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情感教育論文

  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作為我國現代化的後備軍,不僅要有先進的科學知識素養,而且應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體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探析中學語文中的情感教育

  [論文關鍵詞]中學 語文 情感教育

  [論文摘要]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度,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主觀需要的內心體驗,中學語文課文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情感教育是教師依據一定的教育教學要求,通過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的情感領域發生積極變化,產生新的品質的過程,也是教師在尊重學生情感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過程。對於學生的學習,尤其是語文學習,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情感教學,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佔有越來越重的分量,沒有情感的語文教學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

  語文是一門最具有人文特性的基礎學科,在情感教育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現代教學論認為:“情感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它更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所以,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教學大綱的要求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教學生學好語文和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進行嚴格的語文基本訓練”的同時,還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點”。這個要求是根據語文學科的特徵提出來的,實際上,語文課與別的自然學科相比,與情感教育的聯絡非常緊密,因為它兼有認知訓練和非認知訓練兩方面的內容,似乎更強調情感性。另一方面,從課程內容來看,被精心選編進入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一些文學作品,不乏名家名篇,而“文學的本質是始於感情終於感情的。文學把自已的過去表現出來,而他的目的——不管有意識的的或無意識的——總是要在讀者的心中引起同樣的感情作用的”。

  2.促進中學生個性和諧、全面發展

  中學生的情感豐富,對一切客觀事物都懷著極大的熱情,而且又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他們由於年齡、知識和經驗的限制,對客觀事物又不具有穿透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因此感情不夠深刻,不但情感外露,而且易衝動,穩定性和可控性都比較差。他們需要被理解,需要交流和溝通,更需要教師的尊重和肯定,而情感教育就是教師在尊重學生情感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過程,因此它能有效地調控學生的情感,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內驅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心理潛能,促進中學生個性和諧、全面發展。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語文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審美物件,它們都浸透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學生們要從審美物件中感受到美,獲得美感,就必須要有情感。而情感教育有助於學生內化情感,並在情感的滲透和驅使下去發現美,感受美,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淨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不但能優化學生的情感,開啟他們內在思維的情感閘門,而且還能讓他們在真情的交融中領略各種審美情韻。

  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願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人的各種活動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同樣,語文學科作為一門情感科學,其教學活動也少不了情感的伴隨,情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之源,沒有情感的教學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麼,怎樣才能充分調動低中學學生的情感因素,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呢?

  1.尊重學生,創設氛圍,激發情感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不論是優等生還是後進生,他們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教師應遵循這個規律,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要讓“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學習語文,以良好的心理正確對待學生,教師不能把自己的話當作“絕對的真理”,要正確看待學生對自己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你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有了感情,學生才能接受教師的教誨,教師才能有效地實施情感教育,從而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相信在相互尊重的語文課堂環境中,也會收到良好的效益,促使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2.營造情境,傳達情感

  語文就是情感的。豐富的人文精神無處不在,無時無刻不滋潤著學生的心田。情感是學語文的靈魂,如果不去品味文學作品中的情感,領悟文學作品的意蘊、意味,那麼學語文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長此以往,學生學語文缺乏感情的滋潤、心靈的陶冶,勢必造成他們精神之源的乾涸和心靈之花的枯萎!只有抓住情感這根主線才能激發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在教學中巧妙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等電教化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則不但能為語文課堂增輝添採,還能拉近教師、學生以及教材三者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得到充分的情感體驗,讓他們通過視覺、聽覺,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展開想象,與作者產生共鳴,這樣就能使學生深刻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的各種精神情感。

  3.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東西,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體味到滲透在文章的字裡行間的情感,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如《桂林出水》是一篇寫景狀物的佳作,語言優美,文中“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這個排比句節奏明快,把灕江水的獨特之處描寫得惟妙惟肖,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景美”“情真”,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激發了對桂林山水的讚美和熱愛之情,那麼學生品讀時也就能讀出韻味。

  4.增加情感體驗,塑造健康人格

  語文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教師滿堂唱獨角戲引不來學生的興趣和情感,更不用說達到什麼教學目標了。語文教學應該是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和溝通的過程。教師費盡心思地創設情境就是為了學生能夠觸境生情,積極地參與進來,讓他們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體驗,最終能真正深刻地體會到文中的情感;同時也希望通過文中的真善美去培養學生的人生境 界,豐富學生美好的心靈,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

  總之,語文學科自身就具有較強的情感性,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就更離不開情感。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的展示形式是多種多樣,在課堂中也可以綜合展現。只有讓情感充滿小學語文課堂,才能撥動學生情感之弦,才能更有利於形成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亞楠.淺談語文課情感教育的策略[J].語文天地,2011,***10***.

  [2]陳波.淺談語文情感[J].科技資訊,2008,***35***.

  範文二:淺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情感教育

  論文關鍵詞:中學語文 教學 情感教育

  論文摘 要: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是人個性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幾乎伴隨著一切心理因素,其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其他心理因素的發展。中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關係密切,有著必然聯絡,結合本人在中學擔任語文教學的實踐,談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情感是語文教學中的催化劑,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將情感教育滲透其中。現代教學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情感的培養,情感培養也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是情感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人文教育的重要體現。

  1 基本途徑

  1.1 深入挖掘教學內容的情感內涵

  我們在鑽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是發現,教材中的許多課文是作者經歷了深厚情感體驗把積累的情感和知識內容有機結合起來。課文中作者對大自然、人、物、生活以及祖國的熱愛之情,貫穿於其作品之中,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各種積極的情感,是語文教學與情感的結合點,可以成為我們教學的重點。

  教材中選編的課文大多是從多方面反應作者對社會、人生、自然的感悟之情,大多都是膾炙人口的文章,集道德、人情、風景美於一體,幾乎每篇都涉及情感因素,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例我在教《項脊軒志》、《背影》等這類表達至愛親情的文章時,除了緊扣課文的內容,仍要輔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抓住現階段中學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們同父母的所謂隔膜,代溝問題,把中華民族贍養父母的傳統思想,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殷之情,貫穿於教學之中,讓學生通過對這類課文的學習,樹立一種美好的,正確的人際關係思想。

  1.2 增強教學語言的感情色彩

  情感是語文課堂教學中協調師生關係的紐帶,在教學中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語文教師要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自己的情感融於教學內容之中,讓學生感到如聞其聲,如見其物,如臨其境,教師一個鼓勵的手勢,一個讚許的微笑,一個信任的眼神,都會給課堂帶來和諧的音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感情。

  2 基本方法—情感滲透

  語文教學的關鍵在於想方設法將埋藏在學生心靈深處的熱情激發出來,讓學生“情有所動”,將其置於激昂的情感之中,感受學有所得的喜悅,那麼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把做到動之以情呢?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產生的一種有意識進行質疑問難、追求探究的心理狀態。在這種心理的促發下,閱讀者就能順利進入問題的提出、分析與解決的思維鏈中,充分體現思維的靈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所謂習慣成自然,訓練有素的學生一旦進入臨戰狀態,其質疑問難的習慣立即會使他與題目的設定者達成一種契合,而使問題的解決顯得遊刃有餘。相反,缺乏問題意識及習慣,面對閱讀物件的“陌生”,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從而阻滯了思維活動,處理起問題來當然會生澀。

  2.2 要引導學生重視閱讀,完善閱讀技能,提高閱讀效率

  閱讀能力是由多要素、多層面、多層次組成的結構系統:從縱向看,有閱讀感知、理解、鑑賞、遷移、創造五個能力層級;從橫向看,有閱讀選擇、思考、想象、記憶、時效五項能力貫串;從縱向看,有閱讀知識***認知結構***、智慧***行為結構***、情志***動力結構***三維能力分支。這些分解開的能力要通過一系列閱讀方法的歷練才能綜合形成,要通過整體優化才能健康發展。

  縱觀中外林林總總的閱讀技法,從閱讀效率著眼,大致可濃縮為三大讀法:精讀法,略讀法,快讀法。三大技法分別反映了閱讀的深度、廣度和速度。尤其是略讀、快讀更是現代中學生,特別是臨場考生在訓練中必須諳熟兼備的綜合技巧。而由於“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傳統的單純精讀的影響久遠,長期以來,忽視了略讀和快讀,這恐怕也是造成“少慢差費”的原因之一。完善閱讀技能,應先學會“吟詠涵泳,文道兼收”的精讀,再學會“觀其大意,提綱挈領”的略讀,後學會“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的快讀,實行三大讀法的科學配伍,使閱讀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和速度,全面提高閱讀訓練的效率。

  2.3 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科學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以及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這段話為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正確對待學生閱讀提問指明瞭方向。過去我們總認為閱讀教學只要把知識點講清楚就行,對學生提問不加重視甚至反感。而在創造性閱讀教學中,我們把鼓勵學生提問放在教學的首位,並對學生的發問予以及時強化。有時候學生的發問可能是幼稚的或者是鑽牛角尖的甚至是錯誤的,我們也一樣給予關注,認真傾聽,肯定其大膽的行為,找出其中的閃光點。問無論是簡單的還是複雜的,無論是次要得還是重要的,無論是緊扣原文還是離本萬里的,我們都應一視同仁地作出回答,如果不回答,也應給予合理的說明。

  3 要為學生創造培養問題意識的情景

  ***1***引用名人名言故事。如:“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致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開啟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的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當歸功於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如果你從肯定開始,必將以問題告終;如果從問題開始,則將以肯定結束”,以此營造審問的閱讀環境氣氛。

  ***2***開展小組閱讀審問活動,使學生的思維產生共振,靈感得以激發,誠如蕭伯納言:“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麼,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有了兩個思想,甚至多於兩個思想。”

  ***3***教師提供一個問題,引領學生由淺入深地展開質疑。

  ***4***設定閱讀障礙,使熟悉的東西陌生化,或使文字內容與日常觀念或者科學概念之間發生矛盾。從而改變學生慣性思維,使之產生憤悱的閱讀心理。

  總之,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以及讓學生全面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中應該有效把握情感教育這一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有效的發展語文教育事業。

  參考文獻

  [1] 陳國強.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0***4***.

  [2] 林維維.未成曲調先有情——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德陽教育學院學報,2001***4***.

  [3] 李澤雲.淺談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教研***,2010***5***.

  [4] 馮燕紅.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農業科技與資訊,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