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班第二學期德育計劃

  德育工作是是幼兒教育中一向非常重要的工作,託班教師如何制定德育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託班德育計劃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託班德育計劃篇一

  幼兒期是智力開發的最佳起,也是培養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對幼兒進行初步得道德認識、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訓練,因此,我們制定此計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新的要求,結合五大領域的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向幼兒滲透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我班幼兒的思想素質,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

  一、班級幼兒情況分析以及相對應的措施、內容

  1、大部分幼兒遵守規則的意識和自控能力較差。

  2、心中有他人的意識不足,不會同情、體諒、幫助關心他人。

  3、不愛惜勞動成果,吃飯掉飯粒,不尊重他人的勞動。

  4、意志品質不夠堅強,做事不認真,沒有克服困難的精神。

  5、文明行為習慣缺乏,沒禮貌,不謙讓,愛打架。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要進行糾正、改善,促進幼兒良好品德形成與發展。對此,我們設計以下方案:

  1、班級每天進行晨談,根據班務計劃、周計劃,切實際地開展,充分發揮晨談的教育作用。

  2、有重點圍繞季節、時事展開、豐富幼兒的知識,指導幼兒瞭解初淺的德育知識。3、開展系列活動,介紹先進人物,引導幼兒學好樣,做個守紀律、好行為的孩子

  二、德育目標

  1、注意傾聽對方說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4、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5、日常生活中逐步教育幼兒學會於同伴相處,做到玩玩具時不爭不搶,並在老師配合下學會收拾玩具,如:在玩玩具時候發生掙搶現象,老師都會耐心地教育他們,讓他們知道玩具大家玩,學會分享的道理。適時抓住日常班級裡幼兒的一些事進行隨機教育,讓孩子掌握一些最簡單的與人交往的方法和技能,學習一些簡單常用的禮貌用語。

  三、德育內容及要求:

  1.重視榜樣的作用,生活是德育最好的土壤,幼兒的一日生活蘊涵著很多契機,老師要善於捕捉,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進行現場德育教育。

  2.穩定幼兒的情緒,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想盡辦法,使孩子喜歡上幼兒園,積極參於幼兒園的各類遊戲活動。

  3.優化教育環境,注重德育的隱性滲透是幼兒德育的特點之一,在教育環境中滲透德育內容,對幼兒良好道德的品質的養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教育幼兒在入園和離園時,能使用‘您好’‘再見’,“謝謝”等等簡單的日常用語,做個人人喜歡,有禮貌的好孩子。

  5.建立活動角和自然角,讓幼兒在自主學習中,積極參與、互相謙讓,友好相處。

  6.開展家長開放日,老師和家長架設溝通和互動的橋樑。

  以上是本學期對班級的德育工作的實施計劃,使我們班幼兒在幼兒園的大家庭裡情緒愉快,活潑開朗,樂於與同伴交往、互相幫助,有最初步的集體觀。創設健康、活潑、寬鬆的精神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形成健康的心理。平時堅持正面教育,給予幼兒更多的獨立和自由。多觀察、多瞭解他們,傾聽他們的談話,充分相信和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幼兒,使幼兒堅信自己“我是好孩子”“老師喜歡我”,營造尊重、信任、友愛、和諧的氣氛,讓幼兒真正感受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馨,形成健康、活潑的良好個性。

  在本學期,還要加強班級生活常規管理,把幼兒的常規教育目標滲透在幼兒生活的每一箇中,不刻意、不強行要求把握,而是努力遵循幼兒習慣形成的規律,分析多種影響因素,選擇科學的方法,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良好的常規,糾正、改正幼兒不良的生活習慣。並且,三位教師統一規範,做到要求的一致性、一貫性,使幼兒得到統一的教育和管理。努力作好家園同步教育,形成家園合力,有效地促進幼兒思想品德的提高。家園共育也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家長的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求家長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幼兒園一直要求的幼兒獨自走樓梯、獨自放玩具等等。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切實抓好託班孩子的德育以及常規的工作,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德育習慣,為日後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託班德育計劃篇二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班的幼兒生活上、學習上都有很大的進步和提高。這學期本班又插進一半新生,不管是新生還是老生,德育教育還是不容忽視,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道德意識和良好的道德行為在幼兒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針對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制訂以下做法:

  一、重視情感教育

  幼兒入園之初,在與人交往方面帶有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往往都是從自我角度出發,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等意識,因此我們將情感教育放在德育德育的首位,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教育幼兒熱愛父母、老師、小夥伴,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關心他人等等。

  二、重視性格培養

  每位幼兒都能夠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積極活躍的參與各種遊戲活動,興趣多樣,願意和小夥伴交往,願意接受集體制度規範的約束等。

  三、重視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的培養

  每位幼兒都能獨立喝水、進餐、吸手、入廁、入睡。配合成人穿、脫衣褲等,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師提供給幼兒自主活動的時間與空間,讓幼兒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四、進一步加強禮貌教育與紀律教育

  每位幼兒都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要對老師、同伴、親戚、家人有禮貌,早上入園向老師問早問好,不小心撞到同伴會說“對不起”,接受別人的東西或幫助會說“謝謝”,下午離園會對老師和同伴說“再見”,遵守班級班規。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

  教師對待幼兒的情感傾向很容易影響幼兒對同伴的親疏關係,因此,教師要做到平等對待每位幼兒,善於發現和保護每位孩子的特點,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孩子,對於需要幫助的幼兒及時給予幫助,同時引導幼兒學會同伴合作,尤其是小小班幼兒剛入園,特別需要得到幫助和指導。

  託班德育計劃篇三

  一、 班級幼兒情況分析:

  我們班有二十一個幼兒。由於幼兒的年紀偏小、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需要成人的細心照顧。不少幼兒在家裡養成的一些不良習慣,如:有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任性、霸道、打人、搶玩具等;有的幼兒缺乏集體活動的意識,自由散漫、不愛參加活動;有的幼兒對玩具、圖書等物品不愛護,缺乏歸類的意識。在幼兒自己動手方面還不夠完善,要加強幼兒自己動手的能力,所以在德育方面最為重要,是不容忽視的。

  二、班級德育工作:

  根據幼兒園的《綱要》精神,遵循保教結合的原則和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認真按照本學期制定的計劃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首先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幼兒作好榜樣,為幼兒努力營造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環境。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滲透德育工作,注重對幼兒的隨機教育。隨時發現問題,通過講故事、大家來討論和看動畫片等多種形式,即使進行品德教育。孩子年紀小,語言表達能力差,不善於向人表達自己的要求,容易發生矛盾。例如掙搶玩具的現象,會引起孩子很多不良行為。孩子在家裡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什麼東西都是自己的,誰也不能碰。到幼兒園和許多小朋友一起玩,學習和人分享玩具,難免會有掙搶玩具的現象。我們針對孩子的特點,開展活動,通過讓幼兒體驗和感受發生掙搶玩具的過程,讓孩子知道要愛護玩具,學會互相謙讓。我們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我愛幼兒園”、“我很能幹”和“大家一起玩”等,激發幼兒的來園的興趣,在活動中給每個幼兒表現的機會,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和集體生活的樂趣,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積極培養幼兒的良好學習習慣,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從小抓起,必須堅持不懈的培養。我們班這學期要開展蒙特梭利教學活動,班組成員協調一致,教會幼兒學習有序的分類收放玩具或物品,堅持要求孩子按要求收拾物品,並有針對性組織“送玩具寶寶回家”等活動。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秩序感

  讓幼兒自我練習、自我調整、自我修正和自我教育,學習一些照顧自己和關心環境的技能。平時我們還注重對幼兒的日常生活護理,隨天氣和活動量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及時給孩子擦汗,提醒孩子多喝水和入廁,耐心細緻的照顧他們的生活。注重對幼兒進行分享教育和挫折教育。針對幼兒存在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如挑食、浪費飯菜、亂扔東西等,通過讓幼兒觀察食堂叔叔和阿姨的勞動,讓他們知道學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教育幼兒從小不浪費東西,知道尊重別人、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通過讓幼兒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幼兒的獨立性,遇到困難勇於面對,克服畏難的情緒,培養幼兒堅強、勇敢的意志品質。教師要細心觀察幼兒的情況,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給予他們及時的引導和幫助,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

  定期通過家園專刊、談話或調查等形式讓家長了解我們的教育目標,根據幼兒的不同特點,指導家長配合教育孩子,提高家庭教育質量。瞭解家長的特長和愛好,發動家長積極的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到班裡當“義工”,努力發掘周圍的教育資源,做好家園互動工作。

下一頁更多精彩“託班德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