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企業發展研究論文

  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興國安邦之基,也是企業發展之道、員工立身之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歡迎瀏覽。

  篇一

  《 重塑會計誠信 加快企業發展 》

  [摘要]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過程中,多數企業十分注重自身誠信形象的塑造,會計資訊的提供和反映上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由於市場發育不完善,體制改革和市場監督不到位,法制不健全以及會計人員道德等各方面的問題,當前企業會計誠信方面存在嚴重的失信、敗信問題。會計誠信缺失危機已成為當今文明社會和市場經濟中一大公害,嚴重影響著企業的健康發展,影響著和諧社會建設的程序。重塑會計誠信,建立健康的市場秩序已是迫在眉睫。本文就會計誠信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與對策作一探討。

  [關鍵詞] 會計誠信企業發展

  誠信乃為人之道,立身之本,更是企業治業之道,興業之本,是企業精神的主旨所在。然而,由於市場發育不完善,體制改革和市場監督不到位,法制不健全以及會計人員道德等各方面的問題,當前企業會計領域存在嚴重的誠信缺失問題。本文就會計誠信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與對策作一探討。

  一、會計誠信的內涵及現狀

  1.會計及會計誠信的內涵。會計二字中, “會”集合加總之意,“計”則從嚴從實計數之意,即在進行計算加總時,要從嚴從實,不得虛假偽詐。它指出了,“會計”本身就是一種“誠信”行為,必須堅持從嚴從實,會計行為的結果――會計資訊,必須是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可靠,具有真實性、可靠性和可驗證性。我國的《會計法》規定,會計核算必須提供真實、合法、準確和完整的會計資訊;《企業會計準則》中把客觀性原則列為會計核算原則之首。保持正直客觀立場、掌握較強的會計業務能力是會計人員具備優秀會計誠信品質的基本要求。

  2.我國會計誠信的現狀。在我國,會計失真現象也非常嚴重,假憑證、假賬、假表、假審計、和假評估等“五假現象普遍存在,企業所提供的會計資訊,與其實際財務狀況嚴重相背離。一些單位為了享受“債轉股”的優惠政策、粉飾政績、包裝上市、小集團利益、偷漏稅款等目的,人為調節利潤、鉅額潛虧掛賬,虛盈實虧,私設小金庫、大量資金體外迴圈……。國家審計署組織力量對1200家國有控股企業的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會計報告嚴重不實的企業佔68%,損益不實、所有者權益不實問題突出;深交所的一份權威調查資料顯示,上市公司出據虛假財務報告的比例達到13%。

  導致會計誠信缺失、會計資訊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認為會計規範的相關法律與法規不健全,制度的執行、監管與懲罰物件不明確,處罰力度不大;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會計資訊失真的最大內在動力;企業內部控制不健全,治理結構不完善、監督弱化,尤其是內部財務監督形同虛設;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做假賬、編制假財務報告、提供虛假會計資訊,掩蓋了單位經濟活動的真相,不僅影響國家巨集觀經濟決策及投資人、債權人、及相關利益人的決策正確性,而且會造成國家稅收和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助長了社會歪風,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為腐敗的滋生提供了溫床。另外隨著一份份上市公司假賬的出爐,中國註冊會計師的信用也隨之掃地。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在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建立社會主義誠信文化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重塑會計誠信的建議

  1.強化會計誠信的法律對策。誠信是現代市場經濟對主體行為,活動提出的基本框架。強化會計信用不僅是對會計人員的道德要求,用法律手段來規範會計行為,不斷地引導其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趨向更高的層次,從而實現規範會計行為的目的,使會計行為儘可能地由他律轉向自律。明確規定會計誠信的基本標準,為失信行為的判斷提供法律依據;對會計工作必要環節、程式規定具體的誠信工作標準。為會計人員瞭解和切實履行會計誠信中應具有的權利和義務提供依據。同時通過法律制度的完善,還能使單位負責人、會計人員增強對會計法規威懾力量的感覺,從而提高企業相關人員自學覺執行財經法規的認真性。

  2.建設企業誠信文化,積極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建設企業誠信文化,塑造企業誠信形象,必須在企業倡導和實踐誠信經營的道德規範。市場經濟既是競爭經濟、法制經濟、也是道德經濟,信用經濟。誠信經營是企業從事經濟活動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立業之本、取勝之道。要在企業深入開展誠實守信教育活動,把“明禮誠信”作為企業的基本道德規範,大力倡導講信用重信用、平等競爭、公平交易的道德風尚。

  3.加強公司內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要治理會計資訊失真,提高會計資訊質量,在企業內部,必須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者的職責,真正形成各負其責,協調動作,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在企業尤其要突出財務總監或監事會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監管作用,這樣才能使用權企業會計工作處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之中。內控制度是一個企業財務管理和核算的基本規範,沒有健全、完善的內控制度,要提高會計資訊質量是不可能的。

  4.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會計資訊是否真實完整,最終都是出自會計人員之手,資訊失真問題的出現不能否認會計人員應負的責任。每一個會計人員都應當自覺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各單位和各級會計工作主管部門也應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培養造就一支堅持原則、廉潔奉公、熟悉國家關於財務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隊伍。

  5.加快會計電算化和網路建設。企業會計資訊質量與其工作手段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目前會計電算化的推廣和普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實現會計電算化後,由於採用了國家統一的規範的財務軟體,使會計資訊的收集加工、處理和生成有了統一規範,能有效克服手工操作所出現的失誤而導致的會計資訊失真。加快會計電算化和會計網路建設,不僅有利於提高會計資訊質量,而且還有利於提高會計資訊的使用價值,提高會計資訊的傳遞速度,為使用者及時瞭解會計資訊提供了方便,為防範會計資訊失真提供保證。

  綜上所述,會計誠信缺失危害上至國家、下至百姓,特別是成為企業發展的痼疾,因此,我們渴望會計誠信。只要我們會計人員堅持“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以誠信要求自己,以誠信對待他人,我國的會計行業勢必會為我們的社會主義誠信社會、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項懷誠:會計職業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2]劉玉廷:誠信真實―會計管理的目標.中國財經報20024

  篇二

  《 中小企業誠信發展的探討 》

  [摘 要]誠信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與發展市場經濟的前提和條件。而企業的發展戰略不僅僅是打造企業品牌、擴大企業的市場佔有份額和擴大發展的空間,誠信是企業建立在價值觀與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取向於企業文明與道德的建立、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國際社會責任、為社會做出的奉獻,其宗旨是打造企業信譽品牌的全過程。本文就中小企業的誠信問題做如下探討。

  [關鍵詞]中小企業 企業誠信 發展對策

  一、國外企業的首要指標是企業商譽和企業信用

  近15年來,國內外都非常重視企業的誠信發展,美國《財富》雜誌每年都會邀請8000餘名高階管理者、非執行董事及金融分析家對年銷售額超過5億美元的300家企業關於企業誠信和企業的業績是否有相應的關聯做出評估和研究。評估的內容包括管理質量、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創新能力、希望長期投資的價值、金融狀況的可靠性、吸引開發並留住人才的能力、對社群和環境的責任、企業商譽和企業信用帶來的企業形象狀況。這些指標反映了企業利益相關者認為最重要的企業信譽所涵蓋的內容。從以往的調查結果看,80%的利益相關者認為管理質量是最重要的指標,但是,近年來選擇“對社群和環境的責任、企業商譽和企業信用帶來的企業形象狀況”已上升為首要指標,而且這個指標與企業經營業績呈正比例相關。在愛德曼2009《信用調查報告》20個不同國家信譽度排名中,瑞典信任率72%;德國71%;加拿大71%;英國68%,而中國信任率只有27%。

  二、我國中小企業誠信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1.中小企業缺少誠信的培育和倡導。中小企業由於發展的歷史短,對市場經濟的深入瞭解甚少,一部分企業不遵守職業道德,認為市場經濟就是可以不擇手段撈錢的經濟,不講信用、唯利是圖與金錢至上的經營理念支配了企業的發展,誠信缺失在主觀上就有了滋生的土壤。其次,受整個社會道德水準下降的影響,企業是社會的一員,整個社會道德的水準下降,必然會導致我國的誠信貶值,並在一定範圍內出現信任危機。因為企業經營需要付出代價,而誠信經營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代價更高。

  2.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不正當競爭導致誠信度降低。企業之間的不正當競爭,企業的發展不是依靠正當的市場競爭,而是採取不正當的手段,投機取巧,包括假冒他人的註冊商標、捏造、散佈虛假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搞低價銷售等,導致廣大消費者對中小企業整體的不信任,嚴重地損害了企業的形象。

  3.企業對使用者的不忠誠與誠信缺失。1商家的“打折促銷”和“買一贈一”的誠信缺失。一些商業企業與經營戶,為了促銷自己的商品,撲捉消費者的還價心理,將商品的價格提高几倍,然後打出折扣的銷售手段。按著市場規則,適當的提高銷售價格與打一些折扣是符合經營之道的,但要將價格提高几倍甚至更高,然後再打出高折扣來誘人,就會讓人們感覺商家有點不講誠信了;還有很多商家都打出“買一贈一”的活動,所謂的“買一贈一”的活動,其實歪曲了中國文言文的詞義,“買一贈一”正確的理解是:買一款商品、再贈送同一款的商品。但事實上買的商品與贈送的商品意義就不一樣了,如顧客買了一臺電視機,但贈送的卻是一個兒童玩具,這樣的“買一贈一”,就有悖於詞義了,商家的“買一贈一”活動,總感覺有一點欺詐的味道了。2企業承諾的信用條款與執行的不統一。一些企業對使用者作出的各種承諾,往往不兌現,主要表現在:服務條款與合同條款的不一致、執行不一樣的現象比較普遍。例如:企業對產品的“三包”,到三包服務的時候,所承諾的條款不能全部兌現,給企業和使用者雙方都帶來一定的影響。

  4.合同違約糾紛與逃避債務的較多。中小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家族企業,發展的時間短和缺少規範性經營,合同違約糾紛與逃避債務的較多。據統計,我國企業每年訂立的合同大約有40億份左右,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但合同履約率僅有60%左右,導致中小企業在交往過程中提心吊膽,交易成本大大增加。中小企業賴債、躲債、惡性逃避債務的現象屢見不鮮,使中小企業之間存在大量且長期不能緩解的相互拖欠貨款,還有的企業給其他企業簽署假的或者不能履行的合同,提供虛假的報表,嚴重影響了相互的信任度和各自企業的後續發展。

  5.產品質量不過關,造假欺騙使用者。目前一些中小企業為了尋求快速發展,不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管理,在研發設計上下工夫,而是生產出一些劣質產品,來冒充質量好的產品,嚴重影響了市場經濟的秩序,破壞了中小企業的良好形象。多數企業還因為生產水平不高,缺少人才技術,使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不過關,但不能明碼標價合理定價出售。

  6.社會法律環境不健全,個別企業不規範執行。我國現行的法律規章對於企業償還債務的強制性還不完善,一些中小企業不規範經營,鑽法律的空白,而且,政策法規對不同的企業,要求也不一樣,所以不能夠整體的對企業監督。市場監督的不到位,不能積極地去正面宣傳誠信度好的企業,也導致一些誠信不好的企業發展方向有了扭曲。

  三、中小企業誠信戰略發展的對策

  1.誠信是中小企業發展的生存之本。企業是否能夠腳踏實地的去建立企業的品牌,還有改變企業在市場上的影響力,是決定企業能否生存發展下去。在這個過程中,誠信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保障,如果你做不到誠信,消費者就不會相信你,而且在社會上也有不好的影響,這樣也會使得企業不能很好的快速發展。企業的誠信會感染員工,所以員工也要對企業忠誠。如果你給了企業忠誠,那麼企業也會給你相應的回報。忠誠和回報在企業裡面是有先後順序的,有了忠誠才會有回報。在現在的社會裡,很多求職者去企業面試,首先就問企業能給多少工資?而不在乎他能給企業創造多少價值。現在的社會要求我們是先付出然後再談回報,如果一個人缺少了誠信,那麼他所有的才能都沒有機會展示。企業的誠信培育員工的忠誠度,員工的忠誠度可以促進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2.企業決策人是保證企業誠信經營發展的基礎與導向。領導是決定企業發展的人,是否能夠誠信經營,要看企業決策人他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不是完全正確,正確的領導他的企業發展方向就不會跑偏。誠信度高的企業能夠獲得較高的信譽,企業的領導者在管理的企業的時候,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企業信譽的重要性,嚴格把關企業的產品質量,服務態度,做到不欺騙消費者,時刻為消費者著想。企業的忠誠度影響到企業所創造的價值,企業為顧客帶來利益,那麼就有利於提高顧客的忠誠度,相應地會為企業帶來利潤。

  3.要提高中小企業員工的誠信素質。員工是企業的主體,是企業中最具活力的決定性因素。中小企業要發展壯大;要增強凝聚力、競爭力;要樹立良好企業形象;要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等等。這些都要依靠高素質的員工,企業誠信文化恰恰可以為企業培養出高素質的員工。對全體員工進行誠信教育是實現企業誠信的一種重要手段。企業要通過培訓的形式向全體員工灌輸誠信知識,講解其他企業的誠信典範和失信企業的教訓,通過培訓豐富全體員工的誠信知識,提高全體員工的誠信素質,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在社會上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競爭力,這樣的影響會給企業帶來無限的利潤。

  4.品牌誠信是企業所創造高價值回報的前提。中小企業的品牌建設非常重要,企業在使用者中有很高的忠誠度的話,就能夠吸引很多的顧客,企業就能增強競爭力,誠信還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曾經有人提出一個“二八原則”,簡單的說是百分之八十的業績是來自於百分之二十經常購買企業產品的消費者。就企業自身而言,去開發一個新的客戶,要花的成本和代價是無法計量的,但是留住一個老的客戶,只是尋找一個新的客戶的成本的七分之一。企業在現代的營銷活動中,越來越多的體現品牌價值,在一樣的競爭佇列中,如果品牌的誠信度高,那麼這個企業改變產品的時間和空間就比較大,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發新的產品,更好地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5.發揮社會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的作用。 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是促進中小企業誠信經營的有效方法。一是要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輿論部門要通過直接接受來自消費者和公眾等方面的舉報、投訴,並依職責展開訪問調查,把調查結果事實求是地社會公佈,尤其是對給消費者、社會造成危害和損害的企業;偷稅漏稅、嚴重汙染環境、違法生產經營的企業要充分曝光。二是發揮好群眾監督作用。群眾監督是最徹底的監督,群眾無所不在,中小企業的失信行為逃不過群眾的監督。政府要完善舉報、投訴制度。還要建立舉報獎勵制度,以鼓勵群眾的監督積極性。

  6.政府要加強對中小企業誠信監管工作。我國現在有四千多萬家中小企業,中小型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所以要政府和社會各個部門的相互扶持,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政府要特別重視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要從制度層面約束中小企業的經營行為,要讓失信企業得不償失,在市場競爭中無立足之地,從而有效防止企業經營中失信行為的發生,促使中小企業在制度的約束下追求誠信經營。二是要積極引導、鼓勵中小企業堅持走誠信經營之路。政府要通過樹立誠信經營典範,積極引導廣大中小企業遵循市場規則,守法經營。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