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安全教育論文範文

  當前社會,影響中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的因素不斷增多,學生面臨的安全形勢也日益嚴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安全教育論文範文,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中學生網路與資訊保安教育 》

  摘 要:面對撲面而來的網路時代,樹立中學生正確的網路觀是網路素質教育的基礎。網路在給中學生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中學生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為此,培養中學生的網路自我保護意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自律能力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關鍵詞:中學教育;網路資訊;安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2-393-01

  現代資訊網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網際網路在中國的迅速發展,使中國人的社會存在方式大大地擴充套件與延伸,使中國開始步入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是一種新型媒體,它具有的互動多媒體的效果對未成年人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必然也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歲的特殊群體。一般而言,他們的知識和閱歷還不足以明辨是非,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還沒有成熟,還不足以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習慣、觀念和事物的影響。網路是一個資訊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資訊的垃圾場,學習資訊、娛樂資訊、經濟資訊以及各種各樣的黃色、暴力資訊混雜在一起,使網路成為資訊的花筒。這樣對於青少年“三觀”形成構成潛在威脅。青少年很容易在網路上接觸到資本主義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思想處於極度矛盾、混亂中,其人生觀、價值觀極易發生傾斜。網路改變了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及生活方式。同時,上網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自由主義思潮氾濫。資訊垃圾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識,汙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那麼如何對青少年進行網路資訊保安教育呢?下面就此問題簡略談談。

  一、佔領網路思想政治教育高地

  我校依託校園網開放網上圖書館、部落格、資源庫等校內資源供學生學習和交流。學校還要組建學科主頁,設定各種欄目,如心理驛站、網上閱讀、專題討論等,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眼球,使校園網在聲像結合、圖文並茂中發揮德育的功效。學校充分利用BBS扶余三中貼吧,開展平等互動的線上教育。在這裡,師生可以毫無拘束地針對文明上網、網路犯罪、人肉搜尋、網路謠言、網路水軍氾濫等某些問題開展討論,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扶余三中貼吧已然成為了輿論強力場,成為關於社會焦點或學校焦點問題的意見集中發散地。但面對來自不同聲音的言論,學校沒有放任自流,學校安排科技資訊輔導員時刻關注校園網和貼吧的動態,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回答和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對BBS的輿論引導,確保正面輿論的主導地位,使BBS發揮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

  二、樹立健康的網路形象

  網路是一個資訊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資訊的垃圾場,面對虛擬的網路世界,有的中學生肆無忌憚地發表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言論,以發洩自己對現實生活、學習的不滿和壓力。由於網路的平等性和開放性等特點,使得一些不良的資訊對於身體和心理都處於發育期,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資訊的負面影響。 因此作為資訊科技教師在教會學生上網的同時,首先要應提醒學生在網上注意網路安全,不要輕信他人,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家庭住址及聯絡電話等資訊。其次還要引導學生:網路雖然是虛擬的,但也應有一個和諧、健康的網路環境,淨化網路環境應當從每個人做起,從自我做起。在網上也應遵守中學生守則,遵紀守法,約束自己的言行,樹立良好的網路形象。我們要加強網上文明行為規範的建設,向學生開展以宣傳《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為主題的各項活動,積極引導青少年遵守網路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資訊;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保護意識,不隨意約見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空間。努力創造乾淨、健康 、文明、有序的網路環境。

  三、構建綠色網路教室

  學校現有綠色網路教室5間,電腦300餘臺,各間教室軟硬體設施齊全,配有銳捷三層可網管交換機、高階伺服器,並通過共享學校100M的網路頻寬連線網際網路,即使300人同時上網也能保持暢通的上網遊覽速度,每臺學生機都裝有藍眼睛過濾軟體過濾一些色情、暴力和反動資訊等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資訊。學校的“綠色網路教室”在硬體建設方面與莆田電信部門合作,採用了親情卡上網認證體系,這種智慧卡具有身份標識及認證功能。學生一人一卡,刷卡上機,上網記錄實時生成。同時本系統與扶余市主管部門及公安局網安科實現了聯網,資料實時同步,相關部門能及時監管到學生上網的資訊,對不良資訊及過度上網的學生能及時發現並處理。

  四、開展課外網路活動

  目前大多數中學生的學習生活相對比較單一,這就和網上世界的五彩斑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是中學生容易迷戀網路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應儘可能讓學生的學習變得生動,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現在很多學校都建設了校園網,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將校園網儘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豐富校園網的內容和文化,使校園網成為學生們喜聞樂見的網路場所。

  五、減少網路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據有關調查顯示:在上網的學生中,以在家裡上網的人最多。這就要求學生的家長肩負起指導、監督孩子上網的職責。一部分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上網放任不管。還有一部分家長,對於電腦和網路一竅不通,這就給了孩子可乘之機:因為這樣的家長好糊弄,至於孩子真的在網際網路上做什麼,這兩種家長一點也不清楚。長此以往,是很危險的。因此對於家中有電腦的家長,應儘可能地掌握一定的電腦操作和多瞭解、學習網路知識,千萬不能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上網不管不問。

  由於網路的負面作用,不少家長“談網色變”,採取的措施是“堵網”。由於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堵網”的結果很可能是將孩子堵到網咖去上網。網咖內上網的人魚龍混雜,社會環境更加複雜,大部分中學生上網的悲劇都是在網咖內上演的。

  因此,我們教師應當向這些學生的家長說明學生上網的益處,同時教給家長們一些方法,將中學生在網上可能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點。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網路完全也是不斷變化的,網路安全教育工作將是一項長期的不斷更新的富有挑戰的過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在為未成年人開闢健康安全的網路淨土的同時,更需要教會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防範於未然,使中學生在網路空間中安全、健康地成長。

  篇二

  《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與途徑 》

  摘要:因此企業一般不聘用剛畢業的大學生擔任會計工作。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與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教育

  一、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人格發展與完善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其自身的特點:生理髮育基本成熟而心理髮育滯後;個性趨向定性,但可塑性大;智慧接近高峰,但尚未完全開發;社交願望強烈,但經驗不足;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安全防範意識較差,自我防禦能力較弱等。大學生群體的特徵以及大學生特定的年齡結構、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決定了大學生必然面臨諸多安全問題的困擾。目前,獨生子女成為我國大學生的主體,這些大學生基本是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下和老師的關懷下長大的,對於社會的複雜性知之甚少,一旦離開父母和老師,開始獨立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時,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問題往往缺乏必要的重視和警惕,給違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

  校園中大多數案件的發生與損失是由於大學生安全防範意識差,自我保護能力弱所致。由於生活節奏快、社會壓力加大以及家庭環境和個人經歷諸多原因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患的學生日益增多,所以,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保障大學生健康成長,完善自身生理、心理髮展,順利完成學業的一項重要措施。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

  安全教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安全教育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應與高校的一切教育活動相聯絡,應與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紀校規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結合,但安全教育又有其自身特色和特定內容,從安全防範角度講,大學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國家安全教育。隨著高校改革開放的深入,境外人員來高校參觀訪問、舉辦講座、講學、留學、科技合作等情況日益增多,使高校的安全工作面臨許多新的問題。為提高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使其能正確認識改革開放條件下隱蔽鬥爭的新形式和新特點,自覺抵禦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活動。當前應重點抓好“三項教育”,強化“三種意識”。一是抓好《國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守法意識。要使每個學生認識到,國家安全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大事,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和平穩定的建設環境,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二是抓好愛國主義教育,強化責任意識。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要聯絡中國近代史,聯絡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條戰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發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強大學生對黨和國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抓好保密教育,強化防範意識。學校要積極開展保密教育,增強大學生的敵情觀念和保密意識,使每個大學生在對外交往中能自覺遵守各項保密制度和規定,自覺保守黨和國家的祕密。

  2.網路安全教育。近幾年來,網路經濟迅速發展,進入網路領域的人越來越多,高校學生幾乎人人涉足網路,雖然他們有駕馭網路的技能,但對維護網路安全的法律、法規、條例卻知之甚少,網路安全防範意識相對淡薄。當前,高校校園網路受外來非法侵入現象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黃毒侵入、反動言論侵入、教唆犯罪侵入。針對上述情況,目前網路安全教育要重點抓好這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網路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二是積極開展“呼喚網路文明,淨化網路環境”等宣傳教育活動。大力提倡網上道德,樹立良好網上風氣,摒棄不文明、不道德的上網行為,自覺抵制網上有害資訊的侵蝕,倡導文明、健康的網路生活。三是積極開展網上正面宣傳教育活動,用科學的理論佔領網路陣地。要求大學生不登入反動網站,不看淫穢低階的網頁,不下載、傳播具有反動及煽動性的資訊,不在網上發表煽動性的言論。實踐證明,教育學生自覺抵制校園網上的有害資訊,是防止校園網路遭受非法侵入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3.消防安全教育。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招生數量的不斷擴大,校園內人員密度相應增大,消防重點部位不斷增多,消防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當前大學生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識和自救逃生技能。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一是組織大學生學好消防法規,用好消防法規,提高依法治火的觀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增強滅火技能和火災發生時逃生、自救、互救本領。學校可採用消防知識講座、舉辦消防運動會、圖片展覽、演示各種滅火器材的使用、介紹常見火災的撲救方法和不同情況下的逃生自救方法等方式進行模擬消防訓練,讓學生熟悉防火、滅火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火災的發生。

  4.防盜竊教育。近幾年來,由於受社會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宿舍盜竊案件呈上升趨勢,這不僅使學生遭受物質損失,而且直接影響到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針對當前學生宿舍盜竊犯罪上升的特點和原因,學校必須加強大學生的安全防範教育,減少宿舍盜竊案件的發生。一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治安防範意識。二是運用典型案例開展防盜竊教育。針對學生宿舍盜竊案件突出的嚴峻現實,通過看錄影、案例分析等形式,積極開展防盜竊教育,增強學生的防盜觀念,自覺落實各項防盜措施,堵塞防盜漏洞。三是建立治安通報制度。以“治安通報欄”或“治安簡報”等形式,及時向學生通報學生宿舍失竊的原因、特點和規律,增強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安全防範能力。四是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學生宿舍的安全管理規定,在宿舍內不存放大額現金,不擅自留宿外客。對形跡可疑的陌生人更應提高警惕。

  5.交通安全教育。當前,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普遍不強,主要體現在交通安全知識缺乏和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兩個方面。如何有效地防範大學生交通事故的發生,確保交通安全?一是加強交通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大學生交通法制觀念。學校要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通過交通法規的宣傳教育,使廣大學生了解在交通活動中,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二是積極開展交通安全周或交通安全月活動,從而使廣大學生牢固樹立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交通方針。通過交通安全教育,使廣大學生相應地建立五個意識,即紅綠燈意識、停車線意識、斑馬線意識、靠右行意識、路權意識。形成人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局面。三是加強大學生的心理訓練。心理訓練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對交通情況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訓練內容包括注意力、觀察力和應變力訓練,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行車、走路集中精力,注意觀察,遇到緊急情況下,可以做出迅速處理,從而遏止交通事故的發生。

  6.心理安全教育。隨著高教體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學校對學生的培養已全面引入競爭機制,必然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使之感到心理有壓力,表現為各種心理上的不適。諸如焦慮、強迫、恐怖、抑鬱、冷漠、固執、消沉、暴躁等等,情緒色彩十分強烈,如不加以積極疏導,極有可能導致各類安全問題。學校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一是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引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保障學生安全的重要內在因素,健康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杜絕心理性安全事故的發生。學校對學生心理安全教育應採取普遍教育和個別疏導相結合的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人際關係和諧教育、環境適應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衛生知識教育、挫折應對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內容。這對優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預防心理疾病,促進人格全面發展與完善,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要把安全教育與心理諮詢結合起來,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做好安全防範教育。學校要通過開設心理門診、心理信箱、心理熱線電話等形式,積極開展心理諮詢,及時幫助諮詢物件,減輕他們內心的緊張與壓抑。同時,通過心理諮詢對違紀行為或思想上有輕生苗頭的學生進行及時疏導和教育,使教育真正發揮震撼心靈的力量和感化學生心靈的作用,使學生安全教育邁上新的臺階。

  7.自我保護教育。大學生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往往容易受到來自社會和內部的侵害,而當面臨侵害威脅時,又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顯得很懦弱。因此,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教育,提高學生自我防衛能力顯得十分重要。如何加強大學生自我保護教育?一是要對大學生進行有關自我保護內容的法律知識教育,並指導他們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要教育學生在遇到不法侵害的威脅時,應及時向公安保衛部門報警,以求得他們的幫助。在遇到搶劫、強姦、行凶、殺人等不法侵害時,應大膽採取正當防衛來保護自己和他人。二是要教育學生樹立邪不壓正的思想意識。在受到不法侵害時,要教育學生臨危不懼,不驚慌失措,從氣勢上壓倒他,迫使不法入侵者停止侵害行為,進而將其抓獲。如果不能抓獲時,應記住不法入侵者的體型特徵,為公安部門破案提供重要線索。對於體能較弱的學生,特別是女生,要引導他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不能“硬拼”,一定要沉著機智,善於動腦,巧於周旋,學會“智鬥”,用自己的智慧來贏得呼救及報案機會。

  三、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既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們應採取以下幾個方面的途徑和措施:

  1.全員、全面、全過程進行安全教育。目前,大學生安全教育還處於宣傳教育階段,遠未達到有計劃、有目標、規範化教育的層次,但安全教育絕不是可有可無,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學校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教育力度,實現全員、全面、全過程教育。全員教育即學校各級要加強教職工安全知識培訓,組織廣大教職工系統地學習、掌握安全知識,只有教職工具備了安全知識,才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否則,難以向學生普及安全常識。在教學上,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在有關課程和教學環節中由任課老師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如在計算機課程中講授有關電腦保安、網路安全方面的內容;在資訊工程課程中講授資訊保安、系統安全等內容。在日常教育管理以及各種服務工作中,都必須結合安全方面的內容,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從而形成對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共識和公眾輿論,以利於安全教育與教學活動、課外實踐以及管理和服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安全教育得到廣泛而充分的重視。

  2.突出重點,點面結合,以點帶面。加強學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開,更要有重點地進行,做到點面結合,以點帶面。一是抓重點人的安全教育。如對經常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要進行重點教育,防止因嚴重違反校紀校規造成安全事故。要做好這項工作,不能滿足於形式,更不能只往下灌輸,而要講效果,要能打動人心,讓受教育者內心接受,做到入耳、入腦、入心。二是抓重點場所的安全教育。如對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實驗室,要教育學生嚴格遵守實驗操作規程,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又如在人群集中的活動場所,應教育學生注意文明禮貌,服從指揮,並注重觀察場所周圍的環境和安全通道,避免發生安全事故。三是抓重點時期的安全教育。重點時期是指易發生安全事故的特殊時期,在高校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時期的安全教育:第一,要加強新生入學時的安全教育。新生剛跨入大學校門時,由於對校園及周邊環境情況不熟悉,缺乏安全防範知識,不懂得如何自我保護,最容易發生各類安全事故。因此,切實加強新生入學安全教育,增強新生的自我防範意識,這對於他們以後的大學生活,乃至以後的人生道路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第二,要加強節、假日期間的安全教育。節、假日期間學生思想容易放鬆,易發生財物被盜、火災、食物中毒、溺水、車禍等事故。因而在此期間特別要強調安全問題,防止各類事故發生。第三,要加強學生外出實習、參加社會實踐和畢業生離校之前的安全教育。由於這部分學生外出實習、參加社會實踐以及畢業生外出找工作單位,脫離了學校管理人員的視線,如果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遇事考慮不周,也易發生各類事件。因此,學校應切實加強重點時期的安全教育,防止各類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豔婷.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重要性與有效途徑研究[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8.

  [2]包迎華.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和途徑[J].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6.

  [3]王文湛.全國高校安全工作指南[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

  [4]張丹虹.高校治安形勢原因及對策[M]. 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

  [5]王麗坤.大學生安全教育[M].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