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正能量文化如何紮根小微企業

  企業文化作為社會大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客觀地存在於每一個企業之中。優秀的企業文化,將極大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反之則將削弱企業的組織功能。那麼?

  要改變企業的命運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性格,要改變企業的性格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習慣,要改變企業的習慣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行為,要改變企業的行為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觀念。而完成這一系列的改變,就是建設企業正能量文化的過程。

  小微企業不同於大中型企業,為節約用工成本,幾乎將人力都置於生產經營第一線,具備專門從事企業文化管理的團隊對小微企業是奢侈的。企業文化讓小微企業又愛又恨,不搞不利於經營,想搞又搞不起來,如同霧裡看花,抓不實,握不緊。那麼究竟如何培育企業文化,發揮凝聚引領作用,使其成為小微企業的軟環境正能量,一直是小微企業苦苦尋找的出口。

  正能量文化的“登堂入室”

  美國一直是世界上經濟強國,但進入上世紀70年代以後,美國遇到了日本的強大挑戰,現實迫使美國人認真研究日本的成功之謎。通過實地考察和對比研究,他們發現在日本經營管理最成功的企業裡,居第一位的並不是嚴格的規章制度,更不是計算機或任何一種科學管理技術,而是企業文化。1982年,以美國人迪爾和肯尼迪的一本企業文化的專著《企業文化——小微企業生存的世俗與禮儀》作為開端,企業文化管理使企業管理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企業文化開始登堂入室。企業文化包括了企業環境、價值、企業中的英雄、儀式和文化網路這五大要素,其核心是組織成員共同價值觀。企業文化是企業存在的一種核心力量,是它支配著企業,它有可能使企業得到順利的發展,也可能導致企業陷入災難的深淵。企業文化功能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導向功能。所謂導向功能就是通過它對小微企業的領導者和職工起引導作用。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主要體現在價值觀念的指導和企業目標的指引。

  二是約束功能。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主要是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規範來實現。首先,有效規章制度的約束。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內容之一。企業制度是小微企業內部的法規,小微企業的管理者和職工必須遵守和執行,從而形成約束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顯然與之相悖,負能量佔據了上風;其次,道德規範的約束。道德規範是從倫理關係的角度來約束小微企業領導者和職工的行為,可以具體到個體正能量的發揮上。如果人們違背了道德規範的要求,就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心理上會感到內疚。

  三是凝聚功能。企業文化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情,會在小微企業形成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氣氛;強化團體意識,會使小微企業職工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價值觀念形成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職工把小微企業看成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本職工作看成是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小微企業步調一致,形成統一的整體。

  四是激勵功能。共同的價值觀念使每個職工都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為的價值,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種滿足,這種滿足必將形成強大的激勵,個體正能量迅速轉換成集體正能量。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中,管理者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支援,特別是管理者對職工的關心,會讓職工感到受人尊重的感覺,自然會振奮精神,努力工作。

  五是調適功能。小微企業各部門之間、職工之間,由於各種原因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解決這些矛盾需要各自進行自我調節;小微企業與環境、與顧客、與其他企業、與國家、與社會之間都會存在不協調、不適應之處,這也需要進行調整和適應。企業哲學和企業道德規範使經營者和普通員工能科學地處理這些矛盾,自覺地約束自己,完美的企業形象就是進行這些調節的結果。調適功能實際也是小微企業能動作用的一種表現,是個體正能量與個體正能量之間、個體正能量與集體正能量之間、集體正能量與集體正能量之間相互作用的表現。

  小微企業需要正能量文化

  當下,社會需要正能量,人人需要正能量,企業更需要正能量,尤其需要正能量的企業文化。

  1、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企業精神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管理者要充滿激情、樂觀豁達,要身先士卒,帶領員工共同完成工作,使得每一個人都步調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整個集體才能充滿了凝聚力。歷史上為什麼那麼多將領舍著性命跟著君王奪取江山,往往靠的是領導者人格的魅力,管理者個體本身所具有的朝氣會彌補許多制度上的不足。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在積極向上的企業精神引導下,一切皆有可能。

  2、品質優良的企業文化。無論是做企業、做產品,還是做人,都要講求品質。做企業實實在在,眼光高遠,不為蠅頭小利而背信棄義,不為競爭而忘卻了公序良俗。

  3、誠實守信的文化。這裡包含管理者與員工的和諧相處,也包含小微企業對客戶的關係維護。誠信是雙方的,小微企業內部業績考核兌現要保持一貫性,不能忽左忽右,管理者不能失信於員工;員工也不能胳膊軸往外擰,挖企業牆腳。與客戶合作要講品性,不能耍奸使詐,不能失信於客戶,要樹立誠信的小微企業道德和處事哲學。

  4、合規經營的文化。要樹立合規經營文化,不能做違法的買賣。從管理者到員工都要做合法公民,經營要走正道,不能歪門邪道,不能搞投機取巧、強取豪奪,人間正道是滄桑。

  5、團隊協作的文化。企業中,再詳盡的崗位職責說明書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將所有的工作都固定下來,實踐證明,至少有30%的工作屬於職責之外的,那這項工作由誰來做,沒有明確的安排,這時候就需要團隊協作的文化發揮作用。在總的經營目標框架下,能夠摒棄互相扯皮、推諉惡習,不斤斤計較地去完成職責以外的

  工作,這是一個朝陽企業與夕陽企業的顯著差別。

  6、以人為本的文化。如果說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那麼這個核心的核心是培育和造就優秀的人才群體。小微企業管理者必須認識到,人是最重要的。對待職工個人利潤與企業利潤的態度決定了企業管理者人品的高下。好的企業文化會使員工感受到很強的歸屬感,併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個體雖說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是它也絕非超載群體的孤立者,個體對於群體事務進行參與,利用種種措施來釋放自身的能量,發揮聰明才智,為群體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小微企業群體對於個體的作用進行鼓勵和認可,這樣就會大大增強個體的“主人翁”地位的自我感覺,增強對群體的歸屬感。任何向上的文化都應體現人本思想,這是一個值得所有管理者反思的問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是企業,不是員工的父母,對職工要求不應求全責備,而是讓合適的人幹合適的事,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用其長棄其短就足矣。

  構建小微企業正能量文化

  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劉叔銘說過,企業好比人,企業的命運好比人的命運,是由性格所決定。要改變企業的命運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性格,要改變企業的性格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習慣,要改變企業的習慣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行為,要改變企業的行為就必須先改變企業的觀念。而完成這一系列的改變,就是建設企業正能量文化的過程。

  第一要藉助外援,科學規劃。小微企業很少有專門的企業文化建設部門。這時候就要藉助外援,可以聘任專業的人才或者是專門的管理公司、策劃公司,根據企業的經營模式、行業屬性、產品市場、發展願景等維度,為企業量身定製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企業文化發展規劃。毋庸置疑,人是文化的載體,培育文化要與改造隊伍相結合。要注意削減那些敬業精神不強、因循守舊、私心重、無作為人員,大膽起用、引進、重用有思想的人才。

  第二要有清晰的企業文化指向。企業文化目標的確立,忌高談闊論,華而不實。立意不一定高遠,但一定讓職工看得明白,思想不一定深刻,但一定要可以信服,規劃不一定要完美,但一定要可供執行。企業面對的是廣大職工、客戶群體,不是個別的專家學者。所以要創造的是平民文化,企業文化應該是平民文化。

  第三要有企業文化的引領機制。企業文化又是一種領導者的文化,應當首先由小微企業管理者絕對倡導併力行。通過管理者的言傳身教和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地證實企業文化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從而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在小微企業內逐步構建出充滿活力的企業文化。

  第四要創造寬鬆的用人環境。一個優秀小微企業的優秀員工必須具備求勝心、進取心和咬緊牙關、永不言敗的精神,不管這種精神是來自於生命激情還是職業素養,一切可以讓員工積極起來,活躍起來的精神都是小微企業所需的,小微企業必須通過各種途徑來激發、調動這種精神。積極營造重知識、重人才的用人環境。

  第五要建立公平的薪酬機制。薪酬激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情緒、積極性和能力的發揮,是比較有效地提升執行力的方法。常見的做法是增強薪酬設計上的激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