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素養論文範文
漸漸的隨著素質教育在教學中的不斷應用,這也就證明了素質教育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的時候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學素養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農村學生文學素養提升影響分析
【摘要】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該通過一定的方式,引導活動的順利開展,讓小學生更多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同時對於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修正和指導。
【關鍵詞】農村學生;文學素養;因素;建議
小學是接受啟蒙教育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正是學生大腦發育,逐漸建立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小學教育除了讓學生知道學什麼,還應讓學生知道該怎樣學、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學習。因此,在這一階段對小學生進行文學素養的培養,能夠提升學生對於教學形式的認識,為其今後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文學作品奠定基礎。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影響農村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存在以下因素。
一、影響農村學生文學素養提升的因素
1.對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關係認識不清。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旨在幫助每個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開展語文教學和文學素養的提升是站在同一個立場的,他們有共同的教學物件,兩者之間還藉助共同的教學環境和人員。目前,文學題材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小學生進行擴充套件閱讀的主要內容,這種文學內容的出現,讓學生體會到了文字與內容的美感。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對於小學語文教學與文學素養之間的認識並不清晰,往往把主要的教學精力放在小學語文教學“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上,對於小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2.小學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匱乏。目前,我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是大中專學歷,在文學素養的修養上,自身都沒有較高的認識,因此難以實現對於小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這縱然與個別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後,沒有能力找到較高學歷的教師隊伍有關,同時也反應出當地教育部門對於小學教師的選拔不科學。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文學素養不能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很難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錯位和迷失,最終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效果。
3.學生很少接觸國內外的文學作品。目前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縱然在教材中提升了文學作品的篇幅,但是這隻能滿足小學生對於文學素養的啟蒙作用,而對於真正的文學素養的提升是難以起到作用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於廣大的農村地區,學校中相關的國內外優秀的文學作品是相對匱乏的,這就導致了小學生很難接觸到優秀的文學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小學生對於文學素養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和學生更多關注的是考試分數,而對於自身影響更為深遠的文學素養的培養就沒有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二、提高農村學生文學素養的幾點建議
1.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小學語文教師是小學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直接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和方式,因此要想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應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首先,在小學語文教師的選拔上,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任職資格,讓小學語文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教師的薰陶下提升對文學素養的培養。其次,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培訓工作,使其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2.豐富學生文學作品的閱讀量。在農村學校,小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文學作品基本上只有語文教材,對於國內外的文學作品接觸得非常少。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努力豐富學生對於優秀文學作品的儲備量,這樣才能夠滿足小學生對於優秀文學作品的需求。學生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才能通過文學作品提高文學素養。目前,我國很多農村學校學生接觸到的文學作品都是由任課教師提供的,因此,教師要重視豐富學生的文學作品儲備,讓學生能夠更多地接觸文學作品。
3.改進語文教學的教學方式。目前,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都較為單調,而小學生屬於活潑好動、好奇心很強的群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比如,定期開展一定的課外活動,通過組織相關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對於優秀文學作品的理解。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該通過一定的方式,引導活動的順利開展,讓小學生更多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同時對於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修正和指導。通過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中文字與內容的美感,讓學生能夠有個更為直觀的認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對於優秀文學作品的認識和欣賞能力,從而提高文學素養。
二:漢字書寫對學生文學素養提升的作用
摘要:漢字是全球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規範整齊地書寫漢字是當代學生要做到的培養文學素養的基本任務之一。在寫字方面的教學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能夠通過寫字教學,體會到文字的意義以及寫規範字的作用所在,這是教師與學校在培養學生文學素養方面所應做到的。
關鍵詞:規範;現狀;漢字;素養
引言
漢字是漢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掌握好規範漢字的書寫方法能滿足現今社會現實的需求,能提高學生的審美品質,還能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中小學教育中,規範漢字書寫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下列提出幾點規範漢字書寫,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措施:
一、正確書寫漢字,夯實寫字基礎
***一***書寫漢字的正確姿勢
坐姿:1.頭正:書寫時頭要擺正,眼睛距書本30釐米。2.身直:胸挺起,背撐直,胸口與桌沿距離大約一拳左右。3.肩平:兩肩齊平。4.足定:雙腳自然平放在地上。握筆姿勢:1.大拇指在筆桿左下側,食指在筆桿右上側,中指在筆桿下方。2.食指稍前些,大拇指稍後些;3.拇指和食指用第一指節前端捏筆,中指用第一指節側上部頂住筆。4.筆桿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關節處,筆桿和紙面成50度左右。5.捏筆處離筆尖大約3釐米左右。6.執筆的時候要做到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小指不能碰手心、7.手腕要伸直。
***二***規範字的基本結構法則
1.平正:指基本筆畫的角度、位置;筆畫之間的擺放、組合等。整字看上去平穩,不能短缺、殘損、歪斜。2.勻稱:筆畫之間分割的空間要基本勻稱;筆畫之間對比長短合宜,平斜有度;疏而豐,密而勻。3.主次:中國象形漢字筆畫、部件均分主次,才使得整個字高低錯落,大小有別,層次分明,造型和諧。許多漢字是合體字,各部分所含筆畫有多有少,有長有短,要和諧相處,互不相撞,摩擦,就必須相互讓就,留一些位置給旁邊的部件。即為以小讓大,以少讓多,以短讓長,以窄讓寬。4.變化:中國漢字除了平穩外,要想靈動,還要講求點、畫的變化,相同的部件出現在一個字中,避免雷同,也要作適當的變化。每一個漢字都有自己的基本形狀,自然成型,長的就讓其長,短的就其短,方、扁隨形,大小合度,寬窄得當,正斜同穩。
***三***漢字使用的基本要求
1.使用規範的簡化字,不用繁體字和異體字。2.筆畫規範,不寫錯筆形。3.字跡工整,間距合理。4.慎用生僻字。基於這些瞭解漢字書寫的要點。首先,在教導學生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從整體上觀察字的字形,瞭解各個字的基本結構,隨即從細微之處觀察字中每個筆畫筆順的長短、所處位置、角度等的不同之處。在習字過程中細細體會蘊含在其中的文化氣息。其次,臨摹是最好的練寫規範字的最好方式。
臨摹過程包括讀帖、摹帖、臨寫、對比、調整等階段。學生在臨摹時,不能貪多貪快,而應該集中注意力將每個字一一攻破,每天堅持一、二小時,反覆地臨摹幾個字,對難寫的字,更要知難而上,多臨摹,多比較。在臨摹過程中要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既而改正缺點。長此以往在漢字書寫方面才會收穫一定的成果。繼而,教師先對學生的字型規範情況進行了解,接著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以不同的教導方式進行輔導。讓學生在自己逐步探索過程中體會到規範漢字書寫的樂趣所在,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
二、正確示範漢字書寫,起到榜樣作用
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思想,把言教與身教結合起來,只有以身作則,才能使教師的言教發揮更大的作用。教師作為榜樣教導學生漢字書寫規範化,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先要練一手好字,然後才能起到引導學生規範化書寫的作用。教師在日常板書與批註作業時寫下的字無不不是學生的“字帖”。教師寫字規範化、美觀化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使學生在不知覺間識得規範字,寫得規範字。學校也應該舉辦各類書法培訓,糾正教師部分漢字書寫的不規範。所謂細節之處見真章,從漢字的筆畫筆順開始到漢字整體的規範化、美觀化,教師都應該注意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處,並加以改正。教師優秀作品的展示,教師書法比賽等活動,不僅可以促進教師間的文化交流,也可以讓學生從教師的規範漢字內領略到自身所應改進之處,體會到漢字書寫規範化的重要性。
三、舉辦各類活動,建立美好的書香校園
書寫練習可以令學生喜愛書寫漢字,同時學校舉辦社團活動、興趣小組、專題講座等都是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規範化地良好途徑。舉辦校園漢字聽寫大賽,校園漢字書寫大賽,書法藝術的評選活動,將在硬筆以及毛筆書寫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作品在全校範圍內展示或在校園網站上公佈,評選出優秀的學生,讓他們指導各班的同學,促進了學生之前的書法交流,達到激勵他人上進,促進書寫整體提高的目的,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亦能促發更多學生加入到漢字書寫規範化的團隊中來,對建立書香校園有積極作用。長此以往全校的漢字書寫規範化、美觀化在一定程度上都會的到提高。
四、總結
漢字是全球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將漢字書寫規範化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組成之一,學校與老師對漢字教學方式加以修改與創新讓對漢字書寫的培育融入到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學校和教師對學生漢字書寫規範化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學校與教師規範學生的漢字書寫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文學教學呼喚教師的文學素養郭惠宇中學語文教學2005-02-18
2、高中語文教師文學素養與語文教學關係實踐研究金淑芳延邊大學201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