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記憶能力培養與學習方法

  記憶是學習的第一手段,沒有記憶就沒有學習,對於初中物理也是如此。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物理記憶能力呢?小編在這裡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如何培養初中物理的學習記憶能力呢?

  增強物理記憶的常見方法

  1.實驗記憶法

  物理實驗能為學生學習物理提供符合認知規律的表象;能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使學生得到科學方法訓練。例如:做一個覆杯實驗,大氣壓存在的事實讓學生久久不能忘懷;用彈簧測力計拉一個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毛刷,摩擦力的方向栩栩如生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實驗多種感覺器官將知識資訊傳入神經中樞進行思維加工,同時輸出反饋資訊、控制觀察和操作器官,讓學生獲取更為廣泛和深入的資訊,從而達到加深理解和增強記憶的目的。實踐證明:從實驗中得到的知識比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效果好得多,記憶準確、牢固。

  2.直觀記憶法

  教學中,通過實物、模型、繪製掛圖、自制教具等手段、或使用電視、多媒體課件等電教媒體,以及形象生動比喻,將抽象的物理理論形象化,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如利用汽油機的活動掛圖,汽油機模型,自制課件能深入淺出地講清其工作原理。這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歸納、總結記憶法

  物理現象的千變萬化是有其規律的,只有找到事物之間的變化規律,抓住事物變化的本質,就可以理解其事物變化的原因。而物理記憶以理解是記憶的基礎,以對知識的系統化為捷徑,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尋找物理變化規律加以歸納總結,理解越透徹,記憶越牢固。例如:產生感生電流的條件可以歸納為:①電路要閉合;②是部分導體;③一定切割磁感應線。又如:光的反射定律可以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4.對比記憶法

  將新舊知識中具有相似性和對立性的有關內容,以及某些易混淆的概念、定義和規律等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找出異同點及聯絡,可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例如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可以採用列表的方法對照比較,在學生腦海裡形成清晰的輪廓,大大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

  5.趣味記憶法

  在教學中,強調理解記憶,並不排除機械記憶。有些內容本身沒有什麼需要理解的,或限於學生知識水平無法理解,只能運用機械記憶。為防止枯燥記憶,可採用編順口溜、口訣,韻語歌謠等形式幫助記憶。在《槓桿》教學中,作力的力臂是一難點,可以編順口溜:作力臂,並不難,找到點***支點***,找到線***力的作用線***,作垂線。這樣易讀易記,朗朗上口,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激發學習動機,降低記憶難度,提高記憶效率。

  6.縮略記憶法

  物理需要記憶的知識多,學生易“東拉西扯”、“張冠李戴”記不全面。為此,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指出概念或規律的幾個關鍵字或詞,組成一句簡單話來記憶。例如,學習牛頓第一定律要抓住“物體”、“不受力”、“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等關鍵字詞,來加以記憶。

  初中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

  1、多看

  物理研究的是物質的結構和相互作用,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時常能見到,要學好物理,首先就要學會多觀察。多留意身邊的各種現象,比如閃電,彩虹,燈泡的發光,鏡子的反射……如此種種,都是物理學研究的問題。只有多去觀察,才能對這些現象的細節有更深入的瞭解,為下面的方法打好基礎。

  除了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外,我們還需要注意觀察課本中和老師在課堂上給出的物理現象,如課本中提出的問題、給出的圖片、實驗及教師的演示實驗等。仔細觀察當中的物理現象或事實,產生的條件,表現的形式***如運動、變形、溫度變化等***以及結果。

  2、多思

  物理作為自然學科,其內在邏輯十分嚴謹,這就要求我們多去開動腦筋,多想幾個“為什麼”。思考的過程,是不斷解決疑問,同時不斷產生新的疑問的過程。只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才能從本質上理解觀察所得的物理現象及其成因,這樣才能更好地把物理學的邏輯理順。

  “多思”更要注意學習和總結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自己逐漸提高思維能力。我們的課本在講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時,是按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步驟在進行的。一般是先提出問題,再通過實驗研究、觀察、分析推理、概括總結等步驟進行的。因此,在整個物理學習過程中,在學習課本中解決問題步驟的同時,還要注意思考,看自己能否想出與課本中不同的解決問題的實驗、方法和步驟。這樣,就能在學習繼承前人思維成果的同時,又能鍛鍊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3、多記

  雖然物理作為理科,與文科相比,需要記憶的東西不算太多,但基本的公式、定理、現象都需要進行適當的記憶,才能融會貫通,同時在考場上應付自如。大家可要注意了,物理的記憶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而不是機械地記憶。這就要建基於前面的“多思”上了。只有理解了再進行記憶,才能在自己的知識體系內形成完整的邏輯,才能真正抓住物理的精髓和本質。

  記憶時要注意找規律、找特點,還要準確。要準確記住各種定義、定律的文字表達和各種物理量的“單位”,這有利於幫助我們形成物理文字、語言的表達能力。物理計算公式與數學計算公式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是,公式的每一項因子都帶有“單位”。所以,在記憶物理公式表示式時,一定要記住各項因子的物理單位。

  4、多用

  物理是一個應用型學科,學以致用才是關鍵。將自己學到的知識用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上,用到實驗上,用到解答練習題上,都大有裨益。在運用的過程中,知識會進行新一輪的固化,這樣記得更牢;在運用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想法,推動知識體系的革新。

  “多用”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就是重視實驗。做實驗時,應當按老師要求的實驗步驟和方法認真實驗、反覆練習。對老師和課本中給出的有關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探索性小實驗、小製作都要積極想辦法動手做,這對增強動手能力、強化知識體系是非常有利的。另外,還可以自己主動設計實驗。如對課本中插圖、習題裡隱含的實驗內容,就可以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實驗步驟和方法,進行實驗。這能培養創新能力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