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素養方向論文

  文學素養是指一個人在文學創作、交流、傳播等行為及語言、思想上的水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職學生文學素養缺失及教學策略

  摘要:學生文學素養培養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其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在這種背景下,高校應該給予人文教育以更高的關注度,通過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來帶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正因為如此,本文就以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高校學生文學素養缺失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找尋更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策略,為學生的有效發展提供支援。

  關鍵詞:人文教育;文學素養;教學策略

  一、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文學素養缺失的現狀

  1.文學作品閱讀量少

  近些年,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對於文學作品的瞭解程度以及閱讀數量呈下降趨勢,甚至於很多學生對於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都不知道,而知道有這些名著的學生對於文學作品的深入閱讀、分析能力不夠,這些都造成了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文學素養缺失。筆者在對大二、大三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對於一些文學名著,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等了解非常少,這不僅給文學教學的深入開展帶來極大的不便,同時也間接反映了學生的文學素養較低。

  2.文學寫作能力差

  由於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缺乏足夠的文學作品閱讀數量,不能夠在閱讀中培養自身的文學底蘊與文化素養,加上沒有深入研讀和學習國內外經典文學作品,使得他們文學寫作能力較差。很多學生對於一些基礎的文言文文體、文學體裁基本上都不瞭解,寫作起來更是隨心所欲進行創作,舉個例子來說,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連如何寫信都不會。從目前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文學寫作的現狀來看,大多數學生存在一定的語法錯誤和語義混亂,甚至影響正常閱讀,更不用說語言的流暢及文學意境的營造。

  3.人文精神衰落

  古今中外的經典文學作品都體現了深刻的人文價值,其中蘊含渾厚的文化素養對於現代高校學生的文學素養的提高及人文素質的培養能夠發揮極為重要的價值。例如,我國漢樂府著名篇章《孔雀東南飛》與世界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經典名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兩者存在極強的相似性,這種跨越地域與時空的精神表達體現了人們對於美好愛情的追求,而這種對人類情感的表達方式正是當代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而如今,由於包括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在內的很多高校學生文學素養的缺失,導致人文素質普遍較低,引起高校人文精神衰落。

  二、應對學生文學素養缺失的教學策略

  1.完善文學素養課程設定

  首先,《大學語文之口才實訓》是當前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文學素養教育的主要課程,其承擔著培養大學生基礎文學素養的作用。因此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應充分利用好這一教學優勢資源,充分發揮出《大學語文之口才實訓》的作用,增加《大學語文之口才實訓》課程的內容以及課時量,儘可能在現有的課程內容中加入足夠豐富的內容,從而顯著提升文學教學的效果以及教學質量;其次,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應該結合學生文學素養的實際情況,立足與當前的教學設計,在現有的課程基礎之上,每學期適當開設《外國文學》《文學欣賞》《文學與藝術》等關於人文的課程,並且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增加這些人文課程的課程量,通過教師引導以及學分激勵的方式,幫助廣大學生了解足夠多的文學作品,擴大學生文學作品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最後,引入地方人文資源。地方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寧夏地區的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大漠文化、綠洲文化等文化是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發展的基礎,將這些文化中的精髓引入到文學素養課程中,不但可以減少學生對於文學素養課程學習的排斥感,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對於地區文化、民族文化的認識,進而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綜合提升。

  2.大力開發文學學習資源

  在當前的發展形勢下,有效開發文學學習資源能夠極大地拓展學生的學習廣度和深度。從目前來看,學校除了可以通過課堂來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取相應的知識,同時也應該有效開發文學學習資源,採取走出去的戰略,讓學生來到戶外,親身體驗相關的表演和活動,從目前來看,學校除了可以通過課堂來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取相應的知識,同時也應該有效開發文學學習資源,採取走出去的戰略,讓學生來到戶外,親身體驗相關的表演和活動,主動去進行民間採風,探訪相關的藝人等來獲取學習資料。與此同時,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學校也應該更為有效地利用網際網路等媒介,有效獲取資源。高職院校要同社會、家長以及相關部門進行有效的聯絡,積極打造綜合性的網路,完善相應的課程資源網路,從而有效促進人文課程資源的開發,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效的幫助。

  3.完善考核評價模式

  傳統的評價模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教學的需要,不利於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應該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模式,改變傳統的以閉卷方式為主的學習評價模式,採用更為多元的評價方式來展開評價。對於高校文學教學評價絕對不能夠像高中生一樣僅僅是對學生的字詞句進行理解,高校學生更多的是畢業後參與工作,其升學的壓力並不是非常大,因此,高校文學教學評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考試,例如可以利用競賽、辯論賽、朗誦比賽等方式,讓學生背誦文學,朗誦相關的文章,表現好的學生給予加分的獎勵。又如當前非常受追捧的電視劇作品如《甄嬛傳》《琅琊榜》等,通過讓學生深入瞭解,然後進行相應的表演,將自己所學的文言知識有效運用進去,自己設定臺詞,對於表演優秀者給予相應的鼓勵與加分獎勵,在期末時再結合考試成績及課堂表現成績,綜合性地評判學生的學習表現。這些活動可以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教學活動中更好地認識到學生的綜合表現,從而更為客觀地進行評判,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有效完善了學校教學評價模式。

  4.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文學素養

  在新時期,教師要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對於學校來說,應該重視文學教學內容,要加強對教師文學素養的培養,定期進行培訓,給予一定的鼓勵和支援。對於教師來講,一方面要轉變自身的文學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死板的教學模式,積極探討多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有效帶動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另外,教師要積極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空餘時間大量閱讀古代文言經典,積累文言和文化知識,進而有效提高自己的文言素養。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通過多閱讀古代文獻來修養身心,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見識,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教學活動不再侷限於課本教學,可以從多角度,更高的範圍來對學生分析文學知識,在老師的有效引領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大大提升,也會被教學的文學魅力折服,更加願意跟隨教師展開文學的學習。最為重要的是,教師要積極培養自己喜愛文學的心理,從而更加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文學教學活動,這種情緒能夠很好地感染學生,增加學生對文學知識的喜愛,這無疑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有著非常關鍵的促進作用。總之,教師在提升自身文學素養時,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認識到高校學生同普通生的不同之處,要重視培養高校學生的文學素養,而不是著重讓其對文學語法的死記硬背。而教師也要進一步挖掘文學對於高校學生就業的重要作用,然後以此為出發點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方式,這樣才可以讓教學活動更為滿足高校學生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霞.高校學生文學素養缺失的現狀及教學策略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5

  [2]田會敏,王密卿.培育學生文學素養構建和諧英語課堂——非英語專業大學生文學素養現狀調查與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4

  [3]毛維國.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現狀及對策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

  [4]伍堅貞.名著閱讀與文學素養缺失的現狀分析及對策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

  範文二:職大學生文學素養培養途徑分析

  摘要:近年來,職大學生由於自身、學校以及社會的原因,出現了文學素養越來越薄弱的傾向,文學素養的低下也影響了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必須想方設法努力提高與加強職大學生的文學素養與修養,以促進職大學生的全面成長。

  關鍵詞:職大學生;文學素養;培養途徑

  文學素養對於個人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促進人們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且可以豐富個人內涵,為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提供基礎與依據。近年來,職大學生的文學素養嚴重下滑,甚至影響到了職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及其自我成長。因此,對於職大學生的文學素養問題我們必須加以重視與研究。

  一、職大學生文學素養普遍低下的表現

  ***一***談吐中少有文學內容

  相信現在中年以上人士都記得,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學校裡不管學生抑或老師茶餘飯後,談論最多的就是文學。白天見面後,常問的就是對方最近又讀了什麼書***多數指文學類的作品***;晚上聚在一起,最有味道的莫過於一面品茶一面談論最新的出版情況或讀書心得,有時為了一個觀點還爭得面紅耳赤,但彼此反而以此為樂。而到了21世紀第2個10年的今天,學校裡的學子或老師,白天見面招呼之後,有幾個談的是文學?即使有個別想談下文學,別人還以為你有毛病呢,根本無人響應。至於晚上,學生更是少有圍爐夜談***主要指談文學***的情形。

  ***二***寫作中鮮有引經據典的

  ***指引用古代詩詞及作品情節的***學生在平時的作文中,很少引用古詩詞。如當寫到春天景物的時候,很少聯想或引用到諸如宋蘇軾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唐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等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在寫到求賢若渴的時候,也不見用到“三顧茅廬”等成語;在寫到誠心拜師求教的時候也不知有“程門立雪”一說;在讀到“溫酒斬華雄”、“指鹿為馬”的時候竟不知語出何處、故事緣由,等等。我們不是說,在寫作中非要引經據典,但如果在一個學生的所有作文中,從來不用一個成語,從來不引一個典故,我們不能不說,這個學生是欠缺文學修養的。

  ***三***不能很好地欣賞中外古今文學作品

  現在的職大學生由於沒有系統地學習過中外文學史、中外文學批評史以及中外作家作品分析,因此,對中外古今的作家、作品基本上沒有什麼欣賞能力。他們既欣賞不了先秦散文的敘議結合、觀點鮮明、詞約義豐;也欣賞不了漢賦極盡鋪排之能事、極盡絢爛之華彩;既欣賞不了李白詩歌的雄渾大氣與浪漫主義色彩,也欣賞不了杜甫詩歌的滿腔悲憤與現實主義情懷;更欣賞不了莎士比亞戲劇鮮明獨特的人物性格、出人意料的喜劇情節,等等。

  二、職大學生文學素養低下之原因分析

  ***一***基礎差,來源雜

  職大學生來源於社會各行各業,有工人,有農民;有個體工商戶,有失業者。可謂來源廣而雜。他們大多都是中考、高考的落榜生,隨後進入社會。有的自謀職業,謀求生存;有的待業在家,自我學習,意欲有所提高;有的從農村來到城裡,邊打工邊學習。最後都是通過成人高考進入職大學習的。近年來,隨著生源的進一步下降,成高的分數線也在逐年下調,總分100多分就可以進入成高學校學習,職大學生可謂基礎差,功底薄。

  ***二***文學課程開設少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職工大學為了謀求生存,不斷調整專業設定。傳統的專業在逐步減少甚至廢除***如漢語言文學專業***,代之而起的是與市場與社會緊密聯絡的專業如文書學、祕書學、經濟管理、計算機運用,等等。這樣一來,文學課程便越來越少,職大學生學習文學、接觸文學的機會便越來越少,很自然地,職大學生的文學積累與文學素養也越來越低下了。

  ***三***缺少學習文學的良好氛圍與自覺性職

  工大學不象一般全日制學校,學生是走讀的,早上聚而下午散。學生晚上不住校,就很難開展更多的課外活動。如讀書沙龍、國學吟誦會或其他有關文學的學術講座等等。所以,職大就本身來說,很難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缺少濃厚的校園文化的薰陶,職大學生學習文學的自覺性降低了許多。

  三、提升職大學生文學素養之思路與辦法

  職大學生的文學素養低下,不僅僅影響到職大學生文學寫作和文學欣賞能力問題,也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問題。因此,如何提升職大學生的文學素養問題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增加一些文學課程

  上文說到,職大為了因應社會的發展,減少了文學課程,其後果是減少了學生學習文學的機會,影響了學生文學素養及整體素質的提高,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學校方面應該增加開設一些文學課程:如唐詩欣賞、宋詞欣賞、明清小說欣賞、現代散文欣賞以及外國文學作品欣賞,等等。根據專業情況設定選修課,必修課,積極給學生提供學習文學的機會。

  ***二***加強有關文學作品導讀、宣傳的力度

  在全日制本科大學圖書館,一年四季都開展作品導讀和宣傳活動,特別是到了每年四月的世界讀書日,更是注重組織開展一系列的的讀書活動。如“移動圖書館使用方法”、“圖書漂流活動”、“優秀圖書推薦”,等等。同理,作為職大,也可以仿照全日制大學開展諸如此類的圖書導讀和文學作品推薦活動。諸多活動的開展,無疑會大大增強學校的文化和學習氛圍,從而推動職大學生去閱讀更多的圖書,去熱愛燦爛的古代文化。

  1.多多舉辦文學沙龍、文學作品欣賞會以及作者報告會

  回憶在大學中文系的學習過程,給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大學裡,文學專業的老師也好,學生也好,都非常積極主動地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學沙龍、文學作品討論會以及作者報告會。文學沙龍,就是圍繞一定的主題或作品,有興趣的學生、老師聚集在一起進行自由的討論、交流,充分發表每個人的看法。這種形式,無拘無束,既讓每個人展現了自己的觀點,又聆聽到了別人的認識和思考,每個人都受益良多。所以,職大,也應該學習普通大學的做法,多搞文學沙龍,讓學生裡的文學愛好者有一個交流的平臺。有機會的話,還可以邀請一些作家或文化人士給學生做報告,讓學生親身感受作家的思想脈搏和人格魅力。桂林,作為國際旅遊名城,經常有國內外名流以及文化學者來桂林旅遊觀光或參加會議。我們不妨多加關注這些資訊,一旦有機會便將他們邀至學校給學生做報告,學生一定很歡迎;而那些文化學者如餘秋雨、彭匈等,他們來到桂林,既可在飽覽桂林美麗風光之時,又可順帶做一場學術報告,既展示了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又擴大了自己的影響,何樂而不為呢?

  2.加強寫作訓練,積極參與社會文化活動

  職大學生來源於社會各階層,有的已經參加工作。其中,有的對文學、對寫作還有不同程度的熱愛,我們可以因勢利導,引導它們加強寫作訓練,積極參加參與社會文化活動。譬如,桂林當地報紙《桂林晚報》,經常性地開展徵文活動,中央電視臺每年春節晚會都有楹聯徵集活動,我們都可以發動學生積極參與這些徵文活動,讓他們有寫作的機會;另外,各地都有不同的文學文藝研究會,門檻很低,只要願意,一般都可以加入。以桂林臨桂縣為例,臨桂有一個民間文化研究會,前幾年,他們組織了一個“臨桂村名鳳頭聯”徵集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400多人蔘加了撰聯活動,他們當中有小學教師、有政府官員、有農民、又有自由職業者……一共徵得村名鳳頭聯4000餘幅,很快得以結集出版,得到了中國楹聯學會的褒獎。象這一類活動,每一個有點楹聯知識,或有點文學愛好的人士甚至包括職大學生都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都是可以參加的。總而言之,通過以上諸多措施,假以一定時日,職大學生的文學素養一定會得到很大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論李娟南京師範大學2008-06-30

  2、經典閱讀與人文素養的培養——兼論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對大眾文化的積極引導袁曉薇;甘鬆;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