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教學設計

  《曹劌論戰》是一篇值得學習的文言文。下面就有小編來講解一下這部分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曹劌論戰》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2.瞭解《左傳》及齊魯長勺之戰的背景,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3.把握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4.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的主旨。

  5. 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剪裁得當的敘事特點。

  3.理解曹劌關於戰爭問題的論述。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延伸

  1.《左傳》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文字簡練生動,尤其善於描寫戰爭及複雜事件,又善於通過對話和行動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對後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2.關於歷史散文體例

  歷史散文也稱史傳文,它有國別、編年、紀傳三體。

  國別體:通過各國史事個別獨立地排列載述,以完成對某一歷史程序的敘述。國別體史書有《國語》和《戰國策》。《國語》是以記言為主,兼及記事;《戰國策》是以記事為主。

  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來敘寫史實。它的優點是線索清楚、背景明確、系統性較好;不足是不便於集中而廣泛地描寫人物。《春秋》《左傳》和《資治通鑑》都是編年體。

  紀傳體:即以人物為中心敘寫歷史,為司馬遷所獨創。古代官方編輯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紀傳體。這種體例對後世影響很大。

  3.長勺之戰背景簡介

  本篇選文又題作“齊魯長勺之戰”或“長勺之戰”。這一戰事發生在魯莊公十年前684,是齊桓公即位後向魯國發動的第二次戰爭。

  齊桓公公子小白與其庶兄公子糾曾進行過激烈的爭奪君位的鬥爭。當時篡君奪位的公孫無知齊襄公堂弟已被殺,齊國一時無君,因此避難於魯國的公子糾和避難於莒國的公子小白都爭相趕回齊國。魯莊公支援公子糾主國,親自率軍護送公子糾返齊,並派管仲攔擊、刺殺公子小白。然而魯國的謀劃沒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搶先歸齊,取得了君位。齊桓公即位後當即反擊魯軍,兩軍交戰於乾時齊地,齊勝魯敗。乘兵勝之威,齊桓公脅迫魯國殺掉了公子糾。齊桓公雖在其庶兄的血泊中鞏固了權位。但對魯國卻一直怨恨難平,因此轉年春便再次發兵攻魯,進行軍事報復和武力懲罰。本篇所記即是這次在魯地長勺展開的戰事。

  二課內探究

  1.自主學習

  1朗讀課文,把握字音

  劌 孚 轍 軾 遂 盈

  靡 玉帛 鄙 又何間 焉

  小惠未徧 弗 敢專也 公與之乘 夫 戰

  2解釋重點實詞

  師:軍隊 伐:攻打 我:指魯國 肉食者:

  鄙: 間: 焉:呢 乃:於是

  入:入朝廷 見:拜見

  安:養 弗:不 專:獨自專有,獨自享受 福:

  惠:恩惠 徧: 孚:為人所信服 獄:

  犧牲: 加: 從:跟從

  雖: 察: 情: 忠:

  可以:可以憑藉 公將鼓之擊鼓

  下視其轍車輪滾過的痕跡 齊師敗績大敗

  公將馳之驅車追趕

  登軾而望之古代車子前面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手用

  遂逐齊師追擊 既克已經戰勝

  一鼓作氣振作 再而衰 衰弱

  三而竭耗盡 彼竭我盈充滿,指士氣正旺盛

  難測也推測,估計 望其旗靡

  轍亂車印雜亂 懼有伏焉害怕

  3詞性活用

  神弗福也 福 公將鼓之 鼓

  4通假字。

  徧:

  5古今異義。

  小大之獄 獄:古義:官司、案件 今義:監禁罪犯的地方。

  犧牲玉帛 犧牲:古義: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豬等祭品 今義:為正義事業獻出自己的生命。

  齊師伐我 伐:古義:討伐,攻打 今義:砍伐

  又何間焉 間:古義:參與 今義:中間,隔開,不連線,空間,時間

  肉食者鄙 鄙:古義:鄙陋,這裡指目光短淺今義:輕視,看不起

  弗敢加也 加:古義:虛誇,以少報多 今義:增加

  雖不能察 雖: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再而衰 再:古義:第二次 今義:表示事情或行為重複,又一次

  必以信 信:古義:信實、誠實 今義:書信

  忠之屬也 忠:古義: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義:忠誠

  我的補充:

  6翻譯重點句子。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何以戰?

  小惠未扁,民弗從也。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7學生朗讀課文,注意語調

  如: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讀出反對的意味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讀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讀出肯定的意味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語調應舒緩、深沉,讀出議論的語氣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有解說的意味,語調應低緩

  2.合作探究

  1學生大聲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句,並勾畫出難詞難句,以待討論交流時解決。

  2概述課文大意。

  明確:魯莊公十年春,齊國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曹劌請見莊公,詢問備戰情況,隨同莊公參戰,大獲全勝,曹劌為魯莊公釋疑解惑。

  3提問:本文共有三個自然段,概括一下各寫了什麼?

  第一段:

  第二段 :

  第三段:

  《曹劌論戰》品讀課文 ,分析人物形象

  曹劌 :

  課文集中體現了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表現他的愛國熱情;曹劌問戰,表現他的政治遠見;曹劌參戰,表現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曹劌論戰,表現他過人的謀略。

  魯莊公:

  課文集中體現了魯莊公作為國君見識的“鄙”。魯莊公把戰爭的希望寄託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於求戰,急於攻擊,說明他軍事上的無知。

  但魯莊公不是一個昏君。魯莊公備戰見劌,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意見;莊公作戰用劌,親自參與打仗,表現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莊公戰後問劌,不因勝而自喜,表現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

  綜合以上,可以得出魯莊公並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

  5把你的疑問提出來,共同討論解決。

  3.精講點撥

  本文的詳略安排有何特色?

  明確:課文剪裁詳略得當。本文以曹劌為中心。詳細描寫了他在戰前、戰中、戰後的表現;對於戰爭雙方的對峙、交鋒等則略寫。這樣安排,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4.鞏固檢測

  1給下面劃線的字注音:

  曹劌 又何間焉 肉食者鄙 犧牲玉帛

  小信未孚 登軾而望之 吾視其轍亂

   夫戰,勇氣也 望其旗靡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詞義,並說出相應的成語。

  齊師伐我 齊人三鼓

  望其旗靡 懼有伏焉

  夫大國,難測也 故克之

  三而竭 觀其轍

  3解釋古今異義。

  犧牲: 古 今

  獄: 古 今

  鄙: 古 今

  可以: 古 今

  4原文填空

  A.表明取信於民的語句;戰爭取勝的先決條件:

  B.魯軍發起反攻的時機選擇在彼竭我盈之時,魯軍追擊敵軍的時機選擇在齊軍轍亂旗靡之時。

  C.為什麼“齊人三鼓”曹劌才同意擊鼓進軍?

  5. 課堂小結

  本文以齊魯長勺之戰為背景,論述了必須取信於民並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掌握戰機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生動刻畫了曹劌作為卓越軍事家富有遠謀的特點,語言簡練,情節詳略得當,充分代表了《左傳》的藝術成就,是《左傳》中的名篇。

  6.課後提升

  文中曹劌的形象,令人欽佩。請寫出中國歷史上,你最崇敬的一位愛國將領,並用一句話加以評價。

  例:岳飛:是一位精於軍事,愛國愛民的傑出的民族英雄,但因自己愚忠而被投降派所陷害。

  板書設計:

  曹劌論戰

  情節:請見——問戰——參戰——論戰

  人物:曹劌——遠謀

  魯莊公——鄙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文章,自己翻譯文章,自己總結,自己品析人物性格特點,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發揮小組合作探究的優勢,學生學的積極主動,避免了教師絮絮叨叨的講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