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研究論文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力資本越來越成為影響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因素,而培訓作為企業人力資本投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研究

  摘要:中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對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給予扶持。中小微企業的茁壯成長離不開優秀的管理人才,而高水平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需要依靠有效的培訓來提升其能力。我國中小微企業培訓還存在培訓投入不足、培訓資源尋求困難、培訓效果不理想、培訓實施難度大、培訓機構培訓體系不健全及培訓模式單一等問題。我院針對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培訓工作經驗,初步探索出適合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模式,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並提出一些新路徑的設想。通過這些培訓模式對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能力和素質進行提升,促進我國中小微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

  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支援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並著力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我國中小微企業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其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管理人員,而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素質的提升,則需依靠有效的培訓。

  一、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現狀

  中小企業,又稱中小型企業或中小企,它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在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上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此類企業通常可由單個人或少數人提供資金組成,其僱用人數與營業額皆不大,因此在經營上多半是由業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較少。小微企業的概念是由經濟學家郎鹹平教授提出的,它是指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

  1.中小微企業發展狀況

  大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共同構成了我國國民經濟的整體,從數量上來說,中小微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2003年《中小企業促進法》正式實施之後,中小微企業不斷髮展壯大。目前,中小微企業的數量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中小微企業所創造的GDP佔全國GDP的60%,上繳稅收約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0%,中小微企業大多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吸收了75%的城鎮就業。並且,中小微企業完成了我國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

  2.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特點

  1知識能力水平參差不齊。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大多為自主創業,文化教育水平差別較大。而在管理能力方面,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也同樣存在著參差不齊的情況。2流動性較大。中小微企業發展平臺較小,發展瓶頸較多,薪資待遇方面差異較大,導致管理人員在發展受到阻礙或是薪資待遇無法達到個人預期的情況下會頻繁跳槽,流動性大。3實踐經驗豐富。中小微企業的管理人員,通常都是從基層做起,接觸實踐較多,擁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這種經驗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導工作,但另一方面有可能影響其對理論知識的重視。

  3.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現狀

  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長期處於匱乏的狀態,但隨著中小微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不斷凸顯,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逐漸開始重視對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各地陸續出臺對中小微企業發展扶持的政策及對其管理人員的培訓方案。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13年4月23日釋出《關於進一步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2013年第1批的通知》晉政辦發[2013]48號,山西省中小企業局和山西省財政廳於2013年6月3日聯合發文《關於印發<山西省小微企業經營者素質和創業能力提升培訓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確:在全省範圍內選拔100名優秀小微企業經營者到清華、北大、浙大等國內知名高等院校進行系統進修培訓,每人每年給予不超過1萬元的培訓補助;在全省範圍內選拔1000名有發展潛力的小微企業主進行創業能力提升培訓,每人每年給予不超過1800元的培訓補助;在全省範圍內選拔10000名小微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專題培訓,每人每年給予不超過1200元的培訓補助。該方案被稱為“三個1”經營者素質提升工程,並自2013年實施以來,逐年開展、不斷完善,至今已形成相對完善的培訓模式。

  二、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存在的問題

  1.中小微企業方面

  1企業對管理人員培訓投入不足

  由於中小微企業大多規模小、資金實力較差,企業管理者往往把資金投入到其“看得見”的地方,即能快速產生效益的生產活動之中,而對於培訓這類需要長期投資才能夠看到回報的投資,則投入較少。培訓資金的投入不足,也反映出企業管理者對培訓的重視不足。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經濟效益往往是第一位的,因此,管理者通常會將注意力放在可以迅速取得經濟效益的方面,對於培訓,不僅關注度低,甚至認為做培訓是“賠本買賣”,花錢卻產生不了效益。部分小微企業管理者自身受過高等教育,瞭解並認同培訓的效果及帶來的長期效益,但這些管理者往往面臨這樣的現實: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流動性大,對一些人員投入資金進行培訓之後,培訓效果尚未完全體現出來,這些管理人員就已經離職,公司對他們雖然有所投入,卻難以收到回報。對於資金本就不足的中小微企業來講,此類事件會給企業帶來損失,因此,企業主觀上就不願意在員工培訓上投入過多。

  2企業尋求適合的培訓資源困難

  中小微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涉及各行各業,每一家企業所處的地域、環境、政策和發展水平又不一致,即使是同一行業的企業,其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以物流企業來說,同樣開展物流工作,有的企業經營倉儲業務,有的經營運輸業務,有的經營流通加工業務。而同樣是經營運輸業務,所使用的運輸方式也不相同,可以通過公路、水路、鐵路等不同方式來進行物流運輸。順豐速運就以航空運輸為主,而德邦物流主要依靠公路運輸。同樣從事公路運輸的兩家物流企業,也會存在著以整車業務為主或是以零擔業務為主的差別。正是由於這些差異性的存在,每家企業對於培訓的需求也存在極大的差異。而大多培訓機構在組織培訓的時候,都會從全域性角度考慮,進行管理方面的相關培訓,以滿足各企業總體上的培訓需求。對於企業來說,則更希望可以找到適合自己企業實際情況的培訓,有針對性的解決自身實際問題或是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雙方培訓定位的不同,使得很多中小微企業難以尋求到適合他們的培訓資源,給培訓工作開展帶來困難。

  3企業培訓實踐效果不理想

  很多中小微企業在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精力進行培訓後,卻無法看到這些培訓的實際效果。一方面,大多數培訓主要是進行管理理論方面的學習,理論性較強而實踐性有所欠缺,學員並不能有效地將所學到的管理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不能夠充分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另一方面,很多培訓在培訓進行的過程當中或是培訓剛剛結束之時會使受訓者感到受益匪淺、非常有用,但在回到工作崗位之後,這些管理人員很快便將所學知識拋之腦後,繼續以前的工作方法等等。還有部分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參加培訓本身就是被動的,學習興趣不強甚至認為去參加培訓就是走形式,企業自然也就無法達到它想獲得的理想效果。

  2.培訓機構方面

  1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往往身兼數職,從而加大培訓實施難度

  中小微企業雖然組織架構基本齊全,但企業人數較少,企業員工往往是身兼數職,特別是管理人員,通常要同時管理二至三個部門。培訓機構要針對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的策劃,往往不能兼顧到這些管理人員“多角色”的情況,僅能針對某一方面對其進行培訓,而同時,這些管理人員往往由於身兼數職、工作繁忙,不能頻繁地參加培訓機構針對不同管理方面開展的培訓,從而加大了培訓實施的難度。

  2培訓機構缺乏系統的培訓體系

  目前,培訓市場上培訓機構眾多,培訓質量良莠不齊,很多培訓機構在組織進行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時,僅僅是對管理類課程進行理論性的學習,並沒有真正去調查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需求,不瞭解這些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的需求點,也就無法有針對性地安排相關課程,從而培訓效果難以保證。在培訓的實際過程中,對於培訓效果的評估反饋機制尚未確立,培訓效果無法衡量,難以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和提升。

  3培訓內容過於生搬硬套,手段單一

  大部分培訓機構在對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的過程中,培訓內容不針對中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而是生搬硬套一些大型企業的培訓內容,導致理論與實際脫節。在培訓的方式方法上,仍然以“填鴨式”的講授為主,學員學習興趣難以被帶動,課堂上互動交流缺乏,培訓重教輕學,手段單一,難以達到其應有的效果。

  三、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模式

  針對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的實際情況,結合我院培訓工作經驗,我們初步探索出了較適合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模式並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1.基礎模式

  該模式是在我院實際工作的經驗上總結提出,並進行了相關實踐,獲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評。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重在實效,培訓成果要轉化為實際效益,為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助力,因此,首先要明確受訓物件的需求。為此,我們首先針對受訓群體進行調研,瞭解其需求點,並依據行業、職業的不同將所有人員進行分類,分為若干組別,按組進行專題培訓。考慮到受訓人員時間、精力的限制,我們將培訓時間定為三天:第一天進行全體理論性的培訓,聘請一些名牌大學教授進行理論方面的引導;第二天帶領學員外出考察,瞭解標杆企業的成功經驗;第三天進行專項培訓,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企業管理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在培訓期間,穿插一些學員間的經驗交流及討論座談,群策群力,更加使培訓具有實效性。在培訓結束後,會發放調查問卷,瞭解學員的學習情況、學習效果及培訓滿意度,便於把握學員學習收效,進行進一步的提高。該模式在目前的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中收效較好,但仍存在著培訓效果不能全面把握、分組較粗、針對性較弱等缺點,還需進一步改進。

  2.網路模式

  針對目前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所面臨的瓶頸,我們設想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改善。第一種方式:我們將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按行業、職業進行分類,瞭解其培訓需求點。按照這些培訓需求在全國範圍內徵集課程,將所有徵集到的課程在網路上公佈,由各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進行課程的選擇,自主安排自己的培訓。當某些課程選擇人數達到一定量時開課,這樣培訓將會更加有針對性、更具實效性。但此種方式存在一定侷限性,受訓人員需求多種多樣,培訓的組織工作較為困難,某一課程開課時間不定,實施較為困難。第二種方式:將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需要的各類課程錄製為視訊,設定專門網站供其線上學習。在此種方式下,培訓課程多樣化,能滿足不同人員的需求,並且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可使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在自己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學習,並且針對性很強。但該種方式僅限於視訊授課,受訓人員無法與培訓師當面交流,影響培訓效果。並且,通過網路模式,無法帶領學員實地考擦,缺乏實際經驗的學習交流。

  3.基地模式

  在該模式下,我們將選取各行各業成功的中小微企業作為標杆企業,使之成為培訓基地。一方面,在該培訓基地進行培訓,使其他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可以進行實際觀摩和經驗交流,更加直觀地學習先進的管理知識和成功經驗;另一方面,該基地作為標杆企業,將不斷進行管理上的改善,會將一些先進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並取得良好效果,企業承擔部分培訓機構的功能,為其他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引導。該模式體驗性較強,脫離了傳統的課堂模式,但是對選取的標杆企業要求較高,此類企業選取困難,實現該種模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國家對中小微企業發展重視度不斷提高,中小微企業將會成為我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主力軍。我們針對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們培訓工作的實際經驗,探索出適合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新路徑,並將不斷對其完善,提高中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的能力和素質,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汪瑩.小微企業員工培訓問題研究[D].延安大學,2013.

  [2]單貴寬.李敏.關於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探索[J].石油教育,2014,5:59.

  [3]徐宗全.試析中小企業管理人員選拔和培訓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經濟師,2013,9:223.

  [4]馮蕾.對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的探討[J].中國管理資訊化,2012,4:62.

  範文二:供水企業安全教育培訓研究

  1供水企業安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

  歷年來,供水安全事故在各大城市屢見不鮮,以下幾個案例為近期較為典型的供水安全事故。案例一:2014年4月23日,武漢市政府釋出訊息稱:“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超標,沿岸兩側水廠當晚緊急停產,武漢市共260km2輻射範圍暫停供水,30多萬居民和數百家企業受到嚴重影響。案例二:2014年4月11日,蘭州市威立雅水務公司檢測分析出廠水質時發現,發現每升水當中含有78μg的苯,而國家要求每升水的苯含量控制在10μg以內。經過調查,發現蘭州市某石油天然氣的原油管道洩露,造成供水的自流溝受到汙染。該次供水安全事故引起市民恐慌,均爭先恐後至各個超市搶購純淨水。案例三:2014年8月份,重慶巫山千丈巖水庫出現嚴重汙染,給周邊5萬人的正常飲水帶來嚴重影響。經環保部調查,此次汙染事件由某企業違法排汙所致。案例四:2015年5月2日,廣東揭陽當地自來水水源受到汙水影響,水質均在三類水源標準以上,影響市區200多萬人的正常飲水。相關監測結果顯示,汙染水質中的氧溶解量偏低,生活汙染特徵明顯,可能由人畜排洩物所致,加上連日暴雨,上游汙染物被沖刷至下游。以上供水安全事故,僅為國內外供水安全問題的冰山一角,各界對供水企業的質問、追責和聲討源源不斷。我們應該如何端正對供水安全的認識。筆者認為除了供水企業本身的安全管理問題之外,同時要兼顧包括水源、管網和二次供水的汙染問題。譬如重慶千丈巖水庫汙染,主要是水源上游企業排汙所致,該問題的客觀存在,並非供水企業提高汙水處理工藝手段之後,就能夠予以全面解決的。圍繞供水安全的追責問題,2015年第13屆水業戰略論壇推出了《供水行業安全報告》,對“供水安全問題”進行了全面解讀。論壇客觀剖析了供水安全問題的主客觀原因,明確了供水安全的權責劃分方法。筆者認為,儘管並非所有的供水安全問題都出現在供水企業身上,但供水企業作為城市水源供給的重要主體,必須端正自身的安全管理態度,尤其針對企業員工對供水安全重視程度不足、認識水平不高、責任心不強等現象,有必要通過安全教育培訓的途徑,確保供水環節的技術質量和管理服務質量,為供水安全管理工作“添磚加瓦”。

  2提高供水企業員工安全教育培訓質量的途徑

  圍繞上文提到的供水安全問題,以及供水企業安全教育培訓重要性的分析結果,在此將根據供水企業的主客觀現狀,提出提高供水企業員工安全教育培訓質量的幾個途徑。

  2.1安全教育培訓內容

  供水企業的安全生產檢查,是防範供水安全事故的關鍵,其培訓重點包括檢查型別、檢查內容和檢查方法三個方面。

  1根據各個城市的供水特點,檢查的型別不能夠墨守成規,應該在計劃和組織的基礎上,按照既定的目標,以年、季、月、周為單位,擴大定期檢查面,確保檢查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比如,廣東揭陽的供水安全事故,上游生活汙染為主因,而季節性的降雨沖刷為誘因,此時應該根據當地的季節變化規律,突出不同季節的檢查重點,探索可能存在潛在危險的事故規律,提前做好防範措施。在進行培訓時,必須圍繞供水安全事故的成因和誘因,重點突出事故防範的方法,以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水平。至於某些危險性係數比較大的供水裝置和供水設施,培訓的內容除了要求圈出具體場所環境條件,並掌握管理性定量檢測的方法和監督性定量檢測的方法,而且要掌握挖掘潛藏問題的技術改造建議。

  2安全檢查內容的培訓,以“突出重點”為原則,其前提是掌握甄別檢查物件危險係數和發生率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方可做好生產系統、生產部位、生產裝置、生產裝置的檢查。為保證安全檢查內容的培訓更為專業科學,除了管理、隱患、整改和事故處理能力的掌握,還要深化檢查的思想,從主觀層面上,提高供水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譬如在作業時,主動穿戴好安全帽、救護裝置、防塵口罩、防噪聲耳塞等。

  3在瞭解掌握安全檢查型別和內容之後,開始學習安全檢查的方法。根據供水企業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可將安全檢查方法的學習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常規檢查,安全管理人員到達現場之後,懂得如何通過感官,並藉助簡單的工具和儀器,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完成定性檢查工作,以及排除現場客觀存在和潛藏的各種安全隱患。筆者認為常規安全檢查工作,強調的是檢查人員的經驗和能力,因此對於檢查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必要提出較高的要求。另外一個是安全檢查表法,其目的是使檢查工作更為規範化,減少主觀行為對檢查結果的影響,這種檢查方法的掌握難度相對較大,需在羅列出差異性層次的不安全因素之後,將檢查專案編製成表,以此作為檢查和評審的依據,一旦發現任何危險和隱患,能夠作為制止危險行為的得力工具。

  2.2安全教育培訓方法

  圍繞供水企業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筆者認為有必要設定科學合理的培訓目標,並健全企業的培訓機制和合理控制培訓投入,為培訓工作開展,創造有力的主客觀條件,基於相關培訓工作經驗,筆者將培訓方法歸納為三點。

  1設定科學培訓目標。為供水企業安全管理和生產工作,輸入勝任本職工作的優秀人才,是安全教育培訓的最終目的,而人才的優秀與否,需要以人才的“能力、經驗、態度、責任”幾個方面作為衡量標準。筆者建議,在設定培訓目標之前,選定最為迫切的培訓“點”,圍繞這個“點”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以某供水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為例,在遇到生產安全事故時,存在互相推諉、馬虎應付、置之不理等情況,因此,企業安全教育培訓“點”應重點針對員工的“態度”“責任”問題,通過培訓工作,糾正人員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問題。

  2健全教育培訓機制。一方面是制度,供水企業要量身定製相應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通過制度明確培訓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確保日常培訓工作,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作為規範支撐,為避免制度約束培訓的“自由性”,培訓制度應遵循“專業”和“實用”兩個方面的原則,具備前瞻性和系統性。另一方面是安全教育培訓課程體系的選擇和開發,在安全教育培訓目標設定的基礎上,構建完整的教育培訓體系,考慮供水企業的客觀實際,設定差異性的培訓課程體系。

  3合理控制培訓投入。安全教育培訓投入,應納入供水企業戰略預算體系之中,每年對培訓投入進行全方位預算,通過預算反映安全教育培訓投入的計劃。筆者認為培訓投入合理控制,有必要進行培訓價值的評估,結合培訓價值,將一定培訓費用預先分配給每個部門,作為每個部門培訓投入的基數和底線,根據各個部門提交的具體培訓計劃,明確安全教育培訓的目的、崗位、效果、效益、費用等,最後由企業高層集中評審,形成完整的培訓投入計劃。

  3結語

  文章通過研究,基本明確了供水企業安全教育培訓的方法,但考慮到供水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複雜性和多變性,以上方法在具體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中,必須結合具體的安全管理工作需求,靈活地參考借鑑,方可保證這些方法的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