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理由效應閱讀答案

  過度理由效應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們行為原有的內在理由而成為行為支援力量,行為從而由內部控制轉向外部控制的現象。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過度理由效應》閱讀材料

  ①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做過度理由效應。簡單地說,外在動機,例如金錢或物質獎勵,會降低一個人工作表現的內部動機。心理學上的自我知覺理論對這種過度理由效應的解釋是,當外在動機出現時,人們會將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動機的獎勵上,而減少了對活動本身的享受和對滿足感的關心。這種效應將人們的動機轉化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來存在的內部動機。

  ②有關過度理由效應最早的一個例子來自於心理學家馬克·蘭博等人1973年對一群3~5 歲大的孩子的實驗。一組孩子只要用氈頭筆畫畫,就會得到一條“幹得棒”的緞帶;另外一組孩子會不定時地收到同樣的獎勵;第三組孩子則不給獎。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樣的畫筆畫畫,而且繪畫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是非常受歡迎的活動。這之後,研究人員讓所有這些孩子都再進行自由遊戲的階段,結果發現,之前每次畫畫都會得到獎勵的孩子明顯比其他人使用氈頭筆畫畫的機率要小。研究者因此認為,期望的獎勵會損害人們之前對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動的內部動機。在蘭博等人1976年的另外一個數學遊戲實驗中,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

  ③對於過度理由效應,心理學家們有著不同的看法。認知評價理論認為,那些有形獎勵,比如說金錢,可以被看做是一種控制力和強迫的源泉,它們可以降低人們的自我決定感,從而削弱人們的內部動機。而那些不定時出現的獎勵並不會強迫人們完成某種任務,所以很難被視為一種控制力,也就不太可能削弱內部的動機。此外,無形的精神獎勵,例如褒揚,會提升人們的自我決定感,並讓人們感覺自己很有能力,因此提升人們的內在動機。

  ④過度理由效應的有趣之處在於,它從一個側面挑戰了心理學理論中一直被公認的“強化原則”——獎勵可以提升行為發生的概率。除此之外,過度理由效應在教育領域的實際應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此人們認識到物質獎勵並非是萬能的,而精神鼓勵在促進兒童正確行為的塑造上卻略勝一籌。不僅是對於兒童,心理學家伍德·黛西在1999年前後進行的一系列研究綜述顯示,物質獎勵對內部動機的消解同樣也發生在成人身上,特別是在不管任務做的是好是壞都有獎勵的情況下。而精神上的激勵,比如口頭的表揚和非期望中的不固定獎勵則不會降低內部動機,鼓勵甚至還會提高內部動機。不過有的研究也顯示,對於表現優異者和枯燥乏味的任務的物質獎勵也會提高人們的內部動機。

  《過度理由效應》閱讀題目

  14.下面各句說法符合“過度理由效應”的一項是*** ******3分***

  A.孩子在玩彈子游戲時給予獎勵會強化孩子對該遊戲本身的興趣。

  B.孩子在玩彈子游戲時給予獎勵會弱化孩子對該遊戲本身的興趣。

  C.孩子在玩彈子游戲時給予獎勵會強化或弱化孩子對該遊戲本身的興趣。

  D.孩子在玩彈子游戲時給予獎勵基本不會影響孩子對該遊戲本身的興趣。

  15.第②段最後說“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這個“結論”是什麼?***3分***

  16.請用簡潔的語言為“內部動機”這一概念作詮釋。***3分***

  17.在美國,很多學校採取讀一本書發一個獎品的辦法鼓勵孩子們讀書,請結合本文內容,對這一做法作簡單評價。***4分***

  18.讀了本文,你覺得“過度理由效應”給我們哪些啟示?***4分***

  《過度理由效應》閱讀答案

  14.B

  15. 期望的獎勵會損害人們之前對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動的內部動機。

  16. 指人從事活動時對活動本身的享受和對滿足感的關心。寫出“從事活動”給1分,寫出“活動本身”給1分,寫出“享受和滿足感”***或“興趣”***給1分。意思接近酌情給分。

  17. 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孩子將注意力集中到獎品上。在短時期內,它有可能促進孩子的閱讀興趣,但從長遠看,卻有可能降低孩子閱讀的內部動機。因此,這種法並不可取。***必須從兩方面回答***

  18.過度理由效應的存在給我們兩個啟示: 第一,不要止步於任何外部理由,而要深入發掘外部理由背後的原因,哪怕這種理由看上去是一種無稽之談。 第二,激勵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藝術,它應包括精神上的沐澤,而不是單純的物質刺激。使一個人持續不斷的努力,應該激發其內在的動力,而不能只靠外在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