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企業併購中的稅收籌劃探討論文

  目前稅收籌劃正在中華大地興起並迅猛發展,企業稅收籌劃更是受到了企業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隨著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出臺,企業稅收籌劃的策略也需要隨之調整。併購重組是企業擴大經營規模、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徑。合理的稅收籌劃可以降低企業併購的成本,實現併購的最大效益。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形勢下企業併購中的稅收籌劃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形勢下企業併購中的稅收籌劃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進入以網路與高科技為標誌的新的經濟時代,面對這樣的經濟環境,我國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重要階段進行大規模的併購非常關鍵。基於企業的戰略發展高度,通過併購能夠實現戰略的重組,繼而讓企業的經營目標與財務管理目標實現一致,共同作用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優勢。企業併購中最重要的成本要素就是稅收,怎樣在依法納稅的同時利用其產生作用謀取更大的效益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各行各業的競爭都非常激烈,企業的併購是企業經營資本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綜合競爭實力、提升品牌價值的重要手段。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併購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但是併購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涉及到的環節和專業非常多,其中併購的成本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併購的成功與否以及後期的發展。所以怎樣合理規劃稅收,降低企業的併購成本是企業在進行併購重組工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

  企業在實施併購過程中的稅收籌劃是指依據國家相關的政策與法規,在併購之前安排好併購過程中的各項工作,讓併購企業與目標企業都能夠獲得更好的稅收效益。在併購重組過程中,稅收籌劃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家稅收的政策影響。

  1 企業併購概述

  企業併購是經濟學中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概念,基於不一樣的語言以及法律環境,併購的含義也有所卻別。在本文中,併購一詞指的是企業的兼併和收購,指的是兩家以上的公司結合形成一家新的公司,原公司需要承擔的義務以及享受的權利均由新的公司承擔。其中兼併包含吸收兼併和新設兼併;收購有分為資產收購和股份收購。在併購的程式中,不僅要對外部的經濟環境和市場情況進行調研,還需要掌握整體的國家政策、社會責任以及企業的財力、裝置以及員工的素養等因素,通過將巨集觀發展與微觀變化相結合,確立科學可行的戰略決策。

  2 新形勢下企業併購中的稅收籌劃

  在新形勢下,稅收法律法規不斷髮生變化,傳統企業併購過程中使用的方法也不一定能夠完全適應當前的環境,部分的稅收籌劃的方法不適用當前的企業發展,或者是能夠適用,但是其受到社會環境等相應條件的限制。在原來所得稅法的基礎上,內、外資企業的稅負存在很大的差距,外資企業享有非常優惠的稅收政策,所以在併購過程中內資企業將股權轉讓、合併,使外資企業能夠實現降低稅負的目的。但是在新的所得稅法的環境下,就沒有這樣的區別對待,利用外資身份在併購重組的過程中減少稅負的方式已經不適用。在新形勢下,企業併購重組過程中的主要稅收策劃途徑有:

  2.1 目標企業選擇中的稅收籌劃

  在併購重組期間,目標企業的選擇是成功的關鍵,目標企業選擇中的稅收策劃途徑主要有:首先是併購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司企業,在新的所得稅法中,最重要的轉變就是重視行業的優惠。在選擇併購重組的目標企業時,要仔細考慮行業的優惠政策與相關因素,相同的條件下,選擇具有優惠的企業,就能夠享受優惠政策。新的所得稅法也將優惠政策上的地區差異儲存下來,對於高新技術企業能夠減徵半年的所得稅,而特殊地區如邊境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新設企業則能夠享受減徵或者是免徵3年的所得稅。所以併購企業選擇相應的地區同樣能夠降低稅負;再者是併購發生持續虧損的企業,根據相關規定,併購這樣的企業稅務處理根據不同的條件進行區分,特殊性的稅務處理,在當時從某些方面來說就是擁有免稅的政策。如果滿足相關的規定,同時股東在併購過程中的股權支付金額不低於總交易額的85%,企業能夠按照特殊的規定處理。

  2.2 併購支付方式選擇中稅收籌劃

  在我國的企業併購的實踐過程中,支付方式主要包括三種,分別是現金支付、股權支付以及混合支付的方式。同樣的併購支付方式所對應的稅務處理手段也不一樣。這就為稅收籌劃提供相應的空間。首先是現金支付:依照當前的法律規定,企業在併購中採取現金支付的方式,那麼目標企業的股東需要股權轉讓期間繳納所得稅。所以,使用該支付方式需要對目標企業股東的稅收負擔進行考慮,這樣也會造成收購成本的增加。在現金支付方式下,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能夠適當地減輕稅負。對於併購企業來說,使用這樣的支付方式能夠享受目標企業固定資產增值的這就稅收抵免的政策;其次是股權支付:併購過程中使用股權支付的特徵為在活動期間不會發生稅費支出,但是可能對未來的企業稅負造成影響。

  對目標企業來說,股權的支付不用立刻進行確認,因為產生的收益在出售股票的過程中才能夠得到確認,也意味著能夠延期納稅。同時,基於不一樣的股權支付型別,會計的處理方式也有區別,使用權益法以及購買法確認併購資產和市場價值之後,對於併購企業的納稅情況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且併購企業能否作為併購之後的獨立法人也將影響到稅務的處理方式;第三是混合支付的方式:併購公司通過現金、債券或者股票等多種形式完成支付的方式。使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支付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非股權支付佔到全部支付額的比值。

  因為在我國新的所得稅法當中:非股權支付沒有超過全部支付額價值20%時,併購企業需要接受目標企業所有資產的稅收成本,並且以目標企業的賬面淨值為準,這樣產生的好處在於收購企業能夠使用被收購企業資產的相關盈利來填補之前的虧損,而對於被併購企業來說可以不需要確認資產的轉讓所得,因此也不要繳納對應的所得稅。但是當非股權支付超過全部支付額價值20%時,併購企業在計稅的過程中按照評估的價值確定成本,這樣帶來的稅收利益在於,併購企業能夠按照被併購企業評估後的資產計稅,在發生資產升值之後,能夠獲得折舊造成的抵稅利益。企業選擇哪一種方式需要基於實際的情況,在精細的測算之後選擇方案。如果在混合支付的過程中使用債券等,併購企業的資金週轉難題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同時債券產生的利益可以在稅前扣除,獲得相應的抵稅利益。

  2.3 融資方式選擇的稅收籌劃

  融資一般有內部融資、股權融資以及債務融資三種方式。基於稅收負擔的籌劃角度來看,內部融資資金使用成本在稅前不能進行抵扣,且有著徵收雙重稅的現象,產生的稅務負擔相當重;股權融資的方式會將股東的受益稀釋,包括將大股東的控股權削弱。與此同時,企業支付股東的股利,並且不能用於稅前抵扣,產生的稅負也較重;負債融資的方式,併購企業除開支付少量的手續費用之外,主要的支出就是利息。根據我國當前的稅法,企業的借款利息一般能夠在徵收所得稅之前扣除,因此基於稅務籌劃的層面而言,一定程度的負債能夠減少企業產生的稅務,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採用債券發行的方式在程式上以及時效性上相對於銀行來說要更加靈活。並且如果企業發行的是可轉換債券,同時公司的業績較好,債券的持有者會願意將其轉化成為股份,這樣在實施轉化之後就能夠減輕一定的負擔,債券到期需要還款的壓力很大程度上被縮小。最後,債券產生的利息也會在徵稅之前不被扣除,這樣融資產生的稅務負擔相對來說要小得多。

  3 新形勢下企業併購中的稅收籌劃需要重視的問題

  根據上文能夠發現,企業實施併購重組的過程中,稅收的籌劃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其影響到企業的併購成本與後期發展,在活動期間不容許忽視。充分利用稅收籌劃不僅能夠為企業打造更好的競爭優勢,同時能夠基於企業的內部來改變,促使企業管理水平的上升,進而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企業併購中實施不同環節的稅收籌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將企業併購的總成本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中,儘量減少併購的稅負,進而提高企業的降級利益,實現價值的最大化。因此,總結出企業在實施併購中的稅收籌劃期間需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在進行稅收籌劃期間應當統籌考慮併購中各個環節的規劃要點,從巨集觀形勢上入手,著眼於企業的稅負,考慮怎樣才能夠降低併購大稅收負擔。不能夠基於某個微觀條件,僅僅從某一環節、某一種稅收的繳納上考慮;

  第二,企業併購過程中稅收的籌劃應當基於成本的效益原則。在充分權衡稅收籌劃的成本以及效益的基礎上進行稅收籌劃的總體安排。在進行稅收籌劃成本計量的過程中,要注意體現出機會成本。例如由於企業稅收籌劃方案的實施造成企業中其他費用的增加,就是典型的方案的機會成本,在進行策劃的過程中也需要統籌把握。同樣的,在進行稅收籌劃效益計量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增量產生的利益。只有在稅收籌劃所產生的增量大於稅收籌劃產生的實施成本的情況下,才能夠確定該策劃是有效的,否則稅收籌劃具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夠在企業併購過程中實施;

  第三,稅收籌劃不但需要考慮當前的成本與收益,更需要考慮長遠的效益,結合企業的現實情況掌握併購稅收籌劃對於企業經營產生的長久的、持續性的影響。企業能否成功地完成併購重組,除開成本的因素之外還有很多因素同樣需要考慮,關鍵在於完成併購之後對被併購企業的整合與重組。前文中稅收負擔的減少只是關係到企業發展的理財手段之一,要真正地對企業產生更大的積極作用,需要與其他手段結合,綜合使用。對於併購企業而言,併購只是一種經營手段,只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管理決策的一小部分,不能將其認定為拯救企業、改善企業經營難題的靈丹妙藥,不能夠盲目估計併購產生的積極意義,也不能將稅收籌劃的成效作為評估併購的唯一標準。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併購中實施稅收籌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與必要性,主要包括目標企業選擇中的稅收籌劃、併購支付方式選擇中稅收籌劃以及融資方式選擇的稅收籌劃,做好稅收籌劃功能能夠幫助企業減少稅收負擔,但是不是拯救企業的萬靈丹,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準確認識稅收籌劃工作的內涵與本質,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政府財政收入的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