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相關論文
隨著社會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輸出,農村的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留守兒童在各方面問題越來越多,表現日益凸顯,家庭教育缺失嚴重,教育狀況讓人擔憂。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留守兒童的家庭照顧》
[摘要]: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留守兒童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學術界對它的研究很多。對於鄉村留守兒童而言,對他們教育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僅從留守兒童的家庭照顧方面進行相關討論。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情感關懷
任何社會問題的產生與時代發展都有著莫大關聯。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進入到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浪潮中,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快了人口的快速流動,其中,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動到城市形成了我國特有的“民工潮”現象。2013年5月,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我國農民工總數已達到了26261萬人,大部分是以青壯年農民工為主。他們絕大多數受教育程度偏低,主要從事體力勞動為生。由於他們工作時間長,生活條件差和城鄉二元體制的限制,這些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農村的家中,這種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而孩子仍留在戶籍所在地併為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的兒童被稱為留守兒童。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留守兒童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快速,城市是人口主要的流入地,而東部的農村地區卻是人口的流出地。改革開放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每家按人口分得相應土地,受當時生產技術水平的限制,家中的成年勞動力幾乎全都被束縛在土地上,沒有剩餘勞動力,那個時候農村中人口流動頻率低,流出人口少。隨著社會的發展,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解放出大批的勞動力,這一變化加快了人口流動。特別是近幾年來,外出務工工資的提高,而土地生產投入的加大,很多青年人“放棄”家中土地,選擇外出務工。筆者老家是東部地區的某個村莊,走在村中很少看到青年人,特別是男性,“三八、九九、六一”部隊已是村中的主力軍。傳統儒家文化強調男主外、女主內,在土地的收入已滿足不了家庭的需要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外出務工。近幾年來,筆者發現村中留守兒童數量增多,他們的留守監護人由母親慢慢轉移到祖父母。
他們與自己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日常的生活起居由他們照顧。由於父母外出務工,雖然很多父母選擇離家較近的工廠上班,嚴格的休假制度,使他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甚少,在他們的童年中爺爺奶奶是陪他們時間最長的親人。面對這樣情況,很多父母的眼中流出無奈的眼神,他們表示現在生活壓力比以前要大,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支出增加,趁著現在年輕體壯只能選擇外出務工;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愧疚,每當他們休班回家時都會盡量滿足孩子,無論是金錢上還是物質上,孩子的各種要求他們都會答應。但是這種狀況不利於孩子的管教,很多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表示:每當孩子的父母休班結束離開後,孩子都不聽管。父母內心的虧欠,希望通過物質補償孩子,但是這種做法有它的弊端之處:物質的豐裕給孩子帶來短時的高興,他們拿著父母給的金錢隨意花費,在花錢方面大手大腳,沒有規劃;他們也不會考慮這是父母辛苦掙來的。這種情況不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爺爺奶奶是孩子生活中的監護人,對於孩子的照顧,老一輩人只注重物質上的滿足,很少關心他們的精神方面。雖然現代通訊很方便,父母可以和孩子通電話,但是言語上的關心比不上他們身邊的陪伴。大眾傳媒的普及,通訊工具的發達,他們接觸各種各樣的資訊充斥,然而他們所處的年齡階段無法判斷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需要“遮蔽”的,爺爺奶奶給不了他們答案,不在身邊的父母也未能及時引導,因此他們很多深陷迷茫當中。多數孩子的爺爺奶奶知識文化水平有限,當孩子遇到課業問題時,他們卻不能解決;所以很多孩子的作業完成質量很高,但是正確率卻很低。
孩子的成長既需要物質上保證也需要精神上的引導。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生活所迫他們沒辦法陪在孩子身邊,但是必要的情感關懷,及時的問題解決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願父母回家看望他們時,不再僅是滿足物質上的需求,多對孩子進行觀念上的引導,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溝通,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留守兒童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作為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留守兒童問題不僅關係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髮展,更關係到到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穩定,關係到我們國家的未來。
作為一名鄉村老教師,我們深諳一名老師的使命。《一個也不能少》雖然是一部電影,但是在我們的教學當中,我們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對於鄉村留守兒童而言,對他們教育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我們可以在學校組織相應的教師志願服務小組,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家庭照顧。以此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孩子作業的完成,成績的提高,更重要是讓孩子心智成熟起來,讓他們能夠順利地走向社會,能夠體會到來自社會的關愛,孩子長大後能夠回報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的家庭照顧更多的是面向孩子的心智成長,但也不能忽視遠在異鄉的孩子的父母的作用,我們要定期組織孩子與爸爸媽媽的交流,這種交流不是彼此的傾訴,而是一種分享。這種分享能夠戰勝距離,不能因為距離阻滯了濃濃親情。另外,我們也要積極尋求社會組織的幫助。作為一名鄉村老教師,希望通過我的努力還能發揮餘熱,為社會做出一點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呂紹清.留守還是流動?“民工潮”中的兒童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2]葉敬忠.關注留守兒童――中國中西部農村地區勞動力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的影響[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3]陸福興.留守兒童能否留住農村社會的安寧.中國農村研究網.
[4]農村留守小孩現象透視.中國農村研究網.
[5]丁傑,吳霓.切實重視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J].科研與決策,2004,***14***.
[6]葉敬忠,張克雲.父母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生活的影響[J].中國農村經濟,2006,***01***.
篇二
《淺談“留守兒童”的教育》
[摘要]: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很多兒童與父母相隔千里,被迫成為留守人群。留守兒童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棘手問題,這給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也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
[關鍵詞]:留守兒童;教育;班主任
留守兒童多處在“城鄉結合部”,拿我校來講,生源來自周邊11個村組,全校有6個年級,13個班,班班都有留守兒童。而“留守兒童不好管教”也不是子虛烏有,俗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這個比喻雖然有點誇張,但也不是全無道理。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溺愛,過多縱容,使這部分孩子行為上完全不受約束,思想上的發展變化也無人問津。起初,我在班裡“約法三章”,制定出一整套班紀班規:哪些事是該做的,哪些事不該做,為什麼?原本以為這樣一來就能很快進入狀態,使每個學生都能融入到班集體中。可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總有一小部分學生做不到。低年級學生因為年齡小,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認知達不到一定高度。在這樣一個年齡段上,最需要有人從旁協助、指教,幫助他們認識不足,改正缺點,養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在學校里老師會及時指導,在家庭中同樣需要家長的監督。但因為留守兒童一般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他們除了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外,還要忙於耕作,加之身體、年齡、文化程度方面因素的制約,根本顧不上太多。孩子生活單調:作業、電視,電視、作業,大點兒的還偷偷去網咖、遊戲廳,置作業不顧,安全也成了一大隱患。在學校里老師監管,出了校門老師憂慮,總要想方設法保一方平安,責任重大,怎能視同兒戲?“安全”二字也就成了我們班主任的“口頭禪”。這個時候,就得轉變角色,把校外安全教育落實到人,以村組、左鄰右舍為單位,指派專門負責安全的資訊員和老師保持聯絡,每天放學前10分鐘講安全,和科任老師齊抓共管,次日上早操前清點班上的人數,看看有沒有缺席,如果有就立刻和家長取得聯絡,詢問學生未到校的原因後方可放心。
在詳細掌握班級學生到校情況的基礎上,具體瞭解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家庭基本情況、生活習慣、學習情況、心理活動等,並做細緻記錄。因為只有深入留守兒童中間,才能找到問題所在。比如,我們班一位成績一向還不錯的同學,有一段時間中午到校很遲,基本上每天都是她最後一個進教室,前腳進教室後腳鈴就響了,有一次她還遲到了,但這位同學每天早上都能按時到校。於是,我就找她瞭解情況。原來,她每天中午要等爺爺奶奶吃完飯刷碗洗鍋,而每天中午吃飯時間又比較晚,所以中午上學常常是爭分奪秒。知道了這個情況後,我就從側面瞭解了一下,在確定只是生活習慣,並沒有其他問題後,主動與照顧她的爺爺溝通,商量把午飯時間稍微提前一點,並在班上表揚她是個能幹的“小大人”,很快她就又能按時到校,學習勁頭也比以前更足了。
在對學生衣食住行各方面無微不至照顧的同時,更不能忽視了他們的精神生活。主動找每個同學聊天,課下講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一起討論,平時不擺凶巴巴的面孔,不做冷麵裁判員,而做熱情欣賞者。像朋友一樣和顏悅色相處,只要他們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找我一起商量,他們也很願意和我聊天。在聊天中我掌握了一手管用的材料,結合家訪,這樣便有了每個學生的詳細資料,最後再加以分類整理。我把班上的留守兒童分為三大類:***1***過分外向型,特別調皮;***2***過分內向型,默不作聲;***3***時而外向時而內向的學生。針對每一類學生易出現的問題對症下藥,例如特別調皮的學生聰明、好動,愛大呼小叫,做鬼臉出洋相惡作劇,歸根結底是期望引人注意,得到重視,這也是他們內心感到孤獨,缺少關愛的一種表現;而默不作聲者,或多或少有些膽小、自卑,這是他們缺乏安全感,將自己禁錮在內心世界――他們認為安全的範圍,而對外界關上了門;第三類學生是最普遍的,這類學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時而外向時而內向完全取決於他們的心情。一旦老師表揚了他,就開心一整天,自然活躍;如果老師批評了他,就會不高興,沒精打采像丟了魂似的。
首先,針對這三類學生的特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第一類學生從言語、舉止上多鼓勵他們,愛表現的學生,多創設情境讓他們自由發揮,表揚方式可以直接一些:“你今天真棒!”“雖然答錯了,但你能思考這個問題並大膽發言,你很有勇氣!”“你的表情太豐富了,以後一定是個表演藝術家!”等等,他們最需要的就是這種肯定,但表揚後應對錯誤行為進行委婉地批評,絕不縱容;第二類學生,則從書面上多與他們溝通,因為過分直接卻空洞的讚揚可能使他們敏感而脆弱的神經反而受到傷害,適得其反。對待他們,更要多一些細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真誠。比如,我班一位同學,有次我佈置作業時他走神了,結果交上來的生字作業多抄了一課,我就利用這個機會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知道你比別人多一份努力,一定會開出最美的花,收穫最飽滿的果實!”果然,在這以後,這位平日默不作聲,成績平平的學生,一躍成為班裡進步最快的學生。讚美的語言誰都會講,但是講得好不好,就要看你的真誠有多少,你用的心思有多少。
其次,強調精神力量,鼓勵學生與家長之間多通訊,少打電話。寫信是一種精神交流,而電話則更傾向於數字資訊的傳遞,聲音沒有延續性,一旦過去就不好儲存,而且因為條件限制,也不好實現。但信件只要妥善保管,是可以長時間留存的,而且想再看開啟就可以。文字因為它的特殊性,使大腦可以有豐富、廣闊的想象空間,是心靈雞湯。它比電話更有人情味,更能讓人感覺到溫暖,也更真實,這也是文字的特殊力量。考慮到父母工作可能比較忙,學生也多以學業為主,通訊週期不用過於頻繁,兩週甚至時間更久一點。其實時間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能夠持之以恆,直到與孩子見面,這也是一種精神力量。我早些年因為進修,與自己的孩子兩地相隔,就是主要以信件來維繫和增加這份親情的,那個時候雖然也有電話,但我們只有在重大關鍵時候才通電話,兩年分別的漫長時光,這份思念與牽掛就憑藉鴻書千里相傳,每每在收到信的時候,自己和孩子像是可以親手觸控到似的,就感覺親情關愛沒有被時間和距離沖淡,反被牽得更緊,拉得更近。
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不應只注重在物質層面上,與他們的溝通也不應該停留在快速、便捷卻冰冷的通訊方式上,而是返璞歸真的心靈溝通與一封封親人之間相互訴說的家書上。它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不計較措辭的優美,哪怕只是講述一日三餐,說說想念,但它卻是簡單又深刻的,它教會孩子們怎樣做人,怎樣學習。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更不是流於形式,而是行動的付出,不是隻言片語或籠統的幾句話就可以概括的,它需要社會的關愛機制,需要的是一顆擁有慈母般的心去滋潤養育。因為時下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將會有更多的社會主義建設大軍投入到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還會有更多的留守兒童,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學校與社會的共同努力,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開闢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