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民間音樂論文

  民間音樂是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音樂藝術財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幼兒園在湖北民間音樂教育中的情感培養

  摘要

  【摘要】湖北民間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在湖北民間音樂教育中對幼兒進行情感培養是十分必要的。我園立足本土文化,對幼兒開展民間音樂教育,從創設湖北民間音樂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尊重幼兒的音樂感受和表現建立積極情感、充分挖掘湖北民間音樂的情感因素培養情感等方面注重情感培養,促進幼兒良好的品質形成。

  內容

  【關鍵詞】幼兒園民間音樂教育情感培養

  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有著特殊的功效。《綱要》中指出:讓幼兒通過藝術活動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我們幼兒園立足本土文化,對幼兒開展湖北民間音樂教育,將湖北民間音樂作為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組成部分。因此,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在湖北民間音樂教育中,注重情感培養成為我園教師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1.幼兒園在湖北民間音樂教育中情感培養的必要性

  情感是幼兒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朱小蔓、梅仲蓀在《兒童情感發展與教育》一書中指出:“情感是人類精神生命中的主體力量,它是主體以自身的精神需要和人生價值觀體現為主要物件的一種自我感受、內心體驗、情感評價、移情共鳴和反應選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通過研究發現,“一個沒有受到情感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當他受到情感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揮到80%―90%”。也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在通過充分情感激勵後的發揮作用相當於激勵前的3―4倍。湖北民間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具有調節人的情緒,昇華人的情感功能。因此,只有充分發揮其特殊功能,發展幼兒對人、對事的積極情感態度。積極的情感也是幼兒學習湖北民間音樂的內在動力。幼兒園湖北民間音樂教育的首要目標是通過參加湖北民間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逐步形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及支撐幼兒主動學習的專注、自制等積極的情感態度。但是,在過去的幼兒音樂教育中,把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放在首位,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如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和嚴肅的技能訓練,加之訓練急於求成,所運用的強制性方法對孩子的影響,一方面孩子被壓抑的興趣和緊張焦慮的心情,不利於孩子的個性健康,結果孩子變得被動,變得“厭學”。這種消極的情緒一旦形成,孩子也就失去對學習湖北民間音樂的內在動力。因此,我們要想達到幼兒園湖北民間音樂教育的目標就難以實現,這種以犧牲孩子情感等多方面發展為代價去發展孩子的認知是不可取的。《綱要》中指出: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體現了一個鮮明的價值取向,培養讓幼兒終身受益的品質。因此,我們必須改變觀點,把情感和態度作為幼兒發展最重要的方面,為其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2.在湖北民間音樂教育中注重情感培養

  情感態度是伴隨著活動過程中產生的體驗,是在學習、遊戲、生活中慢慢積累起來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傾向性。原則上講,情感態度不是“教”出來的,它的形成是潛移默化的結果。因此,在湖北民間音樂教育中注重情感培養,幫助幼兒積累湖北民間音樂學習的積極情感,促進幼兒良好的品質的形成,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注重創設音樂環境,激發幼兒對湖北民間音樂的興趣。幼兒的音樂行為深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湖北民間音樂環境對幼兒所起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耳濡目染的。因此,我們在創設環境時,嘗試了從視覺、聽覺、觸覺多感官施加湖北民間音樂教育影響。如:晨間及下午起床時間,幼兒園播放湖北民歌、黃梅戲供幼兒欣賞,引導幼兒在民間音樂的環境中進行一些自由遊戲活動,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讓幼兒在美妙的音樂中心情愉快、思維活躍,從而產生對湖北民間音樂的喜愛之情。在表演區中,我們投放了黃梅戲人物圖片以及服裝、道具等引導幼兒關注它、欣賞它,引發幼兒主動地嘗試表演,滿足了幼兒的需要、興趣,從而獲得了愉快的情感體驗。

  2.2尊重幼兒的音樂感受與表現,建立積極的師生情感。湖北民間音樂教育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只有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寬鬆、愉快、自主的和諧氣氛,建立融合師生感情,才能更好地激發幼兒對湖北民間音樂活動的興趣,有助於培養幼兒積極的心理情緒。

  2.2.1欣賞幼兒。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發展的步調,有自己處理事情的方法,但得到教師的尊重和欣賞,幼兒就願意拓展自己的空間,發揮自己的潛能。如:課間幼兒聽到活潑、歡快的民歌、樂曲,會用各自不同的形式表現音樂。有的幼兒翩翩起舞;有的幼兒找同伴遊戲;有的幼兒歡快哼唱。我充滿喜愛地欣賞幼兒,有時也與幼兒一起快樂參與,我的參與贊同,幼兒的勁頭更足,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與想象。

  2.2.2鼓勵幼兒。興趣源於自信,而幼兒的自信則是通過成人肯定的評價與鼓勵而獲得的。因此,教師在活動過程中,通過鼓勵幼兒,以正面、肯定的語言評價幼兒,使其體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產生自信心。如:在欣賞黃梅戲《觀燈》時,孩子對人物角色的理解不同,在創編各種人物觀燈的神態時各不相同,我們要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身心愉悅,個性得到發展。

  3.充分挖掘湖北民間音樂的情感因素,培養情感湖北民間音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不同的音樂作品體現不同的風格和情感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分析作品的歌詞意境、旋律、節奏、力度等特點,引導幼兒體驗積極參與湖北民間音樂活動的樂趣與感受,初步瞭解湖北民歌,黃梅戲、地方舞等湖北地方文化特色,激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的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民族意識,幫助幼兒體驗參與活動的成功和快樂,培養合作精神,促進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如:在欣賞《黃梅風》活動中,教師通過圖片、課件讓孩子看一看、說一說,讓幼兒初步瞭解家鄉的文化底蘊,激發幼兒愛家鄉黃梅的情感;通過聽一聽、唱一唱,讓幼兒感受到樂曲的旋律優美、動聽,感受到欣賞活動的快樂;通過演一演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情感去表現作品,體驗到表演的樂趣。在教唱黃梅兒歌《小放牛》活動中,教師啟發幼兒根據原有的曲調以猜燈謎的方式編歌詞,發展幼兒擴散性思維,鼓勵幼兒大膽創編歌詞,培養幼兒對歌曲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愉快的情緒體驗和歌唱表現中,激發幼兒愛家鄉、愛勞動人民、受唱民歌的情感。在“黃梅戲”戲曲欣賞活動中,要求幼兒嘗試與同伴討論所表演的唱段中角色服裝和動作的設計,能大膽地和小組的同伴合作進行表演。在這個活動中,只有同伴互相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目標。因此,通過參加集體的音樂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集體合作意識,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總而言之,幼兒園在湖北民間音樂教育中,充分發揮情感教育功能,注重情感培養,關注幼兒的情感和態度,促進幼兒良好的品質形成,將使幼兒終身受益。

  篇二

  淺析民間音樂與幼兒園課程的融合

  摘要

  摘 要: 幼兒期是幼兒藝術發展和音樂訓練的關鍵期,通俗有趣的藝術題材和切實有效的實施策略對幼兒音樂藝術領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簡練、淳樸、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間音樂是引導幼兒喜愛民族音樂、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手段。因此,將民間音樂與幼兒園課程融合不僅有助於幼兒藝術領域的發展,而且有助於中國傳統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內容

  關鍵詞: 民間音樂 幼兒教育 課程融合 實施策略

  民間音樂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何時,我們都應該傳承和發展民間音樂。國家新頒佈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推動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匈牙利著名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曾指出:“幼兒期是音樂訓練的關鍵期。”對學前兒童進行正規音樂教育可以促進他們音樂創造性的發展。因此,將民間音樂與幼兒園課程融合不僅可以培養幼兒對民間音樂藝術的喜愛之情,發展他們的音樂創造力,還可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

  一、民間音樂與幼兒園課程融合的原因

  中國傳統的民間音樂包括民謠、民間歌曲和戲曲等幾大類,內容豐富、簡單,易於理解。將民間音樂與幼兒園課程融合不僅可以使幼兒在藝術領域得到多元化發展,而且豐富幼兒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傳統文化得到更好地繼承與發展[1]。

  ***一***民間音樂內容通俗有趣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在認知發展理論中指出3~6歲兒童的思維處於具體形象思維時期,這個時期的幼兒只能通過直觀事物的具體形象理解事物的特質。而今很大一部分兒童歌曲都比較抽象,不利於幼兒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傳統的民間音樂是古代社會群眾在勞動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音樂形式,是舊時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們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用歌曲形式表現出來,使歌曲內容通俗有趣,便於理解,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和趣味性,能吸引兒童的注意,促進他們想象力的發展。如《劉海砍樵》這首民歌就是將一男一女的談話用說唱形式表現出來,節奏感極強,富有喜感,能給幼兒帶來聽覺上的衝擊;而且歌詞內容的畫面感比較強,可以讓幼兒發揮想象進行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兒的想象力得到極大地發展。由於學前兒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學習內容生動有趣,不僅有助於幼兒園集中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枯燥無味,讓孩子在學習中體驗古代社會群眾生活的苦與樂,體驗到生活的美好。

  ***二***民間音樂結合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民間音樂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更擁有多種種類的民間音樂,內容豐富。它並不是一種簡單的音樂型別,更是一種民族文化現象,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各民族文化的真實風貌。從我國各種型別的民間音樂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古代社會各民族悠久的歷史發展脈絡和廣闊的社會生活,包括政治、社會、風土人情及審美方式等[2]。

  1.民間音樂與早期教育結合可以促進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

  隨著時代不斷變遷與發展,民間音樂日漸被流行音樂和通俗音樂所取代,而傳承與發展民族文化卻是人們亙古不變的責任。曾經有關腦科學的研究指出:學前兒童期是大腦對新經驗學習與吸收最開放的時期,是兒童成長的“精神胚胎期”,也是兒童藝術領域發展的關鍵時期[2]。因此,將民間音樂與早期教育相融合不僅能讓兒童瞭解民間音樂文化,萌發對民間音樂的喜愛之情,從而促進民間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還有助於幼兒藝術領域的發展,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興趣。

  2.民間音樂與早期教育結合可以促進其審美髮展,陶冶情操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直接刺激幼兒的聽覺器官,讓幼兒進行聯想與想象,使他們得到美的享受,體驗到審美的愉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好的音樂可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而民間音樂是一種純自然的音樂文化,是古代社會群眾自娛自樂發展起來的一種藝術。這些曲子的旋律比較緩慢、動聽,讓人彷彿置身於古代簡單、淳樸的農村生活,沒有了城市的繁華與喧囂,迴歸自然,讓人的心感到無比平靜,能陶冶幼兒的情操,提高他們的修養,讓幼兒體會到生命之美,提高他們的審美標準。

  二、民間音樂與幼兒園課程融合的策略

  要把民間音樂與幼兒園課程有效融合首先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髮展特點進行分析,合理選材。課程材料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生動有趣的題材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其次,教學策略不可小覷,音樂活動是幼兒自發的活動,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活動,教師應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尊重幼兒活動的自主性。因此,通過學習和遊戲相結合的方法能讓幼兒體會學習的快樂,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選擇具有情境性的民間音樂作品,將教育和角色表演有效結合。

  陳鶴琴說:“喜歡遊戲是兒童的天性。”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角色表演是遊戲的一種表現形式,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選擇具有情境性的民間音樂教材進行教學,既滿足幼兒對遊戲的渴望,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又契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的“寓教育於生活與遊戲之中”這一要求,把學習與遊戲結合,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提高學習效率[3]。如《劉海砍樵》,通過把一對男女的對話用說唱形式表現出來,曲調比較歡快,能很好地刺激幼兒的聽覺。除此之外,它具有極強的畫面感,適合幼兒表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小孩子進行角色扮演的形式實施教學,讓孩子在預先創設好的情境中學習課堂內容,這樣既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又達到教學效果,一舉兩得。

  ***二***選擇節奏感強並結合多種傳統樂器演奏的民間音樂作品。

  幼兒本身對任何事物都是很好奇的,針對這一特點,可以選擇一些節奏感強並結合多種樂器演奏的民間音樂作品,通過幼兒對樂器的好奇,把他們帶入到學習中,這樣既能拓寬他們的視野,讓他們瞭解中國傳統的民間樂器,又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像這種節奏感強並且有多種樂器合奏的曲子,在教學時可以讓孩子通過敲打真實的民間樂器學習,滿足幼兒的好奇欲,並且真實的體驗讓他們更能體會音樂的美妙。如《鳳陽花鼓》,曲子涉及鑼和鼓兩種傳統樂器,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孩子真實接觸這兩種樂器進行教學,利用曲子的節奏感,讓孩子跟著曲子的節奏打鼓,這樣便於他們掌握曲子的旋律和節奏感,學習起來不會顯得索然無味,有助於強化教學效果。   ***三***選擇旋律輕緩優美的民間音樂,利用聲像合一的方法進行教學。

  幼兒期的孩子各方面發展都不成熟,只能從聽覺、視覺和觸覺等感官方面感覺音樂活動,而且幼兒的內心世界比較純淨,不適合嘈雜快節奏的音樂,教學時教師選材偏向那些節奏緩慢的輕音樂,在幼兒音樂活動教育中旋律輕緩優美的民間音樂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可以讓孩子在音樂中靜下心來欣賞,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修養。如《搖籃曲》,它的曲調緩慢優美,讓幼兒有寧靜又溫馨的感覺。像這類民間音樂就不適合與遊戲相結合,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音樂與一些溫馨又美好的圖片放在一起播放,讓孩子更真實地體會到音樂中的情感,培養他們正確的審美觀,提高修養。

  ***四***選擇具有舞蹈性質的民間音樂

  幼兒的協調能力發展並不成熟,選擇帶有舞蹈性質的民間音樂,可以讓幼兒邊唱邊跳,鍛鍊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更好地掌握音樂節奏,培養學習藝術的興趣。幼兒期的孩子身體發展並不成熟,適當進行舞蹈練習對他們以後生長髮育有一定的好處。而且陳鶴琴說過“幼兒天生好動”,把唱和跳結合起來教學滿足幼兒這一特點。如《小看戲》是東北的一首民歌,這個樂曲把東北秧歌和曲子結合起來,節奏歡快。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挑選東北秧歌裡幾個簡單的動作進行教學,讓幼兒重複練習,把動作與音樂結合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學手段,既能鍛鍊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讓幼兒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的節奏,又可以把民間音樂與幼兒園課程有效融合。

  總之,民間音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是整個民族的責任。所以,我們應從小重視民族民間音樂教育,將民間音樂帶入課堂中,與幼兒園的藝術課程相融合,加深幼兒對民間音樂的瞭解,培養幼兒對傳統藝術的興趣。總而言之,利用優美的民間音樂進行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藝術領域的發展,而且可以使傳統民間音樂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與發展。

  文獻

  [1]沈麗萍.民間音樂與幼兒多元發展[J].科學教育,2010,4:76.

  [2]李思華.幼兒園應重視對我國民間音樂資源的挖掘與利用[J].文教資料,2010,21:162.

  [3]王淼.讓幼兒在民間音樂中感知中國傳統文化[J].新課程***小學版***,2012,4:142.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