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紅工夫是哪裡的茶葉

  川紅工夫茶你看這名字的時候你肯定不知道他是生產與哪裡的,你知道它的產區主要是哪裡嗎?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川紅工夫生產地區

  咱紅工夫茶的產區位於川東南地區,即長江流域以南邊緣地帶,包括宜賓、江律、內江、涪陵四地區以及重慶、自貢兩市所屬部分地區。這裡茶樹發芽早,比川西地區早40天,採摘期也比川西地區長40~60天,全年採摘期可達210天以上。

  川紅工夫茶4月即可進入市場,以早、新取勝。川紅之珍品“旱白尖”更是以早、嫩、快好的顯著特點及條索緊細,毫峰顯露,色澤烏潤,香氣鮮嫩濃郁的優良品質特點獲得了高度的讚譽。

  川紅工夫生長環境

  四川省是我國茶樹發源地之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四川地勢北高南低,東部形成盆地,秦嶺、大巴山擋住北來寒流,東南向的海洋季風可直達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7--18℃,極端最低氣溫不低於-4℃,最冷的1月份,其平均氣溫較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2--4℃,茶園土壤多為山地黃泥及紫色砂土。

  茶園一般地勢較高,伏旱影響不大,十分宜茶生長。川紅工夫生產於川東南地區,即長江流域以南邊緣地帶,包括宜賓、江律、內江、涪陵四地區及重慶、自貢兩市所屬部分地區。這裡茶樹發芽早,比川西茶區早39--40天,採摘期長40--60天,全年採摘期長達210天以上。秋茶產量佔全年的26--30%。

  川紅工夫茶發展

  川東北茶區的萬縣、達縣、南充及南部靠近長江沿岸各縣,氣溫較高,氣候與川東南茶區大體相似,適合發展紅茶生產。

  50年代中期,先在宜賓、萬縣、達縣等地區10餘個縣的部分國營茶場試製工夫紅茶,逐步推廣,年產僅為3000餘擔,後逐步調整產區佈局,主要集中在宜賓、鎢連、高縣、珙縣四個縣生產工夫紅茶,1980年工夫茶的毛茶產量已達4萬餘擔,此後基本維持這一產量水平。

  川紅工夫歷史和出口

  歷史

  上世紀90年代,由於市場變化等原因,“川紅”受到了重挫,在國內外市場已基本上看不到“川紅”的身影,“川紅”名存實亡。

  出口

  宜賓地區所產川紅,出口早,每年4月即可進入國際市場,以早、新取勝。川紅珍品──四川林湖茶業公司的「林湖紅芽」,更是以早、嫩、快、好的突出特點及優良的品質,博得國內外茶界的好評。1979年首批川紅工夫─級每噸售價7320美元,高於國內的同類同級的工夫茶價格,並得到高度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