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長研究論文

  企業成長是指企業在持續挖掘內外資源潛力基礎上所展現出來的整體擴張態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中小企業成長路徑研究 》

  【摘要】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以來,各種經濟形勢的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成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中國化工網為例,對中國中小企業的成長路徑做一初步研究。

  【關鍵詞】中小企業;成長路徑;戰略

  一、問題提出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市場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整個市場經濟日趨完善。中小企業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然而,由於歷史原因,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戰略管理不到位這一問題,戰略管理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決定企業的市場定位。正是由於戰略管理不到位,成長戰略方向失誤,才出現企業普遍壽命較短,百年老企業屈指可數,企業平均壽命不到10年這一現象。許多企業在經過創業之初的拼搏、奮度之後,擁有了一定的社會資源,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地位,但由於戰略管理層失誤,日常執行管理不到位,當企業進入上升、發展通道之時,企業發展受到嚴重製約。本文結合中國化工網的具體案例,對中小企業的成長路徑做一初步研究。

  二、案例分析

  一網站簡介

  中國化工網CCN是中國第一家專業化工網站,也是目前國內客戶量最大、資料最豐富、訪問量最高的化工網站。集網路貿易、行業媒體、專家技術於一體,是行業電子商務門戶和專業搜尋的完美結合體。倡導專業化發展方向,致力在專業服務上做深、做精,是專業化工資訊服務與電子商務的領頭羊。中國化工網以強大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和服務體系逐步確立了其行業權威的地位。

  二網站主要發展歷程

  1.1997年10月,畢業於瀋陽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孫德良從國內早期網路公司“訊業”辭職,開始創業,於1997年11月,開通國內第一個專業化的垂直化工網站China Chemical Network,此即為“中國化工網”最早的版本。

  2.1999年10月,開通“中國醫藥網”。2000年5月,成立山東辦事處;6月,成立上海辦事處;10月,成立廣州辦事處。至此形成了輻射全國的市場與服務體系。2000年8月,成立杭州中化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3.2001年11月,應訴日內瓦,在入世跨國智慧財產權第一案中成功擊退澳大利亞最大的化工集團ORICA公司,贏得週轉四大洲六個國家的世界傳奇域名

  4.2001年12月,基於

  5.2002年3月,開通並運營中國紡織網。2003年2月18日,國際紡織網全面推出。2004年6月,公司正式更名為“浙江網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推出國內最大的專業化工搜尋引擎,集化工產品搜尋、目錄搜尋、網頁搜尋為一體,擁有100萬個化工產品、8萬家供應商庫、5萬個化工專業化工站點、1000萬個化工網頁的化工資料庫。

  三網站成長路徑研究

  中國化工網在企業上升發展時期,審慎地確定企業的成長戰略,分析企業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的成長戰略。當時由於“訊業”經營不善,孫德良毅然辭職,他看到了中國網路發展的廣闊前景以及江浙從事化工、染料、醫藥、農藥的企業普遍缺少交易的資訊中間平臺,有了創業的念頭。父親聽到他這個想法後,將家中房產變賣取得2萬元錢,孫德良就是利用這2萬元,創辦了目前國內客戶量最大、資料最豐富、訪問量最高的化工網站――中國化工網。

  在網站的成長階段,中國化工網遭遇到的一個最大的困難在於一場由

  2001年9月3日,孫德良考慮到中國化工網對商標CHEMNET在網際網路上的使用延伸及保護,隨即同韓國的這家公司聯絡可否轉讓。經洽談,雙方於2001年9月5日在上海簽訂轉讓協議,中國公司將該傳奇域名以較低的價格購回杭州。

  然而,2001年9月9日,孫德良收到了一封發自澳大利亞的律師函,上面寫著:

  目前,中國化工網已經處於成熟階段,是目前國內客戶量最大、資料最豐富、訪問量最高的化工網站,是行業電子商務門戶和專業搜尋的完美結合體。倡導專業化發展方向,致力在專業服務上做深、做精,是專業化工資訊服務與電子商務的領頭羊,確立了其行業權威的地位。

  三、結論

  通過中國化工網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合理的成長戰略不僅能夠使企業獲得超常發展,而且可以使其起死回生。企業應有計劃、有步驟地規劃末來成長戰略,依據企業的特性、核心能力來決定戰略目標,充分伸張企業的個性,使得競爭對手無法與之競爭,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計劃地選擇、引進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人才,搭建企業的組織管理平臺,建立企業管理層有機決策團體,建立監督制約機制,通過有序的決策程式來制定成長戰略,使得日常管理有序化、科學化,以適應不斷髮展的要求,為企業能夠長壽、能夠脫穎而出打下基礎。

  綜觀中小企業發展過程,都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創業、生存、發展,學習、摸索和掌握適合自己事業發展的經營理論和方法,並使之立竿見影的實戰智慧,是他們不斷生存、壯大的根本動力。作為中小企業的創業者也應該多從這些方面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戰略,使企業得以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劉琳娜.中小企業成長戰略與企業持續發展關係[D].西北大學,2002.

  [2]張勇.關於中小企業競爭和成長戰略的研究[D].北京.對外經貿大學,2005.

  [3]郭鷹.民營小企業的競爭力與成長戰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

  篇二

  《 中小企業成長研究評述 》

  【摘要】本文首先大略總結歷史前後國內外研究對於企業性質認識的歷史程序,其次從經濟、管理兩個不同角度概括研究者們對於企業成長在社會中的功能,隨後描述近代對於中小企業研究的程度水平上,關於中小企業成長生命週期的理論。最後大略概括出我國目前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關鍵詞】中小企業 企業成長 企業生命週期

  一、引言

  在現在世界的發展水平,能夠成為社會生產基本單位已經不再是個人,而是至少有幾人組成的組織,而組織的名稱人們名為企業。就目前現有的文獻研究中,不管是經濟角度還是社會學或者管理學角度,對於企業的實證或理論研究只增不減。鍾幼茶2007總結,中小企業成長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也是一個長久性的問題。說是一個世界性問題,是因為不管是專業性的文獻研究,還是期刊文摘,總會涉及瞭解到包括美國、英國之類關於中小企業的話題,同時在發展中國家更是在市場不成熟的條件下,更是注重中小企業的成長模式。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僅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長關鍵所在,也是未來發展到的希望所在。

  我國處於發展中國家行列,中小企業數目龐大,並且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截止2010年資料,我國工商登記的中小企業數目已經超過1000萬戶,佔總體數目的99%。國民經濟的發展已經離不開中小企業的貢獻。

  二、企業成長理論綜述

  一企業性質理論綜述

  企業是什麼?早期的理論是從簡單唯一的經濟角度去解釋企業。西方古典經濟認為企業是追求盈利的經濟實體,企業成長的目的是為了追求規模經濟帶來的利潤最大化。其中代表人如科斯1776解釋,企業的顯著標志是對價格機制的替代,市場交易的內部化。而發展到現在,人們更接受從管理角度解釋企業,比如德魯克1964認為企業是由人而不是各種力量建立和管理的。他解釋不能單純的用利潤來說明和評價一個企業,而且任何企業的第一項考驗不是使利潤最大化,而是獲得足夠的利潤來應付經濟活動中的各種風險,從而防止虧損。他的理論大多數人接受主要是他考慮到了不但是利潤的問題,也考慮到了企業和企業家的道德理論領域。邁克爾.波特1982在競爭戰略中雖然重在企業視角分析各種競爭對手,但他很明顯的不僅是考慮利潤追求的最大化,而是開發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理論工具企圖在企業發展中尋求利潤和相關者之間的平衡。

  二企業成長理論綜述

  企業成長,劉力鋼2003認為是其通過企業內部系統功能從不斷走向成熟的實現。企業通過內部技能的不斷調整從而適應外部環境變化,最終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與國外學者研究企業成長有兩個很大的不同點。國外學者如愛迪斯1989把企業劃分為有限的生命期限,他把企業類比為生物,分為企業初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邁克爾波特1982在這個企業生命週期基礎上總結出不同的競爭機制和資源調配。格瑞納1972的研究中,他將企業的成長分為五個階段,並且認為每個階段都面臨特殊的危機,企業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的解決這些危機。總之,不管如何劃分,前提他們認為企業成長遵循著這樣的一個過程規律,誕生、成長、衰退。

  國內學者也認同並且使用企業生命週期的理論工具。不同的是他們在生命週期上有所改進,認為企業生命週期是可以無限的,可持續發展的,即“擁有無限生命的生物”。具體來說改進的方式有兩類:一類如劉力剛2001,他把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未來擴張能力相結合考慮,回答企業最優化、生存性、持續性三個問題來區別短期利益與長遠發展,最終實現延長企業的成長期和成熟期,甚至可以是無限延長。他認為企業持續發展有三個要素:注重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加強戰略管理;適應市場需求,實施營銷創新。另一類是在生命週期之後在分類。如陳佳貴1995在企業生命週期理論基礎上,將企業成長劃分為:孕育期、高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蛻變期。他認為企業是否具有蛻變並持續發展的可能性,關鍵看四點條件:管理體制是否變革;經營戰略是否調整;是否注重產品或者服務的研究開發;是否注重管理方式的創新和職工的培訓。樑文潮2003總結企業成長可通過創新、變革和強化管理等手段積蓄、整合並促使資源增值而追求可吃持續發展。

  美國學者唐納德.索爾說:一個最普遍的同時又是最令人費解的企業現象是,當成功的公司面對經營環境的巨大變化時,他們經常不能做出有效的反映。面對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戰略武裝起來的競爭者,他們往往無力自衛,眼睜睜看著銷售額和利潤下降。最優秀的僱員離開公司以及公司股票市值下跌。有些公司回覆元氣,但一般是在經歷了痛苦的下滑和重構之後。產生這一問題的關鍵問題是企業的惰性。反過來說,假設企業能夠在成熟期依然注重管理、戰略、產品的創新,是存在延長成熟期的可能性,也可能在衰退之後進入蛻變的可能性。

  三、我國中小企業現狀概括

  陳興淋2011把我國中小企業按創業起始目的進行了分類:生存型、企業家型、和關係型。生存型是指為了解決自身及相關人群的就業問題,企業家型是為了企業的發展,源於創業的動機,關係型是指創業者通過經歷中累積一定的關係資源,通過創業活動將這些沉澱的的關係資源轉為現實可流動的資源。他認為我國中小企業起初多是生存型和關係型,這是發展中國家的特徵,特成熟的市場應該更多屬於企業家型的企業。我國隨著經濟發展越加成熟,企業家型中小企業逐漸成為創業的主流。

  呂一博,蘇敬勤2010利用企業網路理論和中小企業成長關係模式結合,總結出企業成長有關的社交網路、聲譽網路、合作競爭網路、營銷網路、和技術網路幾個維度的關係。他們研究認為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偏重於社交網路、聲譽網路和營銷網路。合作競爭網路和技術合作網路的發展水平較低。

  馬永紅2011通過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實證調查,把企業成長分為內在素質因素和外在環境因素,其中內在素質包括企業家素質、市場開發力、技術創新能力、制度創新能力,外在環境因素包括公共政策和法規、融資環境、人才市場和機制。他認為在中國特色的市場環境下,這些因素企業發展所必須注重和解決的。

  篇三

  《 飯店企業成長機制分析與成長戰略研究 》

  摘要:從飯店企業的服務生產投入要素和產出要素兩方面分析了飯店企業成長的一般機制,進而研究飯店企業成長對服務生產的投入要素和產出要素的特殊要求,在此基礎上提出飯店企業各生長週期的戰略重點。

  關鍵詞:飯店企業 成長機制 投入要素 產出要素

  飯店企業是旅遊業的支柱行業之一,對旅遊者結構和數量的變化,飯店業的反應最為靈敏。飯店產業化規模較大,投入資金也較大,但過度投資使我國飯店轉入買方市場,進入了微利時代,飯店間競爭激烈。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是保證飯店企業順利成長的必要條件,如何揭示飯店企業的成長規律,為飯店企業制定發展戰略提供科學依據,已成為飯店行業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飯店企業成長機制研究

  飯店企業成長機制包括影響飯店企業成長的基本要素和這些要素在其成長過程中的相互關係和作用。

  一影響飯店企業成長的基本要素

  影響飯店企業成長的基本要素劃分為服務生產的投入要素和服務生產的產出要素。

  服務生產的投入要素由服務者的服務生產投入和顧客的服務生產投入構成。服務者要完成一個服務過程並最終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一般需要進行人力資源投入、物質資源投入、技術資源投入、資訊管理投入、組織管理投入。飯店顧客的服務生產投入也包括投入的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在飯店業生產領域,顧客並不只是一個服務需求的來源和服務的被動接受者,也是服務生產投入的一個重要來源。顧客通過表達需求,與服務者之間共享飯店服務的專業知識,並在服務過程中提供了部分投入。比如顧客所投入的時間、個人努力、精力及情感等。

  服務生產的產出要素分為服務者的服務產出和顧客的服務產出兩個部分。服務者的產出要素包括服務的數量和最終產品和服務。顧客的服務產出包括顧客的數量、顧客的滿意度與忠誠度、顧客的質量評價。服務生產的產出要素決定了服務生產的投入要素利用效果。

  二飯店企業成長要素的作用機制

  在飯店企業成長過程中,資源的投入不斷推動飯店戰略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其對資源利用的控制和創新。服務產出的結果又為改進投入要素水平及其組合方式奠定了基礎。服務生產的產出要素使投入要素不斷得以創新,形成新的生產投入基礎,而新的生產投入基礎又導致飯店企業新的成長過程。這就是兩種要素在企業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機制。

  二、我國飯店企業成長特性研究

  一飯店企業成長特性分析

  1.投入產出不穩定

  建設一家五星級飯店的平均花費在2.8億人民幣左右,然而國內星級飯店目前仍處在微利甚至虧損時代。高星級飯店的房地產價值凸顯,各種機構對星級飯店的投資十分狂熱。飯店員工綜合素質直接決定產品的質量,飯店產品的質量比其他行業更難以衡量。

  2.創新能力差

  企業的創新能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人力資源是企業創新能力的核心。我國飯店企業薪酬低、人文環境差、用人機制較封閉,對高素質人才吸引力弱。

  3.進入、退出壁壘不斷提高

  隨著城市、景區地價的提升、人力成本的提高、政府政策的限制及網路技術的應用,飯店業的進入壁壘也相應提高。同時飯店業的退出壁壘很高,缺少產能過剩的退出機制,加上大多數飯店是房地產轉型的最後一步,因此,當企業經營不善的時候,很難再轉型從而面臨破產。

  4.敏感性強

  經濟形勢良好,外出旅遊活動的人數增多,飯店的經濟效益會變好,但是在金融危機或者存在自然、人為災害的情況下,外出旅遊、商務活動的人數會急劇減少,這勢必造成飯店效益的下滑。這說明飯店企業的發展對外部環境有極強的敏感性。

  5.面對競爭激烈的國際化市場

  目前,中國有外資星級酒店500多家,國外快捷酒店也積極在中國各地布點,搶佔市場。外資酒店因其較高的知名度、良好的服務和完善的網路預訂系統而擁有大量的忠誠消費者,這使得我國飯店企業的發展更是雪上加霜。

  二服務生產投入要素特性

  如前所述,服務生產的投入要素包括服務者的投入和顧客的投入。由於本文是從服務者的角度來研究其服務生產的,因此以下僅對服務者的投入要素特性進行綜合分析。

  1.飯店服務投入成本型別及其對服務生產的影響

  根據投入要素對飯店企業成長的影響程度,可以將投入要素成本分為四種類型:良性成本、惡性成本、必備成本和損害成本。良性成本與顧客的質量具積極相關;惡性成本則表現為不必要的成本,其並不直接影響顧客對產出的知覺;必備成本是服務生產啟動的基本投入;損害成本對顧客的質量知覺具有直接影響,但其與良性成本相反,增加它們反而會降低顧客質量的知覺水平。

  2.飯店服務者服務投入的性質

  1服務生產投入定義困難

  首先,難以確定在服務過程中服務人員使用的服務型別;其次,與傳統的生產資源投入相比,飯店企業的服務投入面臨著更大程度的不確定性,因此定義和測量服務投入變得非常困難。最後,飯店業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的個體服務差異影響著飯店企業的服務生產質量。

  2服務生產投入的數量和質量對服務產出的影響

  對於飯店企業而言,減少服務會直接影響到顧客對服務產品質量的感知,因而服務產出的質量和數量與服務投入的質量水平之間的平衡至關重要。飯店在生產過程中要合理節約生產成本就要將良性成本從惡性成本中分離出來。

  三服務生產的產出要素特性

  飯店企業的服務產出不僅是服務生產過程的結果,也是服務產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概括起來,服務產出要素具有以下特性:

  1.服務產出難以界定

  在服務生產過程中,服務產出通常是有形結果和無形結果的綜合體。此外,由於服務者和顧客的個體差異,服務產出存在很大的異質性。因此,很難界定服務產出的概念。

  2.服務產出的質量受外部影響

  由於飯店企業產品的特性,其服務產出數量通常直接依賴於實際的銷售量。因此,其服務產出的數量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很大。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