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論文

  認知教育可以培養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改善認知過程、提高認知效率,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新課標的要求,是學生全面發展之所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小學語文教育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是與認知教育是相輔相成的。認知教育可以培養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改善認知過程、提高認知效率,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新課標的要求,是學生全面發展之所需。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多媒體;情境

  我們可以把教育過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認知教育,另一部分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是相輔相成的。認知教育可以培養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改善認知過程、提高認知效率,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新課標的要求,是學生全面發展之所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情感教育。語文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以情感人,寓情於理,使學生在認知教育中,情感教育得到提升。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主渠道,下面筆者就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語文課上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提高。

  一、精備課文,準確地找到文章中的情感因素

  小學課文,語言表達一般都很簡單易懂,通過語言的表達,蘊含著動人的情感。簡短的故事情節,卻凝聚著深深的情感和教學生做人處事的道理,但是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對於課文中的情感因素,是不能準確無誤地整體把握,不能透過表層進行深刻理解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精備教材,教師要對課文中的情感因素準確把握。理清情感因素後,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將情感因素貫穿於課文的始終,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為讀者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有機結合起來,不管是在匯入環節,還是在課文分析環節,或是課文的小結環節,用這種情感去感化學生的幼小心靈,形成思想上的共鳴,有意識地在認識教育的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

  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天冷極了,下著雪,而小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在街上走著,“光”是指沒有帽子戴,從這裡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冷。“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的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從這裡可以看出,小女孩已餓了一整天。“她爸爸會打她的”、“家裡跟街上一樣冷”,從這裡可以看出小女孩家裡沒有溫暖,沒有人關心疼愛她,小女孩很可憐。

  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出的思想感情。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了整體把握,對現實生活展開合理想象。再通過課上的精講,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讓學生理解課文思想內容,體會小女孩的悲慘生活,從而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裡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對於人物描寫的課文,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文章中的人物進行剖析,從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等抓起,剖析人物形象;對於風景的文章,就要抓住作者對景物描寫的用詞分析作者寫景狀物的意義,讓學生產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在情感體驗上形成共鳴,從小就培養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

  二、利用多媒體創造情境,激發出學生的情感

  小學生的直觀反映很強、模仿意識很強,他們的情感很容易被老師的情感所感染,被文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所感染。作為小學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創設課文所需的情景,激發出學生的情感。

  比如在講《十里長街送》一課時,筆者下載了電影《十里長街送》在課堂上放映,渲染氣氛,看完之後,教室裡鴉雀無聲,學生們被一種懷念之情深深感染著。學生在低沉的音樂中,帶著對周懷念之情朗讀了課文,有的人還流下了眼淚,表現出了他們對的熱愛和無比的懷念之情。最後,再次播放十里長街送的片段,筆者用自己寫的詞句,帶領學生再次向我們偉大的致敬:悽風苦雨,天地同悲!只為一生坦蕩,只為昂首無愧天與地,星月兩肩披半世的奔波不停息,百姓禍福心中系――向周致敬!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三、安排學生進行表演,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師要一改傳統的唱獨角戲的做法,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筆者的做法就是,文章中的重點情節讓學生去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進行情感交流與溝通,學生在表演中親自感受、親身體驗文章中的情感,這種方式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的熱情,不僅對文章有更全面的把握,更對文章中蘊含的情感有進一步的切身體驗。小學生的表演慾很強,多數人都善於模仿,都試圖表現自己,教師要充分利用孩子們的這一特點,讓他們身體力行,“觸”景生情,滿足孩子們表演的衝動,並將這種情感外化表達出來。讓學生在動的過程中體驗作者所要表達出的情感,通過動的過程將自己體會到的情感表現出來。這樣的記憶是最深刻的、難以忘記的。

  比如筆者在講授《觸控春天》一課時,這是一篇簡短的抒情散文,真切地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筆者在講授完課文之後,讓學生分組,到講臺上來進行片段的表演。

  課文中重點語句,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表演,設身處地感受一下睜著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捉住了的那種神奇。讓同學們閉上眼睛,感覺自己就是那個盲女孩安靜,慢慢地伸出自己的雙手,在花香的指引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那朵花上,正停著一隻蝴蝶,安靜的手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蝴蝶在你的手指間撲騰。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到的地方。學生表演後體會到的情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讓學生在表演中去體會生命的美好,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從而更加懂得熱愛生活,關注生命、珍愛生命。人生路途坎坷,不可能風調雨順,但是隻要我們有一顆熱愛生命的心,像這位盲女孩那樣的堅強樂觀,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出精彩的奇蹟,在不幸降臨時,不要氣餒,可以堅強地對自己說:“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的世界!”通過表演很容易地體會到這句話的深刻意義。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加強情感教育。作為教師,要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能夠啟發學生的情感,並使之昇華。要深入鑽研教材,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貫穿情感教育。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