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和蟈蟈教案及反思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螞蟻和蟈蟈》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螞蟻和蟈蟈》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3、進行句式訓練,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表演來感受螞蟻的勤勞,蟈蟈的懶惰。

  教學難點:

  懂得只有像螞蟻一樣勤勞,才會有幸福生活。

  教學準備:圖片、課文錄音、頭飾等等。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匯入課文。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來學習《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節

  1、這是什麼季節?大家聽是什麼在叫?天氣怎麼樣?

  2、夏天到了,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太陽火辣辣地照著大地,天氣真熱。***出示:夏天真熱***誰來讀一讀這一句話?個別讀、齊讀。

  3、看,這麼熱的天,小螞蟻在幹什麼呢?***出示圖片***齊說***出示句子:一群螞蟻在搬糧食。***齊讀。

  4、我們瞧,螞蟻是怎麼搬糧食的?他們不熱嗎?從哪兒看出來的?看圖說話

  5、哪些小朋友來演一演小螞蟻們正在搬糧食,搬得滿頭大汗?學生邊表演,老師一邊說:螞蟻長得那麼小,但它搬的糧食卻很大,很重,把腰都壓彎了,加上天氣熱,所以搬得很吃力,走得很慢,背得汗都流出來了,汗水不停地往下滴,個個滿頭大汗。請生再試,其他學生朗讀句子。***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6、看,這是一群怎樣的小螞蟻?***出示:這是一群******的小螞蟻***

  7、說的真好,你們喜歡這些小螞蟻嗎?大家就用讚許、敬佩的語氣來讀這一段話。齊讀。

  三、學習第二節

  1、夏天,螞蟻在烈日下搬糧食,而那幾只蟈蟈呢?***出示圖片***看圖說話***出示:這是幾隻******的蟈蟈***指名說

  2、***出示:幾隻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誰來讀一讀這句話?個別讀、齊讀。它們會說些什麼呢?

  3、那蟈蟈會如何享受生活呢?請大家看下面一句話。***出示: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請一凳子的兩個小朋友,一個讀句子,一個表演,好嗎?生練習讀、表演。指名同桌讀。

  4、這幾隻蟈蟈在自由自在地幹什麼呢?誰也能用“自由自在”來說一句話?誰在哪裡自由自在地做什麼?

  5、蟈蟈不肯勞動,只知道享受,還自以為聰明呢!我們要把它那種自以為是、悠閒自得的樣子表現出來。***出示這一節***指名讀

  6、螞蟻和蟈蟈在夏天的表現是多麼不同呀!男女生分別讀第一節和第二節。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麼呀?***出示練習題***練習用“有的……有的……個個……”說話。

  四、學習第三節

  1、時間過得真快,冬天到了,小朋友聽,什麼風颳起來了?聽後你覺得怎麼樣?***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誰來讀?一起讀

  2、看圖,這時,螞蟻和蟈蟈分別在哪裡幹什麼呢?我們先到螞蟻家去看看。***出示圖片***螞蟻在幹什麼,可能會說些什麼,你覺得這時螞蟻過得怎麼樣?

  3、誰來讀這句話,把螞蟻舒服過冬的情景讀出來。***出示: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裡過冬了。***

  4、***出示圖片***蟈蟈在哪裡呢,過得怎樣呢?它們可能會說些什麼?

  5、***出示: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指名讀,讀出蟈蟈又冷又餓。

  6、現在請女生當螞蟻,來讀一讀螞蟻的句子,男生當蟈蟈,來讀一讀蟈蟈的句子,誰來演一演?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發揮想象

  1、為什麼螞蟻現在可以舒服過冬了,而蟈蟈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2、***出示:成語歌***夏天,蟈蟈只顧乘涼、唱歌、睡覺,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麼辦,結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這就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螞蟻就不是這樣,還在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過冬的糧食。由於事先有了準備,所以到了冬天,就不會挨餓受凍。這就是“有備無患,防患未然”。

  3、學到這裡,你想對螞蟻和蟈蟈說些什麼嗎?句式訓練:我想對螞蟻說___。我想對蟈蟈說_____.

  4、對,只有辛勤勞動,才有幸福生活。***出示句子***齊讀

  5、接下來,老師再送給大家一篇三字經。

  烈日下,小螞蟻,搬糧食;綠蟈蟈,忙乘涼。

  北風吹,勤螞蟻,多幸福;懶蟈蟈,被餓死。

  小朋友,學螞蟻,愛勞動;展未來,生活美。

  領讀,齊讀。

  6、第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陽仍然火辣辣地烤著,這時候,假如這些蟈蟈還活著,它們會幹些什麼呢?

  7、那最後老師請大家女生讀蟈蟈的句子,男生讀螞蟻的句子,請一部分學生來演,好嗎?或者看著動畫片,進行表演。***機動***

  《螞蟻和蟈蟈》反思

  《螞蟻和蟈蟈》講的是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於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後情況的對比。寓褒貶於對比之中,含諷刺於描寫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絡,配合上直觀的圖片從而更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

  課標強調,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本課通過創設情境、圖文結合,朗讀品悟,去理解人物的形象,去評價人物的優和劣。同時新標準強調低年級的閱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從這一點出發,我激發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表達慾望,悟讀、演讀文字。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而且讀出人物不同的表現,不同的結果。在本設計中我抓住了文字中的空白部分,大膽設計,讓學生扮演花兒採訪、老師扮演草兒採訪,感悟人物形象。還讓學生髮揮想象,模擬蟈蟈神態、語氣,演繹一段精彩的生活。

  上這節課時,我覺得學生興趣很高,在讀讀、寫寫、演演、說說中,學的比較紮實,比較輕鬆。最大的收穫是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以下是我這節課的幾點收穫和體會:

  一、創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我在教學《螞蟻和蟈蟈》這一課時,第一步就是激趣:通過現代教育的多媒體手段展示全課文的動態畫片,設定了新異的情境,達到聲光同步,視聽結合,給學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學生帶入生動的意境中,獲取豐富的表象,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在課堂教學之始就將學生的學習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產生主動閱讀的要求;第二步:將夏天螞蟻勞動、蟈蟈休息;冬天各自得到不同結局的畫面,配合課文出示,激發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

  二、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引導自主探究。

  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搬糧食時,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說說小螞蟻怎樣搬糧食?再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請學生觀察畫面上的,邊讀邊指出畫面上螞蟻的背、拉動作。再讓學生邊做小螞蟻搬糧食的動作邊讀句子。在學生反覆練讀的基礎上,給一部分學生戴上了螞蟻的頭飾,請他們上臺來學一學,演一演小螞蟻搬糧食的樣子。學生進行表演體,情境豐富而逼真,使第一感知獲得了鮮明的印象,把握住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有機突了破教學重點。通過自己的主體體驗,學生感受到在炎熱的夏天,螞蟻搬著重重的糧食非常辛苦,加深了對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作品的感染,對勤勞的螞蟻們發出由衷的讚揚。從而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探求拓展學習方法,培養創新思維。

  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方面,擔負著重要的角色。課程標準總目標之一就是: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創造性想象對於小學生具有一定的優勢,他們思維的具體性、形象性,具備了良好的基礎,而語文教材的情境更識於學生髮展想象。《螞蟻和蟈蟈》一課中幾隻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這裡提供了豐富的創造性想象的餘地。教師抓住契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蟈蟈的表情、動作,啟發想象。學生根據課文已有的線索,將片斷和隱含的東西連線在一個場面中,從場面出發來創造組合出新的視野。有的說:蟈蟈會邊打哈欠邊對螞蟻說:你們,大熱天還搬糧食,不知道休息,真是傻瓜。有的說:蟈蟈會指著螞蟻笑:真是一群傻瓜,搬糧食多累,瞧,我們在大樹下乘涼、唱歌,多快樂啊!這個故事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也出示了畫面,請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稍加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麼?說什麼呢?學生便會對結局再創想象。學生的想象既有蟈蟈的直接感受,又有蟈蟈的內在心理。兩次想象對比,相異而豐富。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學生受到自主教育求得真善美的和諧統一,這類發展創造想象訓練,促使學生的思維縱深發展,有益於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積累運用語言文字,加深內心體會

  教學到最後的環節,我根據課文內容自編了一篇三字經, 內容如下:

  烈日下,小螞蟻,搬糧食;綠蟈蟈,忙乘涼。

  北風吹,勤螞蟻,多幸福;懶蟈蟈,被餓死。

  小朋友,學螞蟻,愛勞動;展未來,生活美。

  學生在學習三字經的同時再次從整體把握了課文。在最後的環節,我還注重成語的積累,藉助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我結合《練習七》教學了幾條成語,“有備無患,防患未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利用故事情節,學生輕鬆地懂得了成語的意思,也加深了對課文內涵的理解。如果平時的教學注重語言積累,對於學生說話、寫作都是有幫助的。

  隨著課程標準頒佈和實施,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盡其所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樂學、善學,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交往,構建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寬鬆和諧、敢於發表自己獨立見解的氛圍,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