進行設計時,應當保證其所摹擬的聲音應當是和現實相符的。需要說明的是,玩具並不是客觀現實完全不變的寫實,這裡所說的逼真指的是和具體事物基本的屬性幾乎一致即可,例如“嘰嘰”叫的是小雞的叫喚,而不可能指的是鴨子的叫喚。
3.結語
兒童玩具的設計是一項比較複雜的事,需要充分的將各個因素考慮其中,除了以上提到的各類心理因素之外,還關乎更多的其它因素。所以,在設計玩具時,應當更加人性化,以兒童的需要為出發點,爭取設計出更多更好的玩具。
參考文獻:
[1] 顏冬.我國現代兒童玩具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9.
[2] 康輝;於蘋.基於兒童益智玩具的開發設計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3,05.
[3] 聶璇.基於認知心理學的兒童玩具設計研究[J].北京服裝學院.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