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籌劃論文

  稅收籌劃是指在企業納稅之前,通過一些不違反法律的行為對納稅者的經營活動進行合理安排,以減少繳納稅金額或者達到遞延繳納目的的一種謀劃方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傳媒稅收籌劃

  [摘要]21世紀是高速資訊化時代。傳媒業是這一時代中發展迅猛的行業之一。稅收支出成為傳媒企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因素。新企業所得稅中,有多處涉及傳媒企業納稅籌劃的切入點。本文分析了當前傳媒業稅收籌劃的現狀,指出此行業稅收籌劃的必要性,重點分析了新企業所得稅下該行業的稅收籌劃方法。

  [關鍵詞]傳媒 稅收籌劃 新企業所得稅

  21世紀是資訊高速化時代。傳媒業是這一時代中發展迅猛的行業之一。其原因,除了人們對資訊量需求的膨脹,也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性支援。為推動文化體制改革,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2009年釋出了《關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製為企業的若干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其中包括對出版傳媒業改革改制的多項政策優惠。新聞出版總署也提出,到2010年底,全面完成經營性新聞出版單位的轉制任務,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雖然轉制後的傳媒企業可以享受國家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傳媒企業是否能抓住這發展的絕好契機,用好用足稅收優惠呢?

  一、傳媒業稅收籌劃的現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趨完善的今天,新聞出版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也蘊藏著巨大的潛力。隨著我國新聞出版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稅收籌劃的重要意義。

  傳媒業的稅收籌劃。是指傳媒集團按照稅收政策法規的導向,事前選擇稅收利益最大化的納稅方案。來處理自己的生產、經營和投資、理財活動的一種企業籌劃行為。其目的是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達到傳媒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目前,國內傳媒業在稅收籌劃方面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僅有小部分企業充分領會到國家的政策意圖。積極節稅。據國家稅務總局透露,國務院“105號檔案”實施以來。傳媒行業共減免稅收68.5億元,新聞傳媒業佔“半壁江山”。北京市享受減免稅10億元。“有些省份優惠為零”的事實,讓我們認清了行業內稅收籌劃意識相對薄弱的局面。整體來說,稅收籌劃活動在我國還只是起步階段,對稅收籌劃這種全新理財方法的原理大都瞭解不透,使籌劃活動過於簡單:同時。由於一些不正當的逃避稅款的現象,致使納稅人對稅收籌劃活動產生了扭曲,嚴重阻撓了稅收籌劃的積極作用。

  二、傳媒業稅收籌劃的必要性

  ***一***有利於實現國家政策意圖。

  國家制定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意圖通常在於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傳媒企業在法律許可範圍內,根據稅法中稅基與稅率的差別,根據稅收的各項優惠、鼓勵政策進行投資、籌資、企業制度改造、產品結構調整等決策,儘管在主觀上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稅收負擔,但在客觀上卻是在國家稅收經濟槓桿的作用下,逐步走向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合理佈局的道路,體現了國家的產業政策,有利於促進資本的流動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從長遠和整體看,稅收籌劃不僅不會減少、甚至可能增加國家的稅收收入總量。

  ***二***有利於增加企業可支配收入。

  稅收作為一筆實實在在的支出,會減少企業的可支配收入。稅收籌劃有利於引導傳媒企業正確進行投資、生產經營決策、納稅設計。用好用足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以獲得延期納稅、減免稅等節稅效果,最終達到稅收利益的最大化。稅收籌劃與納稅意識的增強一般具有客觀一致性和同步性的關係。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初衷的確是為了少繳稅或緩繳稅。但企業的這種安排採取的是合法或不違法的形式。企業對經營、投資、籌資活動進行稅收籌劃,正是利用國家的稅收調控槓桿取得成效的有力證明。

  ***三***有利於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依法設立完整、規範的財務會計賬證表和正確進行會計處理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基本前提:會計賬證表健全、規範。其節稅的彈性也會更大。為以後提高稅收籌劃效果提供依據。同時。依法建賬也是企業依法納稅的基本要求。資金、成本***費用***、利潤是企業經營管理和會計管理的三大要素,稅收籌劃就是為了實現資金、成本***費用***、利潤的最優效果,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企業進行稅收籌劃離不開會計。會計人員既要熟知會計法、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也要熟知現行稅法。企業設賬、記賬要考慮稅法的要求,當會計處理方法與稅法的要求不一致或允許進行會計政策、會計方法的選擇時。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可以分離,正確進行納稅調整,正確計稅,正確編報財務報告,並進行納稅申報,從而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會計管理水平。發揮會計的多重功能。稅收籌劃有利於企業減少或避免稅務處罰。

  三、傳媒業的稅收籌劃分析

  傳媒企業主要涉及的稅種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房產稅、車船稅、企業所得稅等。本文重點關注企業所得稅領域內傳媒企業具有可操作性的稅收籌劃。

  ***一***適用稅率籌劃。

  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法定的統一稅率為25%。應對稅率的變化。具備條件的傳媒企業應努力向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對於小型微利企業,應注意把握新所得稅實施細則對它的認定條件,掌握企業所得稅臨界點的應用。新稅法第九十二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1***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2***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與原稅法對內資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減按18%的稅率徵稅,3萬元至10萬元的減按27%稅率徵稅政策相比,優惠範圍擴大。優惠力度有較大幅度提高。因此,在進行該稅種的稅收籌劃時。給集團企業、連鎖企業等留下了較大的稅收籌劃空間。

  ***二***企業組織形式籌劃。

  傳媒企業組織形式的不同選擇,有利於所得額的合理分散。減少應納稅額,即主要通過企業拆分或其他關聯企業等為依託,採用轉讓定價或轉移利潤等方式來實現。

  1.合理的企業分立。

  隨著傳媒業的發展。大多數企業已形成了從新聞出版、期刊發售到網站運營等多領域的規模經營。單一的企業制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其經營業務的需要。新稅法的重大變革之一就是強調法人稅制,為組織形式的稅收籌劃提供了切入點,即規定只有構成法人主體資格,才能單獨申報納稅。不構成法人主體的營業機構,應與總機構彙總納稅。根據這一點。分公司所得可自動彙總到法人主體資格的母公司統一計算繳納。而子公司所得必須作為獨立納稅人單獨計算繳納。因此,傳媒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利用母子公司盈虧相抵達到節省企業所得稅的目的。若新成立的公司投資回收期短,盈利能力高,應考慮將其設立為具有法人主體資格的公司,將現有一些獲利能力差、虧損的單位變 更為其分公司。彙總繳納企業所得稅,實現盈虧相抵。反之,若新成立的公司投資回收期長。前期投入和虧損較大。則應考慮將其設立為現有獲利較高的法人公司的分公司,統一彙總納稅,以降低公司整體稅負。

  2.轉讓定價。

  這是指在傳媒企業的整體利益要求下,通過合理的關聯企業交易,進行利潤轉移。從而降低企業集團的整體稅負。它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通過材料、半成品的銷售價格影響產品的成本、利潤:二是通過成員企業之間收取較高或較低的加工費用來轉移利潤:三是通過成員企業之間提供勞務,多收或少收勞務費用來影響成本,進而影響利潤。當然,企業在轉移定價策略時,必須在市場交易規則限定的範圍內進行。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

  ***三***企業收入的稅收籌劃。

  1.收入實現時間的選擇。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章第九條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製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這就為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傳媒企業如有一筆大額的銷售業務發生在兩個納稅年度交叉點――年末與年初交際處,可根據權責發生制。使之儘可能發生在下一年度,從而使所得稅推遲一年繳納。這既符合稅法的規定,又為企業減少了資金的流出。在權責發生制下。銷售方式不同,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也相應不同。因此,傳媒企業要根據具體經濟業務發生的情況進行稅收籌劃。

  2.收入形式的選擇。

  新企業所得稅中。首次將不徵稅收入與免稅收入區分開來。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第***三***項所稱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徵稅收入,是指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准的財政性資金。《關於宣傳文化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7]24號***規定:“對宣傳文化企事業單位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53號***有關規定取得的增值稅先徵後退收入和免徵增值稅、營業稅收人,不計人其應納稅所得額,並實行專戶管理,專項用於新技術、新興媒體和重點出版物的引進和開發以及發行網點和資訊系統建設。”所以,傳媒企業計人“補貼收入”會計科目的增值稅先徵後退收入。屬於不徵稅收入。可不併入應納稅所得額中。而免稅收入。包括國債利息收入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收人權益性投資收益以及非營利組織收入。但要求傳媒企業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時間必須超過12個月,股息、紅利收入才能免稅。國家為扶持和鼓勵技術發展。對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免徵、減徵企業所得稅。傳媒企業可努力向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若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可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四***企業費用的稅收籌劃。

  進行稅前扣除稅收籌劃的目的就是做到應扣盡扣,使稅前費用扣除最大化,從而達到企業稅後利潤的最大化。

  1.廣告費用的扣除。

  新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對於傳媒企業來說,廣告費用通常是一筆較大的開支。由上述可知,廣告費與業務宣傳費的扣除標準是以企業銷售***營業***收入為基數。如果能夠通過分支機構人為“增加”企業的銷售***營業***收入。企業就可以扣除更多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即,傳媒企業可將原來的部門設立成一個獨立核算的銷售公司,將產品先銷售給銷售公司。再由銷售公司對外銷售。這樣。雖然整個企業集團對外的銷售收入實際上並沒有改變,但在原企業與銷售公司之間增加了一道名義上的營業收入,因而費用扣除的“限額”就增加了。廣告費用的扣除限額也由此增加。

  2.工資薪金的籌劃。

  新稅法取消了計稅工資制度,對真實、合法的工資支出給予扣除。傳媒企業在做稅前扣除工資支出時。要參照同行業的正常工資水平,做到真實合理,否則工資支出遠超同行業的正常工資水平,稅務相關部門會認定為“非合理支出”而予以納稅調整。對於工資薪金中所包含的比如通訊費。應選擇讓員工憑發票實報實銷,作為管理費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以現金方式發放,既可以避免員工多繳個人所得稅,又可以防止因工資薪金扣除項列支過高而被稅務部門予以納稅調整。新稅法還規定:“安置殘疾人員及國家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另按100%加計扣除。”若傳媒企業安置了一名殘疾人員。其月工資為2000元,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僅可以據實扣除2000元,還可再加計扣除2000元。由此,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可結合實際情況適當考慮安排國家鼓勵安置的就業人員。既能為社會盡一份力,又能使企業獲得節稅優惠,達到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共贏。

  3.固定資產折舊方式的選擇。

  新稅法規定,對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對於傳媒企業,若在轉制期內,可以選擇直線折舊法,使稅收優惠期結束後仍能享受較大的折舊額扣除。反之。則應選擇採取縮短折舊年限的雙倍餘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增加前期的稅前扣除。實現折舊抵稅現值的最大化。但須注意的是,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規定折舊年限的60%。

  ***五***利用稅收政策延期納稅。

  傳媒企業如遇重大損失,應當及時上報稅務局,爭取稅前列支。而對於平日生產經營中的小額壞賬,要儘量在規定的限額內隨時處理,否則可能因積少成多而難以報批。

  四、結語

  隨著傳媒業的蓬勃發展。傳媒行業的財務管理的逐步加強,稅收籌劃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用不容小覷。而且其籌劃技術也呈現多樣性的發展趨勢,比如像利用投資進行籌劃、利用資產折舊進行籌劃、對稿酬所得進行籌劃等,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辦法。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發展目標,不斷調整籌劃手段和方法,儘可能充分地享受國家賦予的政策優惠。把企業做大做強。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