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師的文學素養
在語文教育中,不僅學生要提高文學素養,老師也應提高文學素養。因為,學生文學素養的高低與老師自身的文學素養的高低有著密切的關係。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文章內容。
提高教師的文學素養的方法
有的老師說:我也想多讀文學作品,但是沒有時間,每天課又多,家務事也多,哪有時間去讀文學作品。其實這些都是藉口,不說多的,我想每個老師每天抽出1―2小時看書的時間總是有的。教師只有自己多讀書,養成深厚的文化積澱,在課堂上才能遊刃有餘。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在回憶自己學生時代所熱愛的“一個平凡而年輕的語文教師”時說:“他教《故鄉》時,那詩情畫意的描繪,使我終身難忘。……老師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夏夜瓜地的美景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鮮明的圖畫,但講到中年後的閏土時,他的聲音低沉了,講得那樣感傷……講得非常的感情,眼裡噙著淚水,此時此刻,我對教師崇敬的感情油然而生。他能使一個孩子從無知到有知,他的語言是那麼生動、那麼深深地震撼著我的靈魂。”
為什麼這樣一個普通的語文老師能夠如此打動學生的心呢?我想很大的程度都要來源於他的博學多識,這樣的老師上課時,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美妙的境地,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得到了知識的傳授,並且還得到了美的享受。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生眼裡的教師應當是一位聰明、博學、善於思考、熱愛知識的人。”
“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魏書生、錢夢龍、於永正等名師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與他們有著豐富的知識結構是分不開的。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語文老師的文學素養的要求更高一些,如果你想像錢夢龍那樣上課揮灑自如,那就多讀點書吧,讀書是一種積累,吸收知識的滋養,能夠增長你的見聞,豐富你的血肉,充盈你的心靈。教師應當像蜜蜂釀蜜一樣,廣採博取,吸收眾家之長,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提高。學高為師,見多識廣,就不會“書到用時方恨少”;胸中有丘壑,自然要風有風,要雨得雨;課堂自然左右逢源,酣暢淋漓。
其次,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要多練筆。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及發展技能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衡量一個老師的文學素養高低和文化功底是否深厚的一把尺子。曾經看到報道上有人寫過一篇文章“老師可否寫文章”,也許有人會感到可笑,學中文的老師還有不會寫文章的,他們的強項就是“耍筆桿”。但現實卻是恰恰相反的,很多的語文老師自從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就幾乎沒有動筆寫過文章。我自己就有切身的體會,讀書時,是因為有老師佈置作業,為了完成任務非寫不可。如今自己是老師了,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動力去寫文章了,現在即使要寫,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年終總結,真正寫起總結時,才發現自己好像每年都在寫差不多的話,實在寫不出來的話,就藉助電腦,東拼西湊弄一篇交差了事,這樣的老師能算是合格的語文老師嗎?
換言之,如果一個老師連寫作都不會,那該如何去指導學生寫作,作文寫好了,又該如何去評點呢?一個不擅長寫作的老師肯定也教不出擅長寫作的學生來。我們以前在上作文課時,首先講講有關文體的特徵,寫作的方法、技巧等一些理論知識,然後把作文題寫在黑板上,跟同學們略作分析下,就開始要他們自己動筆寫。現在回想起來,這樣的教學套路確實不可行。
教師如何用文學素養來感染學生
怎麼才能做一個能寫“美文”的老師,讓自己的文學素養來感染學生呢?
1、作為語文老師,一定要廣泛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以及名家名作,看見了值得玩味的部分用筆摘抄下來,有的寫的好的經典文章,甚至可以將它背下來。這樣,在寫作時,引經據典可信手拈來。
2、作為語文老師,要勤練筆。俗話說:熟能生巧。寫得多自然就熟練了,提高寫作水平並不是件立竿見影的事,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的過程,平時,在生活中就要做一個“多心”人,仔細地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一事一人一物,抒發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在作文教學中,每次給學生出題時,不妨自己先動手寫一下,這樣就可以體會出學生在寫作中可能會碰到的困難。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不能敷衍了事,要從作文的立意、謀篇、主題思想等方面認真地評價,學生從你的批改中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自己的寫作水平也得到提高。像魯迅、朱自清等人不都是由教師轉化成作家了嗎?由此可見,勤練筆在寫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