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拉丁舞的動作

  拉丁”是催生愛情的魔法舞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資料,供你參考。

  一、

  跳國標拉丁舞時,非常講究基本姿勢正確,包括脊柱保持垂直***直腰***,同時,腰胯要放鬆,做到丹田控制呼吸***而牛仔舞時,呼吸的控制要提高到胸腔***,因此,要取得良好的姿勢和內在力量,最好的方法是記住一些最基本的要點:

  一、站立時,懸頂拔背。這樣,可使背肌往上伸展,脊柱保持中正不偏;同時,可以增加頸部到腰腹的長度,更重要的是使身體保持舞蹈的“直腰”,而不呈現猥瑣、無精打采的狀態。

  二、頭部向上,感覺從耳根部位開始頭部向上豎起,能起到精伸提起的作用,同肘,要感覺頸的長度,耳朵和肩膊的距離。

  三、兩肩鬆垂,兩肘微微向下鬆沉。跳拉丁舞時,握持不要夾得太緊,也不能大鬆軟;要穩固,十分堅定,有彈性,不能僵硬。

  四、確定收小腹,利用丹田內氣控制呼吸***而牛仔舞時為了保持迅速而較高的跳躍,需要將氣息留在胸腔***,胸部要非常舒鬆自然。

  五、人在水中跟地面一樣,可以通過呼吸使身體變輕。

  六、頭部的轉動,要帶動整個脊柱轉動,而不是頭頸單獨轉動。

  七、腰胯要放鬆,感覺腰腿至腳大拇指的長度。

  八、上半身要往上伸拔,使得脊柱像吊著的鐵鏈一樣,既鬆垂畢直而又靈活,這樣,從中腰起,上下就有一種對拉的抗衡力,尤如禾苗的生長,根往下生,莖往上長;使身體放長,增加身體上下的抗衡力,抗衡力越大,就越能增加彈性和爆發力。這樣,就會有更好的表現。

  二、跳拉丁舞的知識

  八個方位——1—8點***呈米字型,45度一個點,舞蹈者正前為1點,依次點數順時針方向。***

  是用以規範舞蹈者面向,走向的專業術語。即:場地正前為第一方位—“1點”;右前、右旁、右後為第二、三、四方位—“2、3、4點”;正後為第五方位—“5點”;左後、左旁、左前為第六、七、八方位—“6、7、8點”

  扶把訓練 即學員手扶把杆做舞蹈動作。分“單手扶把”和“雙手扶把”。

  中間訓練 即站在訓練場地中間做練習。是相對“扶把訓練”而言。

  對稱動作 指左、右相對的同一動作。如“右按手”的對稱動作即“左按手”

  動作的左與右 單一舞蹈動作一般都分左、右兩面,通常是以動作腿***或動作臂***來區分。如右手做“盤手”即稱“右盤手”。舞蹈訓練中常稱“左虛步”、“右端腿”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做該動作。

  動作的單與雙 有些動作以單臂***或腿***做動作時多稱左或右***見上條***;以雙臂***或雙腿***做時即標以“雙”字,如“雙山膀”、“雙搖臂”、“雙起雙落”等。

  面向、視向 身體正面所朝的方向稱面向;眼看幾點即視向,一般也包括臉的朝向,如“眼看8點”,即臉和視線均朝8點。

  亮相 源於中國古典舞蹈中獨具特色的一種技法。即在某舞蹈段落最後,以一個加強節奏感的動作塑造該舞姿“造型”。通過這個舞姿動作頓挫到位,或甩頭、凝視等使表達的神情更明朗、強烈。此種造型即亮相。

  平圓、立圓 與地面平行的圓圈運動路線***通稱“劃圓”***即“平圓”;與地面垂直的圓圈運動路線即“立圓”。

  劃弧 指在“劃圓”軌道上的某一段路線,如手臂劃“上弧線”,即手臂做立圓的上半圓。

  留頭、甩頭 身體開始轉動而頭仍留向原方位不動,稱“留頭”。頭從一方位迅速轉向另一方位稱“甩頭”。例如“轉圈”、“翻身”動作,開始轉體時“留頭”,當身體轉動約180°時,再迅速甩頭360°,以控制旋轉方向、增強動力。甩頭也是亮相時的常用動作。

  涮頭 以頸為軸,頭在肩上方做平圓動作。

  環動 多指腿部以髖關節為軸的劃圓動作。有時也泛指其他關節為軸的劃圓動作。

  控制 此處指舞蹈訓練課目的一種。即使舞姿靜止在一個動作上,訓練肢體的控制力量和能力。

  身韻 即舞蹈的“身法和韻律”。其基本的動作元素有“提”、“沉”、“衝”、“靠”、“含”、“展”、“移”等。它是中國舞蹈中獨具特色的藝術表現技法,體現了中國古典舞蹈風格的特徵。

  起範兒 正式動作以前,從力量或動作上做準備,稱“起範兒”。一般在正式動作前的半拍時間,做起法兒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