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優秀論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化學物質的學科.初中化學是化學學習的基礎,為進入高中學習化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初中化學教學德育教育的滲透

  一、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不僅可以加深對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理解,也有助於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可以通過具體物質及物質變化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各種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例如:通過水的蒸發和冷卻、石蠟的熔化、鎂帶燃燒等,使學生樹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這一觀點;通過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溶解和結晶的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物質間存在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對立統一關係;通過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使學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以及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通過學習核外電子排布的知識,理解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係,使學生懂得由量變到質變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二、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現在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的嬌慣、溺愛,生活環境優越,因此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一項重大成果離不開集體的智慧,需要大家團結合作。合作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成功的關鍵因素。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如在分組實驗中,讓小組內學生自己分工,選好操作員、記錄員、彙報員。之後共同討論問題,設計實驗,相互配合,觀察分析實驗現象。通過分組實驗,讓學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礎上與他人互相合作、相互影響、相互啟發,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又如,在解答開放性習題時,組織學生共同討論,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相互補充。這樣使學生有更多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的機會,並在討論中發現自己的長處與不足,認識到與他人合作能使自己思想更開闊、更深刻。再比如進行研究性學習時,讓學生自由組合,一起設計實驗、進行實驗,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以上有意識地滲透,使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群體交往中,克服了自私和妒忌,學會了溝通、互助、分享,這樣既能夠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賞他人,同時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賞。

  三、通過環境保護教學,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及社會責任感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類對地球的索取也在不斷增加,這樣對地球生態環境的破壞也在不斷加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是每個化學教師的職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重視課本上有關環保知識的教學

  現行初中化學教材中蘊含大量的環保教育內容,是實施環保教育的重要載體。如在講空氣這一課題時,給出一段資料:據調查表明,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生活在二氧化碳超標的大氣環境中,每天有800人因呼吸受汙染的空氣而死亡,另有10億多人生活在顆粒物超標的環境中。歷史上因空氣的嚴重汙染造成的災難不少,且是觸目驚心的。然後使學生知道空氣汙染的成因及危害。又如,在學習愛護水資源時,我給學生講了“黑龍江”璧南河的汙染以及政府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治理汙染的措施。也提到了許多地區被迫用汙水灌溉農田或作為居民飲用水,對區域居民健康帶來危害。然後使學生知道水體汙染的原因和危害;我把課本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環境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深刻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這時再讓學生自己討論出解決措施,教師最後總結。

  2.結合化學實驗進行環保教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實驗教學中,也應重視環保教育。可以在每次實驗後,告訴學生廢棄的物質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可回收的物質儘可能回收利用。如用高錳酸鉀製取完氧氣後,指導學生回收二氧化錳和錳酸鉀,充分利用每一種藥品;在做完酸、鹼、鹽的實驗後,指導學生酸性、鹼性廢液經處理後再排放。這樣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3.課外組織必要的環保活動

  如組織學生收集雨水,測定雨水的PH值,從而瞭解本地空氣汙染情況;讓學生收集廢舊電池,防止其對土壤、水體的汙染;組織學生出黑板報宣傳節約用水、節約用電思想,使更多的人瞭解節省能源就是保護環境。

  四、結合化學家的成長經歷或事蹟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和勇於探索的思想教育

  初中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化學家,他們的成長經歷或事蹟是教育的極好素材。例如,發現多種氣體的英國化學家普里斯特利,英國化學家、原子論的創史人道爾頓,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等等,都是自學成才的典範。還有英國化學家卡文迪許,他雖然出身於貴族家庭,但他從不涉足貴族社會的社交活動,不過腐化墮落的生活,生活簡樸,學習刻苦,全身心地投身於化學研究。通過這些名人軼事的介紹,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有益於他們勇於探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的培養和訓練。

  五、結合我國化學成就和化學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在化學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介紹:

  1.古代燦爛的文化。我國“四大發明”、冶金、瓷器、釀酒等化學工藝超前於歐美,開發和利用天然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

  2.我國的地域資源。煤、石油、天然氣礦產豐富,鐵、鋅、鎢、銻、鋁等金屬儲量均居世界前列,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奠定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3.現代化科技的進步。建國以來,化學的成就輝煌,碩果累累。如奈米碳管的發現以及1993年底至1994年初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用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開展了原子操縱的研究,通過移走矽原子“寫”出了最小漢字“中國”。通過這些內容的介紹,不僅使學生增長了知識,而且會使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總之,初中教材中德育的內容豐富多彩,德育滲透的形式、途徑多種多樣。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當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捕捉動態生成的教育資訊,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達到完美育人的目的。

  範文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一、開發生活小實驗,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對於初中生來說,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學習困難,有些困難需要借用實驗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現象。然而,有些實驗是存在一定的難度或者是不足之處,此時化學教師可以探究和展開生活小實驗彌補課堂實驗的不足之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廢棄品進行重複利用製作實驗,整個過程中學生會以高度飽滿的熱情進行實驗設計和演示,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並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引導,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例如,化學實驗室常備的化學工具有燒杯、試管、分液漏斗、試管架和量筒等等,這些工具可以利用日程生活中的吸管、廢舊的衣夾、一次性注射器等廢舊東西製作成量筒、燒杯、試管以及試管夾等化學工具,還可以藉助橘子進行電解質實驗等等。通過自己動手製作實驗及實驗工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也會得到培養和激發。在佈置作業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作業的可操作性,例如讓學生自己觀察蠟燭火焰的構造以及蠟燭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在家裡主動動手進行操作和觀察,並在上課前和同學分享自己的觀察結果。在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中,學生還很是感興趣,回到家後主動準備了蠟燭、玻璃杯和小碗進行試驗並記錄了實驗現象和結果,在第二天彼此分享實驗結果,大家討論的非常熱鬧,遇到解決不了或者是不確定的答案時,很多學生積極主動向教師詢問和分析。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生基本上順利完成了該項試驗並在化學課堂上進行了演示,家庭小實驗的開展讓學生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實驗的操作能力和實驗能力。

  二、開展小組活動,進行化學實驗的有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學習方式被學生和教師所使用,其中小組活動是最受歡迎和效果最佳的教學和學習方式之一。在課堂上開展小組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彼此的優勢和劣勢,還能夠讓學生之間優勢互補,同時還能促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在長久的聯絡中,學生的個性得到塑造和培養,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成長帶來積極向上的作用。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實驗進行改變,可以用小組活動代替實驗操作,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交流和分析,例如在講解《物質的溶解》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會上升、會下降還是溫度不變?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操作,並根據實驗觀察現象,最後得到答案是由於硝酸銨能夠溶於水,這就導致溶液的溫度是下降的。根據實驗結果可以再追問學生:這個實驗能不能說明所有能溶於水的物質在溶於水的過程中都能夠使溶液的溫度下降呢?此時可以讓學生把溶於水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水中觀察溶解現象,學生們通過實驗會發現氫氧化鈉固體在溶解時會使得溶液的溫度上升。根據兩組實驗的對比,教師還可以提出:除了這兩種現象,溶解過程中會出現其他現象嗎?通過實驗的對比,學生們會對物質溶解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及結果會有充分的瞭解。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正確的引導喝幫助,在化學實驗學習中必須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保證實現過程中失誤和誤差的減少。比如:實驗操作方法需要規範、使用實驗儀器應採用正確的方法,在做實驗時應做好實驗記錄和報告,在使用化學試劑和藥品應注意安全等等。只有平時的試驗訓練嚴格按照規範進行,才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並培養學生嚴禁的科學態度。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化學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對學習化學有整體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需要有意識的培養,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可以加大有效課堂實驗和家庭小實驗的力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實驗習慣,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