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恆,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 認識本課1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0個,正確讀寫“檢視、休克、迫在眉睫、草墊、嗚咽、拳頭、竭力等詞語。”

  ② 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預習提示進行學習。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瞭解阮恆為了搶救受傷的同伴。不顧自己生命的安危,毅然獻出自己鮮血的全過程。運用比較讀寫結合討論的學習方法和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3、情感與態度目標

  能從阮恆無私的獻血中,感受到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學習阮恆具有真誠地對待朋友的純真,樸實的品質。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描寫在戰爭時期孤兒院的孤兒阮恆為了救活自己因流血過多,生命垂危的同伴,毅然獻花出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生命的動人故事。故事的開頭寫了一名孤兒在炮彈的爆炸中受了重傷,急需輸血,接著具體描寫了阮恆獻血的全過程,課文生動地描寫了阮恆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真切地反映了阮恆獻血時的複雜心情,最後點明阮恆獻血的原因。雖然他誤認為獻血後會死去,但為了救活“她”,他能願這樣做,這種朋友間的真誠、無私助人的品格十分可貴,十分感人。因此,通過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進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應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但在具體操作時,教師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討論中得到解決。

  3、學校與學生狀況分析

  學校的現狀決定著教學的客觀條件,因此,在設計教學思路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有“空中樓閣”那樣的教學設計,我們是一所農村小型學校,在現代化教學裝置走進課堂教學的今天,我們對此只有望而興嘆,無所作為,加上農村學生的學習背景和生活背景和城市的學生相比,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因此,在採取教學方法上我儘量以“我”為中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善課堂教學中各個方面的需要,使之逐漸步入新的軌道。

  4、教學設計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每一個人都會有很多的朋友,我想,大家肯定也有朋友,不過今天我們將看到的是一對在戰爭中的朋友,我想,同學們一定對這對朋友感到興趣吧,那我們今天就一齊來學習《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

  板書題目,齊讀題目***激趣匯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指導讀準整體認讀音節。wū嗚、y咽、三聯拼音節:din墊、qun拳***指名學生讀,其他同學做評價***,“咽”是多音字,可讀yn,狼吞虎嚥。

  2、檢查學生的生字字寫,注意“睫”是“目”字旁,不要寫“日”;“墊”的右上是“丸”,不要少寫一點;“揭”和“竭”字形相似,字義不同。

  3、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①開火車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讀後適當評議,糾正讀錯字和讀破句的地方。

  ②選一名朗讀較好的同學再讀課文,然後提出問題,“想想課文主要寫一件什麼事”,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準備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讓同學們在聽中比較自己哪些地方還沒有讀好,便於糾正***

  ③請學生說說課文是寫一件什麼事?

  三、運用方法,理解內容

  1、抓重點詞語、句子,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與同桌討論的形式,探究人物的內心活動。

  ①默讀課文,畫出文中的重點詞和描寫阮恆獻血時的神態、動作句子***請學生說說自己畫的是哪些句子***,互相交流、討論、總結並進行板書:迫在眉睫、啜泣、捂住、搖頭、嗚咽、掩蓋、又搖頭、哭泣、制止。

  ②提問題:阮恆舉手時為什麼“顫抖”?為什麼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阮恆在抽血過程中為什麼“一句話也不說”?他為什麼“立刻停止了哭泣”?既然抽血不會疼,怎麼會“啜泣”呢?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有什麼痛苦呢?

  ③指導學生看圖,並進行引導。

  ④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

  ⑤學生彙報討論結果,師生共同評價。

  四、練一練

  讀句子,用“√”選出正確的解釋。

  1、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①“舉起”“放下”“又舉起”說明阮恆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一直拿不定主意。*** ***

  ②“舉起” “放下”“又舉起”說明阮恆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終於拿定了主意。*** ***

  2、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①阮恆的表情和動作,說明他當時內心很痛苦,並且設法掩蓋和制止內心的痛苦。*** ***

  ②阮恆的表情和動作,說明他當時身體非常疼痛,並設法掩蓋和制止身體的疼痛。*** ***

  五、總結概括,思想昇華。

  啟發談話,提出問題。

  今天我們學習了《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文章的主人翁精神深深地打動著同學們的心,我想這時每個同學都會許多內心的話要說吧!好,下面你們就圍繞著老師提出的話題,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1、你認為阮恆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對朋友的感情是怎樣的?

  2、你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你準備怎樣去做?

  生說——師評價——總結

  六、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描寫阮恆獻血時的神情、動作句子。

  教學自我評價

  這應該是一堂比較成功的課,因為在課堂教學中對教學的知識點及學生的技能訓練,我都有機地、比較恰當地滲透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新的課堂教學理念。注意教和學的關係,並在引導的過程中,難點、重點處理得較為自我、適度,使學生的學習學得輕鬆愉快,並從中獲得了相應的學習效果。但在情感及價值觀方面,還沒有達到滿意的效果。要能真正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使學生的身心如臨其境。使他們在學習中得到感悟,得到心靈的昇華,這才是理想的教學效果,但在這裡還做不到,因此,這是不足的地方。

  教案點評

  重視語文教學中的讀、思、感、說的訓練,是新課程下課堂教學的理念。本節課在這方面做得較好。有專家曾指出:教語文不讀書,就等於不是在教語文。本節課教師在引導學生讀的過程中,有感情朗讀、默讀、個別讀、集體讀等訓練,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特點,學生能從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昇華。另一方面,教師抓住文中重點語句進行教學,如:抓住了阮恆獻血時的神情、動作句子,通過讀——討論——彙報的形式進行教學,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的學習形式,並在學生讀後感悟中,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想,使學生的思想感情得到進一步的昇華,達到了語文教學中育人的效果。相反,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師在教語文的時候,不知其文的味道,不深入領悟和感觸到文的精髓東西,並以此去觸及學生的心靈,可以想象這樣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而這節課在這方面做得較好,但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對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中,教師所採取的激情引導所準備的背景,還是不夠,顯得較為清淡。

  她是我的朋友課文原文

  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

  戰爭時期,有一天,幾發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裡。兩名兒童當場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

  附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接到訊息,帶著救護用品迅速趕到了,經過檢視,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輸血迫在眉睫。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幾名受傷的孤兒卻可以給她輸血。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願意獻血。

  一陣沉默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噢,謝謝你。”醫生說,“你叫什麼名字?”

  “阮恆。”

  叫阮恆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後,一根針扎進他的血管,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疼嗎,阮恆?”

  醫生問道。阮恆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醫生問他為什麼這樣哭,然後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事後,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但是他為什麼願意這樣做呢?”有人問。

  醫生轉身向那個小男孩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小學語文學習方法

  1、學會快速閱讀。

  在實際學習中,許多同學不甚閱讀,更不用說大量的閱讀課外書籍。長期下去造成的結果是不會讀書,沒有形成熟練的閱讀技能,對學習的發展造成嚴重障礙。這裡我所講的閱讀技能並不是指能簡單的讀,而是指在閱讀的同時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閱讀的能力,是指能夠根據文章的不同的文體、內容、表現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書中內容的一種技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多讀書,注意瞭解不同閱讀材料的特點和閱讀技巧,加強讀思結合,並且有意識的加快閱讀速度,逐漸形成閱讀技能。

  2、作好筆記。

  作筆記有助於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是一種必須掌握的技能。初中生的學習筆記主要有課堂筆記、讀書筆記和複習筆記等。課堂筆記應注意結合課文對老師所講內容進行記錄,不能全抄全錄老師的板書,讀書筆記應注意做好圈點勾畫,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複習筆記應注意做好知識的歸納整理,如經常讀錯的字音、寫錯的字形,常用文言實、虛詞等,理清知識結構和聯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論哪種筆記都要做好疑難問題的記錄,便於集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